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崗永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太原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履帶式設備在煤礦中應用較多,如掘進設備、連采設備、錨桿支護設備等。但井下行走工況惡劣,設備發熱現象嚴重制約其使用性能。履帶式錨桿支護設備是一種快速、安全、經濟的巷道支護方式,可顯著提高支護效果,降低成本,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保證安全生產,有利于采煤工作面快速推進[1-2]。錨桿鉆車是支護技術實現的主要載體,是煤礦井下生產至關重要的支護設備[3],熱平衡是整機性能評定的主要指標之一,通過對行走系統的熱平衡進行計算,為行走系統設計和優化提供依據。
整機液壓系統執行元件多、動作復雜,各執行元件對力和速度的要求差別大,整機液壓系統設計時選用負載敏感開式變量系統。開式變量系統具有如下優點:
1) 實現恒功率控制,節約能源。
2) 通過壓力切斷,實現過載保護、減少系統發熱。
3) 通過負載敏感控制,實現流量和壓力的匹配,減少系統發熱,實現多個執行元件同時動作的無干擾控制[4-5]。
負載敏感也叫負載反饋,是依靠負載壓力控制泵變量的一種閉環控制系統[6]。負載敏感系統控制方式的優先級為壓力切斷優先于恒功率控制,恒功率控制和壓力切斷優先于負載敏感[7]。
某型履帶式錨桿支護設備行走系統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行走系統參數
行走液壓系統主要由負載敏感變量泵、負載敏感多路閥、左右側行走馬達和行走先導操作閥組組成。
行走液壓系統原理如圖1所示。行走系統中液壓泵排出的高壓油經過濾器過濾后進入行走閥,經行走閥進入到左右側行走馬達。行走先導控制手柄輸出線性的先導壓力信號,控制行走閥的動作方向和開口大小,實現整機的前進、后退和轉彎動作以及行走的無級調速。

1-過濾器; 2-液壓泵站; 3-行走閥; 4-左側行走馬達; 5-右側行走馬達; 6-行走先導操作閥組
行走系統的發熱部分包括:液壓泵的發熱、行走馬達的發熱、管路的發熱及行走閥的發熱4個部分。
1) 液壓泵的發熱功率p1:
p1=pZqZ(1-ηp)
(1)
式中:pZ為行走系統液壓泵輸出壓力;qZ為行走系統液壓泵輸出流量;ηp為液壓泵的總效率。
2) 行走馬達的發熱功率p2:
p2=pZ1qZ1(1-ηZm)
(2)
式中:pZ1為行走馬達壓力;qZ1為行走馬達流量;ηZm為行走馬達的總效率。
3) 行走管路的發熱功率p3:
p3=ΔpZ1qZ
(3)
式中:ΔpZ1為行走管路兩端壓差。
4) 行走閥的發熱功率p4:
p4=ΔpZ2qZ
(4)
式中:ΔpZ2為行走閥兩端壓差。
5) 行走系統總的發熱功率p:
p=p1+p2+p3+p4
(5)
6) 系統熱平衡計算
(6)

通過計算,得到行走系統總的發熱功率為28.8 kW,油箱有效容積1 400 L,環境溫度18℃,油溫升到70℃時所需要的時間t=86.1 min。
錨桿鉆車在以最大速度行走,分別測量泵出口壓力、泵的輸出流量和行走換向閥各口的壓力和流量。
行走系統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由試驗數據計算得到行走液壓系統的實際功率損失為29.2 kW。

表2 行走系統測試數據
通過對行走系統熱功率的計算和測試,并將試驗數據和理論計算對比,驗證了發熱功率理論計算的正確性。為減少行走系統功率損失,必須要減少液壓泵、液壓馬達和液壓閥的發熱功率,提高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的效率,可選用壓降小的液壓閥,同時液壓管路要短,布置要合理,壓力損失盡量小。同時做好發熱元件的散熱,在必要的條件下需配備外置的冷卻器對液壓系統進行強制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