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
為了提高歷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促進歷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歷史教師的學科素養,給歷史教師創造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兵團教研室,在2018年11月27日至31日,在石河子一中舉辦的兵團高中歷史教師優質課教學展評活動,我有幸聆聽了來自不同的師的十六位高中歷史教師的展示課,每節展示課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每節展示課都給人帶來新的感覺、新的知識、新的觀念、新的收獲,真真使人在學習中提高,在提高中收獲;在收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這次聽課活動,時間雖短,收獲頗豐,有以下感悟。
一、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1.一堂課必須有立意和靈魂。沒有靈魂的課是有形無神。一堂課這樣才能有靈魂呢?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要有俯瞰歷史的高度、縱覽歷史的寬度和跨越時間、空間,領域的視角眼光去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提煉立意和這節課的靈魂。例如:《鴉片戰爭》從文明史的立意是兩種文明的碰撞:看兩個世界的碰撞(背景),觀兩度燃起的戰火(過程)、嘆屈辱促覺醒(影響)上升到家國情懷“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須思變,思變才能崛起?!睆那秩A史來看:百年榮辱,回首驚心(圖片背后的故事):有“朋”自遠方來——敵乎友乎?大國“涵養”以德服人——仁義乎,無知乎?硝煙再起——沉睡乎,覺醒乎?《辛亥革命》從百年民主共和夢立意:與時需變——追求民主之因,俱時創新——過程和成果,順時之需——歷史意義,與時反思——辛亥革命的成敗。從王朝夢的終結立意:山雨欲來風滿樓(武昌起義),驚天動地譜春秋(辛亥革命過程),敢教日月換新天(功績),青史憑誰判是非(評價)。一堂好課,雖立意不同、角度不同,但它的靈魂確貫穿始終。
2.如何通過精心的設計,表現立意和靈魂:①注意情景的導入:由于學生的特定心理,只有情景化了的東西才最容易使他們感染,從而產生共鳴。這就要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改變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知識學習方法,才易受感染;②對史料要進行取舍:要精選史料,盡管選擇質量較高的史料,對史料的處理要進行深入挖掘,既要解決問題,又要培養學生的能力;③同時,在史料選擇中要充分挖掘注意細節力量,細節還可以是小人物、小故事的呈現,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課堂的生動和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楊曉蓓老師鴉片戰爭一課中的小人物張喜,方莉老師對外開放格局中4分錢和大逃港的故事,都讓我們感到,歷史的細節最能打動人心;④在問題的設計方面,一是應該注意問題的有效性和思維的含量,應盡量減少或避免沒有思考價值的淺層次提問。不能為提問而提問,更不能為熱鬧而提問。如果問題拋出學生齊答則無法體現有效性,全部局限于教材問題的設計也無法體現思維含量,設計的問題既要跳脫出教材的框架,又要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二是設計的問題要有梯度:有難度的問題,要分層設計,分解成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系列小問題。盡可能照顧更多的學生,不要使課堂成為少數學生的課堂,多數學生被“邊緣化”,少數學生演“獨角戲”。三是提問設計要符合學生心理活動規律,要適應學生認知發現規律和心理活動規律。使課堂教學適應學生心理狀態需要,從而到達教學發展和學生心理活動發展的同步。另外還要根據學情來設置問題。重點中學還是普通中學,試驗班還是平行班,文科班還是理科班。
3.要研究學生,教師眼里有學生。學生要獲得什么?獲得了多少?掌握了沒有?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勤于思考,善于質疑,敢于發表獨特見解,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合作精神。要傾聽他們發言的內容,觀察他們討論的狀況,了解他們掌握程度,然后該激勵的激勵,該點撥的點撥,該示范的示范,該調整的調整,做到靈活應變,因勢利導。
4.要突出學科的特點:歷史的古為今用、國家情懷、以史論證、論從史出等。
二、今后努力方向
1.作為一名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學習,讓我感受到:作為教師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同樣就選擇了付出奉獻,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更新觀念,腳踏實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完善自己,我們更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進步,更要不斷地從新課程標準、歷史學科特點、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課改先驅的課堂案例和反思中汲取營養,我們也許無權選擇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我們可以自己選擇我們的工作方式,用自己的獨特去演繹精彩,使自己的課堂永遠讓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特別感覺。
2.探究發展是今后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在課堂教學中,今后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這是今后學校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胺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蔽艺J為,應抓住“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探究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就極其需要拓寬教育教學的視野,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究學習,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它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的過程,領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疤骄俊备匾倪€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然后獲取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3.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一位教研型教師:新情況、新問題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會不斷涌現,教育應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主動地研究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變革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行為方式,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后面。思想在我們的頭腦中,工作在我們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重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學習,為培養出更多創新人才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