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亞楠
摘要:少兒舞蹈教育對少兒的智力發展、道德養成、意志品質的培養,以及對身體素質的提高、審美能力的培養等都具有課堂教育所無法代替的積極作用。孩子們在動作、節奏、娛樂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對于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舞蹈動作是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而這些動作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維。
關鍵詞:幼兒舞蹈;創編;技法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它本身就為人們提供了發展想象力的廣闊空間,我們應當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把教學過程變成孩子主動探索的過程,兒童具有創造力,這已被大量生活事實和眾多的科學研究所證實。所以我們在教授每一個舞蹈動作時,要跟著孩子們一起展開想象,少兒舞蹈的動作形象、直觀,決不能追求難度,在創編幼兒舞蹈組合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根據歌詞的內容配合音樂,自己動腦子創編舞蹈動作,老師從旁啟發,這樣不僅發展了少兒的分析能力,還啟發了孩子自己動腦子將所學到看到的舞蹈動作展現出來,組合成舞蹈。同時教師教幼兒每一個動作時,應強調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引導孩子。
幼兒舞蹈創編的基本技法訓練特征我們從節奏訓練、動作訓練、造型訓練
和即興訓練四個方面淺述。
一、節奏訓練
目的:培養學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訓練反應能力和節奏感
要求:動作要充分吻合所聽到的節奏,并能體現出節奏的強弱快慢、抑揚頓挫。
練習:教師可帶著學生一起來做練習,節奏分配由教師來制定,訓練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反應速度。
節奏的分配:× × × ×|× ×× × ××|× × × ×|× ×× × ××||
(手、肩、手、肩)(手、肩肩、手、肩肩)(手、交叉肩、手、交叉肩)(手、交叉單肩、手、交叉單)
先帶著讓學生根據所作出的節奏和動作做練習,然后讓學生自己來編創練習,隨著不同的節奏分配來創編。
二、動作訓練
目的:通過動作變化訓練,使身體各部位的反應更為敏捷與協調,同時提高動作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以及對空間與時間的認識。
要求:先變化動作順序,再變化動作速度,最后變化動作方位。這樣由淺入深,先組成句子,再形成段落,最后發展成完整的作品。
練習:
(一)先編創四個動作
(二)動作排序練習:按動作順序變成1、2、3、4號,這四個動作要求有高低、大小、方位的對比。
(三)加長練習:按動作順序編成1234、1214、2324、3134
三、造型訓練
目的:通過造型的變化訓練,使學生掌握動態與靜態、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交織,構成連接動作與造型動作,創編出形象的人體動作姿態。
要求:根據不同的要求及音樂節奏,注意方位、部位、造型的變化和動作的對比。
練習:
(一)上肢造型練習:學生隨著音樂連續做出不同的姿態造型。
(二)下肢造型練習:學生隨著音樂做出下肢的各種姿態造型。
(三)身體中段練習:通過腰、胯部的擰、扭、點、轉等動作構成不同的姿態造型。
上肢可編創4個動作,下肢可編4個動作,腰部編創4個動作,相結合去創編。
四、即興訓練
目的:即興創編是技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方法,是解放肢體,使肢體與音樂空間、情感快速結合成意境。在創編中運用即興記法進行即興創編,目的在于培養和發展對肢體的反應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多重的觀察能力、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要求:學會在音樂里創編,應注意音樂的節奏、旋律以及變化,明白音樂的風格和情緒,迅速確定主體動作,并處理好“環境關系”,提高創編能力和信心。
以上幾種常見的幼兒舞蹈編創技法,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來學習,教師在做幼兒舞蹈創編時,將課程有序安排,讓幼兒學中玩、玩中學,緊緊圍繞著幼兒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五、結語
舞蹈創編是一種舞蹈審美創造活動,每個創作者由于生活經歷、文化素養、情趣愛好、性格特征以及接受的舞蹈教育等不同,因此會對所要表現的內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進而使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和表現手段,創造出不同的舞蹈形象。幼兒舞蹈作為舞蹈的一個類別,在創編上既要遵循舞蹈創作的一般規律,又要緊緊抓住幼兒的身心特點,不能脫離幼兒實際需求和缺少童趣,如何達到以上這些要求?幼兒舞蹈創編應從舞蹈的題材選擇、構思、結構、音樂選擇、舞蹈的構圖與發展變化等方面進行考慮,使作品突出幼兒舞蹈的藝術個性和特點。這要求創編者一定要從幼兒的思維、視角出發,進行童心體驗,使創編的幼兒舞蹈清晰、流暢、生動、活潑,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審美追求,富有童真童趣,易為幼兒接受和喜愛。
參考文獻:
[1]劉定娥.淺議如何在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中滲透民族藝術文化[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6 (01):78-80.
[2]鄧佑玲.應對中國人口較少民族舞蹈文化傳承危機的對策研究報告[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 (06):8-15.
[3]陳康榮.舞蹈基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4]薛天,陳沖,胡雁亭,周凱.舞蹈編導知識[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5]李軍,石秀茹.舞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賈任蘭.幼兒歌舞創編實用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7]孫天路.中國舞蹈編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8]孫慶龍.動作結構在舞蹈創作中的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9]陶琳.中國當代舞劇舞蹈動作語言的審美理念特征[D].華南理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