楊建英
人們一直將有效課堂的成功與否作為評價課程改革的重要標準,卻往往忽略作業設計這一重要環節。作業設計是針對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再練習達到教學目標的課堂延續過程,是達成有效課
堂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項重要手段。所以,教師在關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要注重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對于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而言,經過我們的實踐研究,應做到以下“四性”。
一、小數數學作業設計要講究實效性
每一節課講完之后所留作業主要針對知識點進行設計,如果我們僅僅設計一些機械的、簡單的、重復性的作業,固然能夠提高計算的技能和技巧,卻忽略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我們不妨放開手腳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自己設計和編寫作業題目,同時給出題目的答案,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回顧和發現問題,還能使教師很好的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當學生們接受到這個作業時非常興奮,根據教師下發的知識要點積極地回顧課堂上教師強調的內容,挖空心思的按照課本上的題目還有教輔資料上的題目形式出題,這樣的作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們非常樂意參與進來。有的時候,學生們的編題思路來源于生活,知識點來源于教材,還做到了活學活用,長此以往,學生知識點不但掌握的完整牢靠,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綜合運用能力,養成了一種學習數學的好習慣。
二、小數數學作業設計要講究開放性
數學新課標明確提出,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小學數學課程要關注兒童的生活世界,要將學生的生活經歷成為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如果能夠跳出教材和教輔資料的圈子,開放教學資源,讓學生到生活中去認識數學,靈活運用課堂上所學知識和方法,找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辦法,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不僅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培養了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從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凸顯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在教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時候,給學生布置幫助家長到集市買菜的作業,要求學生記錄家長結賬時的過程,尤其是買菜花了多少錢?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認識人民幣及其作用。在教學生認識鐘表的時候,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一個鐘表的模型,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通過家長的幫助,會自然而言的學習很多有關鐘表的知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學習圖形面積的時候,我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是,使用不同的單位測出家中客廳、茶兒、一塊地板磚、電視屏幕的面積,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歷,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
三、小數數學作業設計要講究階梯性
家庭環境的不同,學生后天學習的情況不同,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為了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每個學生在數學教育上都有所發展,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講究階梯性,因材施教,成績好的學生“吃得飽”,成績差的學生“吃得好”,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例如,在布置作業時,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階梯性的作業,最簡單的是模仿教材例題,只改變題中數值;第二類是改變教材中例題的說法,解題思路相同;第三類是拓展題,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拓寬知識面,提高能力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老師的要求下,對以上三類題目進行有選擇的完成作業,這樣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不至于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減少對學生幼小合靈的傷害,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從學生內心喚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努力提高課堂效率,使新課改教學理念落到實處,讓每一個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成為練習、發展、提高的成功者。
四、小數數學作業設計要講究多樣性
小學生大腦正處于發育階段,各種感官能力逐漸加強,喜歡新鮮事物,有厭舊情結;小學生喜歡讀書,求知欲強,遇到困難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這些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們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特點,采用多樣性的作業,讓學生始終保持新鮮感和強烈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例如,在鞏固練習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游戲性的作業,全班同學從1開始報數,凡是個位數有3、7、9的數時,拍一下桌子,報錯的學生主動請其他學生出題,將答案寫在黑板上。學生們態度特別認真,進行起來非常積極,報錯的學生會得到其他學生的及時指出并在黑板上做一道題,這樣的作業學生樂此不疲。還有畫畫實踐型作業,在講完《軸對稱圖形》后,我讓每位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繪制一個軸對稱圖形,學生們在測量、繪畫過程中加深了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在學習了各種三角形之后,我要求每位學生從我們的家庭、商場、學校、生活小區等身邊的事物當中找到至少5種不同形狀的三角形,既讓學生將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在腦海中得到深化,又能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這些讓他們感到既新鮮又有趣的數學作業,不僅能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而且還能創新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綜合能力。
以上是我們近年來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必須結合小學生的天性,使作業具有實效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作業設計要講究開放性,讓學生融人到生活環境中去學習數學;作業設計要講究階梯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作業設計要講究多樣性,使學生由被動式完成作業到主動探究式學習。總之,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體驗到了快樂與成功,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釋放潛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