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
摘要:在東亞文化圈中,日本、韓國、朝鮮和越南的文化都是源自于中國,從語言、文字、典章制度到生活習俗都深受中國影響,尤其是高雅文化無處不體現著中國文化。中國古典文學和朝鮮半島文學是源與流的關系,朝鮮半島文學創作中中國古典文學占有根本性的地位,可以說,沒有中國古典文學,就不會有朝鮮半島的文學。本文結合朝鮮半島文學發展的歷程,深入分析了中國古典文學對朝鮮半島文學創作的影響,準確地掌握中朝古典文學上源與流的關系。
關鍵詞:中國古典文學;朝鮮半島;文學;創作
中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長期以來,中國周邊國家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儒家文化圈,朝鮮半島是中國文化傳播的重要區域。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經由朝鮮半島傳播到日本列島,從王仁將儒家典籍帶到日本開始,日本正式使用漢字,后來創建假名,在這個過程中,韓國、日本和越南這些國家都是閱讀四書五經等漢文典籍作為教材,文學作品上也是采用中國文化的教材。在文學創作上,無論是矛盾沖突,人物刻畫,情節設定,還是抒情敘事,都有著中國古典文學的特征。比如享譽朝鮮的《春香傳》和《西廂記》有著一定相似之處,《玉樓夢》有《紅樓夢》的影子。盡管今天韓國民族情緒高漲,在文字和文學上都有“去中國化”的傾向,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其古典文學是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創作的,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在古典文學的研究中找到正確的方向。
一、中國文化對朝鮮半島的深刻影響
(一)語言的影響
早在幾千年前,朝鮮半島就有著高度繁榮的文化和文明,但是直到公元三世紀才正式使用漢字作為文字,在此之前,商人和各種其他團體其實已經將漢字傳入朝鮮境內使用。朝鮮半島歷史上和中原王朝聯系緊密,北部地區數次并入中原王朝,今天韓國所在的南部地區的漢化程度也非常深。創立表音文字之前,朝鮮半島官方一直是使用漢文的,文學典籍也都是漢文,這種情況直到訓民正音的發明,但是因為朝鮮半島在政治和經濟上都依賴中原王朝,因此漢文典籍的影響力始終存在。直到今天韓國人也都有一個漢字的名字,韓國人還會引用一些漢語的成語,如百戰百勝,荒唐無稽,緣木求魚等。
(二)典章制度的影響
朝鮮很早就引入了中國各種制度文化,從文官制度到科舉考試,全盤復制了中國的典章制度。高麗王朝時代就引入了唐朝的三生六部制度,地方政府建立了道府州縣的行政劃分,軍隊實行府兵制,太祖王建仿照唐制建立了科舉制度。李氏王朝更是始終奉大明為正朔,階級制度也是類似中國的士農工商,等級劃分上是兩班、中人、平民、賤民四等。在官制上,李氏朝鮮后期受到明朝的影響較大。
(三)思想文化的影響
朝鮮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多和儒家文化有著一定的關聯,儒家經典的爭論總會變為黨爭和士禍的路線之爭。在中國儒家文化的基礎上,朝鮮人創立了四端七情之說,理氣之爭貫穿了朝鮮的歷史。朝鮮受到儒家禮文化影響最深,和日本一樣,朝鮮直到今天都堅守著儒家的禮節,比如在家庭就餐的時候,長幼尊卑有序,每逢重大活動,晚輩會給長輩行大禮,即使是跆拳道這種國際比賽項目,也是建立在禮文化的基礎上的。在服飾上,朝鮮雖然別具一格,但是也長期借鑒了唐宋以來的衣冠制度。朝鮮的文化習俗也和中國相近,在20世紀初期,朝鮮的春聯還是用漢語書寫的。朝鮮的著名史書都是用漢字書寫的,比如《三國史記》,而且很明顯延續了中國紀傳體史書的風格。
二、中國古典文學與朝鮮文學的源流關系分析
(一)引經據典
