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夜》是著名文學家茅盾的作品,是一部無產階級斗爭史,也是我國最早的無產階級革命長篇小說。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吳蓀甫就生存在這樣一個復雜的社會背景下,分析吳蓀甫的人物經歷對于更好的理解作品具有一定的幫助。本文介紹了《子夜》這部小說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典型人物吳蓀甫的人物形象的悲劇性和兩面性,以期更好地理解人物,理解小說。
關鍵詞:《子夜》;吳蓀甫;人物形象
作者簡介:劉晨陽(2000-),男,吉林長春人,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三學生,研究方向: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8-0-02
1.《子夜》簡介
《子夜》是在一部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為主要人物的無產階級革命小說,圍繞民族資本家振興民族工業的一系列過程,將民族資本家代表吳蓀甫置身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通過描述他的一系列振興民族工業的過程中遭遇的挫折和失敗,呈現出當時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現實,描述了民族工業發展在當時社會背景中的艱難。小說中民族資本家吳蓀甫最終振興民族工業的夢想破滅表現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民族工業發展所受到的牽制以及當時復雜的社會環境下無產階級處境的艱難。
這部小說以馬克思唯物主義為主要創作形式,講述了當時社會的現實情況,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轟動,為研究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無產階級、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等,都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
2.吳蓀甫人物形象分析
2.1人物的悲劇性
小說的主人公吳蓀蒲作為民族資本家的代表,他開始時懷抱著振興中國民族工業的偉大抱負,積極投身于 民族資本經濟的發展中。但是最終的結局以破產告終,他的愿望破滅。人物的結局可以歸結為悲劇性的,這也是當時社會背景下民族資產階級的必然命運。當時的中國正經歷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期,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主導著社會經濟發展形態,而且清政府的無能,讓帝國主義在中國橫行無忌,封建主義也要屈居于帝國主義之下。列強們對中國肆意搜刮,進一步壓榨工人和剩余勞動力,各行各業都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人們的生活也是十分艱難,社會經濟發展瀕臨崩潰的邊緣,尤其是底層的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代表人物吳蓀甫經營的企業遇到了嚴重的產品滯銷困境,資金也發生了嚴重的短缺,加上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的帝國主義資本壓制和打擊,吳蓀甫最終沒能勝過他們,其名下的資產和企業也逐漸被他們吞并,導致吳蓀甫走向悲劇的結局。這種結果實際上也是難以避免的,這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也有一定的關系。
在吳蓀甫與趙伯韜的較量中,吳蓀甫自身性格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在公債市場競爭中,為了保證公司的資金正常周轉,吳在自身企業產品滯銷的情況下仍要與趙開展競爭,在明確自己的競爭處于劣勢時,仍然不服輸,不及時收手,甚至將整個公司作為賭注繼續與趙較量。吳蓀甫忽視了趙背后有帝國主義的支持,他的一時不服輸的性格最終讓他損失重大。實際上,他的這種不服輸也是代表了民族工業在垂死掙扎,因為在帝國列強的強大勢力下,及時的退讓也只會讓對手實現壟斷,完全擠壓民族工業的市場,而拼死一搏也只能頭破血流,最終的結局都難逃悲劇的命運。這種社會現實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在與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的過程中,是難以取勝的,缺乏基礎以及支持最終會使民族資產消耗殆盡,走向失敗和滅亡。
此外,吳蓀甫的性格中還有著傳統民族資本家固有的性格弊端,那就是對于無產階級的無限壓制和打擊,一方面想要振興民族工業,帶動家鄉的經濟發展,而另一方面,面對無產階級運動,積極主張進行鎮壓,反對農民運動,可見在本質上他作為民族資本家的代表,其社會階級地位還是比較明確的。無產階級運動威脅到了民族工業發展,就要對其進行打壓,表現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本質是對無產階級進行壓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有著層層壓榨的現實,帝國主義壓榨民族資產階級,水平較高的民族資產階級壓榨水平較低的民族資產階級,民資資產階級壓榨無產階級,無產階級不堪重負,只能奮起反抗,開展工人運動,進行消極罷工,以此來與資產階級對抗。吳蓀甫作為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極其尷尬的,無產階級反抗他,帝國主義蓄意要吞并他,最終走向失敗也是必然的。
2.2人物性格的兩面性
作為民族資本家的代表,吳蓀甫的人物性格中也有積極性的一面,比如他的反抗精神,在與有著帝國主義支持的金融家趙伯韜的競爭中,他明知道自身的實力不如對方,但是依然積極與他們開展競爭,聯合國內的資本家成立益中信托公司,雖然結局仍然是失敗的,但是正如他料想的一樣,他當時及時退出競爭,民資資本市場會被帝國主義支持的趙伯韜壟斷,民族工業發展就沒有了生存空間。積極地開展 斗爭,結局也可能是失敗的,既然都是失敗,還不如拼死斗爭一下,至少挽回資本家的顏面,這一點表現了他的反抗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在振興民工工業上,吳蓀甫是有一定貢獻的。他堅信民族工業一定會迎來發展的春天,對于中國工業發展抱有十足的信心。他開辦的相關民族企業是民族工業早期的發展成就,雖然民族工業最終發展失敗,但是他對于民族工業的支持表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此外,他作為典型的民族資本家,對于民族工業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在發展民族工業方面,也有一定的認識,他對于家鄉民族工業的改造以及對于封建主義的改造都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他是積極的民族資本主義者,對于我國民族工業發展作出的貢獻毋庸置疑。
上述是吳蓀甫這個人物的先進性,但是他的反動性特點也比較明顯,在無產階級運動中,他作為民族資本家代表對此是大力反對和鎮壓的。對于工人,他也是主張壓榨的,盡可能減低工人工資,在開展一些民族工業的吞并中,他所表現出來的行動也是比較卑劣的,利用了一定的陰謀,其最終目標還是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表現出當時的民族資本發展也是唯利是圖的。
總結:
《子夜》中,吳蓀甫具有半殖民半封建社會里民族資本家的典型性格:一是具有現代資本家的基本特征,發展民族工業有愛國之心,有與以美國財團為靠山的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相抗衡的膽識和行為。二是具有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既有自私貪婪專斷與殘酷的一面也有悲壯的一面。三是性格復雜,似強實弱,外強中干,隨著情節發展前者不斷讓位與后者。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參考文獻:
[1]盛翠菊,董詩頂.從《子夜》到《農村三部曲》——論茅盾小說全面把握中國社會形態的努力[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5(04):105-108.
[2]平原.反賓為主 賓主相得益彰——論《子夜》第五章主奴勾結的結構藝術[J].名作欣賞,2010(24):103-104.
[3]汪堅強.忠實于原著與原著基礎上的創新——三十八集電視連續劇《子夜》評析[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7(02):54-58.
[4]劉桂萍.“理性和形象,兩種思維的交叉與融合”——論吳蓀甫形象塑造中獨特的藝術手法[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30(06):83-85.
[5]雷世文.馬克思主義文學敘事中國化過程中的悲劇敘事探索——以《子夜》為個案[J].名作欣賞,2012(23):174-175.
[6]李丹.近代經濟史視野下的《子夜》文學創作——以南京國民政府早期公債為中心的考察[J].東岳論叢,2012,33(06):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