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麗
(內蒙古自治區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膽囊癌在臨床上比較少見,但其卻是膽道系統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類型之一,其在消化道腫瘤中居于第六位。膽囊癌的女性患者較多,發病高峰年齡在50-60歲,其中50歲以上者占到82%。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膽囊癌的發病率也有升高的趨勢?,F臨床上對于但膽囊癌的病因尚不明確,僅了解其于膽囊結石的存在密切相關。慢性膽囊炎合并膽囊壁鈣化者惡性率較高,約為15-60%[2]。而本文重點分析探討在膽囊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于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F將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間入院接受治療的膽囊炎患者進行研究,共計24例。按照入院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為39-65歲,平均年齡為(57.2±6.1)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為39-66歲,平均年齡為(56.5±6.9)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均進行超聲檢查確定為膽囊癌。所有患者在手術治療前均結合輔助放療或化療治療。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在其手術后僅進行基礎護理,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結合快速康復外科理念進行護理:術后鼓勵和協助患者在床上進行早起自主活動,術后第一天協助患者進行床上翻身和活動,第二天指導患者自行翻身和下床活動,第三天指導患者可自行在病房和走廊略微活動。術后12h內拔出患者的鼻飼管。對于疼痛嚴重患者可運用暗示、分散注意力、音樂或藥物等方法減輕患者疼痛感[3]。
(1)使用WHOQOL-BREF(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簡表)評價患者生活質量,滿分為6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采取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值為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
本次研究中所有試驗數據均運用SPSS20.0數據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其計量資料通過t來進行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情況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對比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是2001年丹麥外殼醫生提出的圍手術期處理的全新理念。此理念的提出革新了僅百年來形成的傳統的外科圍手術期處理的思維和行為原則。快速康復外科主要是指通過優化圍手術期處理的諸多措施,以緩解手術創傷應激反應,從而減少術后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達到患者的快速康復目的。在我國,現階段已有各大醫院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臨床上,但由于國內醫療環境使醫護人員不敢突破常規,另外在應用時需要團隊協作,導致快速康復外科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沒有特定的疾病界限,并且在其實施中也沒有具體的完整流程,所以大部分臨床應用僅限于部分應用。
臨床上見到的膽囊癌多屬晚期,根治率較低,5年生存率2-5%,80%以上的患者可死于1年內,如果膽囊癌僅侵犯黏膜及黏膜下層,預后較好,5年生存率為40-64%,故預后的好壞關鍵在于早起診斷,及時治療[3]。而對于晚期膽囊癌患者,采取手術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膽囊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能夠顯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能提高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適合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