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燕,黃 芳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濕科,上海 200437)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其長期服藥副作用大,而成為臨床治療較為棘手的問題。據文獻研究,中醫藥治療該疾病的方法很多,除靈活多變的中醫辯證治療,還有豐富的外治法,中藥熏蒸為傳統中醫外治法中的瑰寶,利用藥物在沸騰中產生的帶藥物作用的蒸汽,對全身或局部患處進行治療,能起到治病保健的作用,具有適應性廣、療效好、經濟簡便、副作用小的特點[1]。筆者就中藥熏蒸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選擇岳陽醫院風濕免疫科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住院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80例,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將患者分成研究組、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1 對照組
根據患者的病情使用口服強的松、美卓樂、來氟米特、甲氨蝶呤等進行免疫抑制治療;奧克保護胃黏膜;英太青、西樂葆止痛治療;靜滴鹿瓜多肽營養骨關節。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中藥熏蒸治療。協定藥方:細辛6g、制川烏15、制草烏15g、桂枝15g、蘇木15g、雞血藤30g、劉寄奴15g、冰片6g、赤芍12g、透骨草15g、白鮮皮15g、丁香9g、紅花9g、制沒藥6g、制乳香6g。
儀器:HB-4000型中藥熏蒸機。
方法:將已煎好的中藥湯劑根據1:4的比例加入2000ml水倒入熏蒸機內,先開啟預熱模式,當機器溫度到達90℃時,按下工作模式,當實際溫度到達95℃左右,開始噴氣治療,治療時指導患者將受損關節放置于蒸汽管道下方進行熏蒸,治療部位與噴口處應保持25cm以上的距離,以免燙傷。治療時間20min,每天一次,3天一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評價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制定[2],患者無僵硬、疲勞癥狀;炎癥性關節痛消失,未發現滑膜炎及;關節進行性破壞,炎癥因子水平正常為痊愈。檢查基本恢復正常,患者各項癥狀及體征得到顯著改善為顯效。實驗指標及關節活動能力有所改善,患者各項癥狀及體征有所減輕為有效。關節功能活動級患者各項癥狀及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
SPSS17.0用于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兩組在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方面,研究組優于對照
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疼痛VA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組間比較P<0.05;詳見表2。
在關節腫脹度、關節疼痛數目、晨僵持續時間、局部溫度方面治療前后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但兩組間比較未有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3。

表2 患者疼痛VAS評分比較(x±s)
中藥熏蒸法又稱蒸氣治療方法、中藥霧化透皮治療的方法。以中藥理論作為指導,根據中醫辨證治療為原則,選擇具有活血化瘀的藥物,對患者微循環有改善作用;而且通過熏蒸藥物可投過皮膚直接作用于經絡,到達病灶,達到治療的目的[3]。中藥熏蒸方法是一種集藥物效果和熱效應于一身的治療方法,熱能促進患者局部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的滲透、吸收;本研究所選中藥又對關節病變組織修復的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兩者合作可以提升治痹功效。其以內病外治、舒筋通絡等特點,是我國常用的傳統治療方法[4]。
綜上,采用中藥熏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能明顯起到消腫、鎮痛的作用,臨床療效顯著、安全,可進一步在臨床推廣及運用。

表3 患者關節癥狀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