在整個韓國文學創作史上,中國文學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體現民間特色的地方,運用的都是朝鮮的童謠、民歌、俚語等,但是當需要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就要運用中華文化中的成語精句、歷史典故、詩詞歌賦等人文典籍。比如在不足百頁的《春香傳》中,直接引用的詩句就有20多首,歷史人物就有80多個,此外還十多處融化吸收的。例如當卞學道逼迫春香時,春香說道她苦志守節,雖然不敢比許由之志向,伯夷叔齊之節操,但即使孟賁之勇、蘇秦、張儀之辯,也不能奪其志。很顯然,春香作為一個妓生之女,其漢學文化造詣已經相當高了。
(二)創作風格
故事情節上,《春香傳》的情節和《桃花扇》、《西廂記》的情節主干有著相似之處,尤其是與《桃花扇》在情節構造。盡管朝鮮半島古典文學有著自己的特色與風格,在故事主線還是能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找到蹤影。人物形象上,花魁李香君和妓生成春香都是美貌無雙,才藝絕倫,她們都有著古代貞潔烈女的氣節。春香面對卞學道的強暴無理寧死不屈,提出烈女不侍二夫的綱常倫理。故事背景上,很多作品都是采用的中國背景或者是中國人物,朝鮮半島歷來善于挖掘中國古代詩詞的價值,比如朝鮮君主對楚辭的評價非常高。不僅是中國古典文學,而且唐詩宋詞元曲也深刻地影響了《春香傳》的創作,從文字上采用漢語、行文借鑒中國古典文學的手法。比如《春香傳》體現出了強烈的漢文化特征,強調女性堅守節操,即使自己是妓生賤出的身份。
(三)寫作手法
很多朝鮮半島文學作品在創作上借鑒了中國古典文學的寫作風格,實現了中國古典文學的本土化。比如玉樓夢在創作上,很多地方借鑒了紅樓夢的手法,在人物形象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上,主要人物的遭遇上都有著一定的移植性。在詩歌上,朝鮮基本借鑒了中國古詩的創作手法,在小說上,無論是《興夫傳》、《洪吉童》、《沈清傳》還是《春香傳》都體現出了對中國文化的強烈借鑒色彩。比如《春香傳》是伴隨著朝鮮半島民族母語文學的發展而創作的,其成功來自于中國古典文學的底蘊。此外,朝鮮王朝時期,還有很多中國的故事作為藍本,改變為名著,比如《梁山伯傳》。
三、朝鮮半島古典小說的突破
偉大的文學作品都要體現出本土特色,和中國古典文學相比,韓國古典小說更注重的女性的地位,中國古典名著中女性地位較低,在《三國演義》中劉安殺妻,在《水滸傳》中女性不是命運悲慘,就是反面人物,在《西游記》中女性多為妖魔鬼怪,即使是《紅樓夢》中也是以貴族女性為主角。但是《春香傳》以罕見的以女性為主角,奠定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古典名著的地位,也影響了后世韓國影視劇的創作方向,今天風靡全球的韓國影視劇的基調就是來自于《春香傳》。此外,在《玉樓夢》、《洪桂月傳》《鄭秀貞傳》中同樣能夠看到這類突破。朝鮮半島古典小說更好地繼承了中華文化自強不息的精神,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實現文學發展上的重大突破。
四、結論
在《春香傳》等古典文學中我們到處可以看到漢文化的影響,韓語文學的發展是建立在漢語文學之上的,不但在詩詞典故成語等方面體現出濃重的中國色彩,而且在敘事結構、故事情節也有中國文化的烙印。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果,朝鮮半島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是流和源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陳新.韓國文學受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J].北方文學,2017 (32):149-150.
[2]胡邦煒.中國古典小說在韓國[J].文史雜志,1998 (1):14-16.
[3]舒暢.韓國古典小說《春香傳》蘊含的中國儒釋道文化研究[J].中華文化論壇,2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