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萱 崔盼 馬若妍
摘要: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關系密不可分。本文針對河北省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現狀,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抓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契機,直面重重挑戰。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
一、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的互動邏輯
(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如一棵參天古樹盤根錯節,天地靈氣哺育,是文化自信的主要根源。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悠久漂泊、歷盡千帆,最終沖破桎梏,世世代代繼承下來。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在創新中大步發展,成為文化自信的思想之源。
當今文化多彩,交流如無聲的“暴雨梨花”時刻改變著世界,除了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更應最大限度的發展和創新,挖掘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與文化自信相適應的鮮活春種。
(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構建文化自信的支撐
中華民族內涵博達、遼闊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一騎絕塵。中華民族孕育了無數的優秀文化,許多被當代的先進文化繼承。在建設文化自信的實踐中,優秀傳統文化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因此,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堅強支撐。
(三)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動力源泉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著文化自信向前發展,基于中國多年來的社會實踐和建設成就,文化自信必然會受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波濤推動。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蒼茫土地的廣泛傳播和不盡發展,在中國的文明石碑上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數的改革,越發鮮活的中華文明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了中國建設的精神動力之一。在新時代的條件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性和先進性促使其不斷延伸和豐富,從而揚起文化自信的風帆。
二、河北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現狀
河北省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幾千年的歷史文明給河北留下了寶貴、獨特的文化。河北省擁有34,446個不可移動文物,如避暑山莊,河北荀子和平州等。歷史上還積累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例如蔚縣剪紙和五強年畫等一些民間傳統藝術。除此之外,還有紅太行西柏坡的革命文化和成義燕趙的根文化。
目前,河北省在文化產業方面已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并且取得過良好的成績,但同時也存在著問題,主要表現為區域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不平衡。例如一些縣鄉鎮急需整合,卻沒有很多具有聲譽和文化的品牌。市場對創新的接受度不高,文化管理機制也相對保守;相關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十分缺失,大多沒有優良的推廣戰略,產品形式也相對過時。
三、機遇和挑戰
(一)機遇
中共十九大指出:“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實際,結合當代時代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習近平認為:“‘文化自信心是一種更基本,更廣泛,更深刻的自信。”
為推動河北省經濟的發展,為政治穩定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思想,貫徹黨的精神,牢牢把握先進社會主義文化的進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充分發揮河北燕趙大地的文化資源,堅持走創新道路,依托一系列文化傳播計劃,推動河北文化走出去。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體系。
(二)挑戰
1.文化產業觀念落后
文化觀念不易轉變是河北省優秀傳統文化競爭力難以提高的一大阻礙。中國古代以農業為主,小農意識影響至今,嚴重阻礙河北省文化的轉型發展,河北省也因此錯失了很多發展機會;經營模式以粗放式為主,傳統文化精髓缺乏深度發揚,創新性文化產業積極性缺乏,忽視了文化軟實力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2.區域發展不平衡
河北省經濟發展不平衡,文化發展也不平衡。石家莊市的傳統文化發展水平和規模最大,其次是保定市和唐山市。這三個市文化產業的員工占據河北省總數一半左右,增加值也占據近一半。其他城市的占比卻很小,幾乎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產業體系。對于產業布局,創新性文化產業發展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產業結構單一。文化產業本身發展不平衡,產業中不同行業的發展也顯現出不平衡。
3.投融資困難,缺乏溝通人才
資金短缺是限制河北省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提出的相關政策對文化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人們對傳統文化重視不夠,從事傳統文化的人才缺乏。一方面,相關人才培養模式較為落后,很難培養出真正的高素質人才;另一方面,河北省毗鄰北京天津,人才普遍流失。
四、對策
(一)在傳統產業產品中應用文化創意
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興產業進入人們的視野,傳統產業的發展優勢因此日漸暗淡。挖掘傳統產品背后的文化內涵是企業進一步發展和推動產品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通過滲透文化,企業在推出新型產品和拓展新型市場時,更能成功建立文化產業,完成企業傳統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二)在傳統工業制造流程中應用文化創意
文化產品在傳統工業制造過程中會提高文化創意。如河北省平泉縣新永升,華晶,宏亞,綠碳等生產活性炭的企業在活性炭生產加工環節中注入河北省傳統的民間工藝和現代的綠色環保文化內涵。自主研制車輛,開發碳雕藝術,珠寶和碳板裝飾畫等文化創意產品。因為在傳統的工業中融入了文化創意,所研發的新產品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企業也收獲了喜人的經濟收益。
(三)在傳統行業品牌中應用文化創意
企業獲得市場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是本身響亮的品牌。因此,在企業品牌的推廣和建立過程中,文化創意必不可少。對于傳統產業的企業,可以通過賦予名稱含義和靈活融入品牌以方便人們識別文化資源。
參考文獻:
[1]李程驊.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根本遵循[J].群眾,2018.
[2]王增成,王曉琳.河北省地域性文化產品的創新與推廣策略研究[J].美術大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