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增祿
8月份以來,A股上市公司2019年中報披露進度有所加快,截至8月8日,完成正式中報披露的公司已有240家。在“中考成績”加速亮相下,已披露中報的公司中,有超過七成公司實現了中期業績同比增長,其中,有61家公司自2016年以來,連續三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和今年上半年實現了扣非后凈利潤的持續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完成正式中報披露的240家公司中,有174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2018年同期實現同比增長、172家公司歸母凈利潤較2018年實現同比增長,中期業績能夠實現盈利,且營收和利潤雙雙增長的公司合計143家。從個股的業績增長幅度看,禽畜養殖公司益生股份的增速最為喜人,其因白羽雞肉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攀升,今年中期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了2688.67%。在利潤構成上,公司在報告期內不僅未得到外延式收入的“粉飾”,相反,非經常性收益還出現了572.27萬元的負值。智動力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增長情況也是十分優異的,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了1785.17%。但和益生股份有所不同的是,智動力報告期內獲得了4196.45萬元的非經常性收益,占公司歸母凈利潤比重的54.39%??紤]到該公司去年同期扣非后凈利潤基數較低,今年中期扣非后利潤增速還是實現了4196.45%的不俗表現。
觀察數據還可發現,在扣除非經常性收益影響后,目前兩市共有156家A股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實現盈利且較去年同期實現增長。若將統計期延長,有61家公司自2016年以來不僅年度扣非后凈利潤持續盈利,且3個完整會計年度和今年中期均實現了同比增長。個股中,目前扣非后凈利潤增長最穩定的公司為東誠藥業。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東誠藥業扣非后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40.5%、42.47%、65.41%,而在今年上半年,其扣非后凈利潤再次實現了58.46%的增速。觀察其近年的增長情況可發現,雖然有合并報表范圍改變的影響,2016年~2018年年度和2019年中期的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了1.31億元、1.73億元、2.8億元、1.78億元,但其各報告期的非經常性收益僅分別為1252.55萬元、391.25萬元、135.13萬元、-1011.4萬元,即使是外延收入占比最高的2016年度,貢獻比例也僅為9.56%。就業績增長原因分析,今年中期業績的快速增長主要系肝素鈉系列產品價格上漲推動銷售收入增長,核藥產品原有市場銷售持續增長以及南京江原安迪科正電子研究發展有限公司新增核藥中心投產導致銷售收入增長。與之情況類似的公司還有艾迪精密、集友股份、安車檢測、通策醫療、恩華藥業等,他們近年來也實現了較為穩定,甚至持續抬升的扣非后凈利潤增長。
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上市以來,股價最高時全部實現翻倍。觀察發現,目前已上市的27家科創板公司中,有20家公司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報告期內,已披露中期業績情況的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全部實現增長,而歸母凈利潤上也有18家公司盈利且較上年同期實現同比增長。個股中,睿創微納表現最為突出,無論是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還是扣非后利潤同比增速均實現翻倍增長。

表1 近年來扣非后凈利潤持續盈利且穩定增長的公司
或受科創板公司良好市場表現影響,7月份以來,不少與科創板公司對標的公司股價也紛紛異動。如新光光電的對標股久之洋,7月份以來股價累計大漲41.76%;沃爾德的對標公司岱勒新材,7月至今股價累計上漲27.23%;同樣身為科創板公司的對標股,水晶光電、匯頂科技、聯創電子、中穎電子等公司7月份以來的累計漲幅均超過了10%,而在此期間,上證指數卻累計回調了6.19%。相較股價的樂觀,上述科創板公司對標股的基本面情況卻不是個個優異,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業績增長乏力且估值明顯偏高的公司存在。如岱勒新材,目前雖然尚未公布正式中報,但就其提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中期業績很大可能會出現920萬元~1190萬元的虧損。久之洋雖然中期業績預計增長,但預增幅度僅有10%左右,隨著股價的上漲,目前公司的動態市盈率已經高達124.48倍,相較行業平均值有所偏高。
觀察已公布中報中業績增長公司的行業屬性,可以發現績優公司中,醫藥生物類公司最多。在20家披露中報的醫藥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了20%。以醫療器械公司維力醫療為例,今年中期7160.05萬元歸母凈利潤額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了182.35%,剔除非經常性收益后,扣非后利潤同比增速也實現128.57%的快速增長,目前公司的動態市盈率為28.02倍。與之類似的,美諾華、金域醫學、博騰股份、海思科等公司中期扣非后凈利潤均增勢喜人。雖然貿易摩擦加劇對市場的影響明顯,8月份以來,申萬28個大類行業中除了有色金屬、農林牧漁2個行業指數實現上漲外,余者均出現下跌,但若對比大盤表現,則醫藥生物板塊整體表現還是優于大盤指數表現的。作為剛性消費行業,因具有較為確定的業績成長性以及弱周期特點,使得醫藥行業在貿易摩擦中受影響相對較小。
除了財務數據的披露,上市公司正式中報中還披露了報告期末股東戶數的變動情況和機構的持倉情況。剔除二季度期間股本發生過變動的公司,目前有95家公司二季度末的股東戶數較一季度末出現減少,持股籌碼呈現趨于集中的態勢,其中,易世達、華升股份、誠志股份等20家公司的股東戶數減少幅度均超過了20%。
觀察發現,不少股東戶數大幅減少的公司在二季度期間獲得了機構投資者的青睞。以誠志股份為例,二季度末的股東數量合計為34520戶,較一季度末的45305戶大幅減少了23.81%。二季度期間,諾安先鋒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對誠志股份新進建倉168.91萬股,而原本在一季度即持有其股份的的中證500交易開放指數基金也繼續加倉43.21萬股,正是他們的加倉,使得二季度末基金對誠志股份的持股比重由一季度末的0.86%上升至1.22%。中期業績實現大幅增長的金域醫學,二季度末的股東戶數也較一季度末減少了20.09%,其中,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增持現象明顯,公募基金的持股比重由上一季末的11.28%上升至二季度末的15.01%,私募基金的持股比例也由5.36%上升至了7.87%。進一步分析來看,二季度期間對金域醫學重倉的20只公募基金中,不僅有10只為新進,還有5家在一季度就持倉的基金在二季度期間對其進行了進一步增持了。私募基金方面,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自2018年三季度對金域醫學建倉后,目前已連續3個報告期對其進行增持,持股數量已增至2200萬股。此外,拓邦股份二季度期間得到了公募基金的大力認可,持股比例較一季度末提升了8.62個百分點;華魯恒升則獲得了公募基金和社?;鸬耐瑫r增持。
因目前正式公布中報的標的公司為數尚少,除了公募基金在二季報中公布了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外,其余機構二季度的重倉情況尚不甚明朗。截至8月8日的中報數據統計,目前陽光私募共進入了6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社?;鸷蚎FII目前僅分別進入了48家公司和2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從已披露完畢的基金二季報和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報數據看,雖然不乏中小創公司二季度得到了公募基金的增持,但整體上看,二季度末主動股混基金對中小創板塊的配置比例卻是有所下降的。
對此,上海證券研究員楊晗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二季度市場被貿易摩擦、經濟數據不景氣等海內外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市場避險情緒激增,由此減少了對中小創公司的配置,繼續加大了對白馬藍籌股的“抱團”。但他同時也表示,在目前大盤消費藍籌股估值已經不再便宜的背景下,三季度期間機構投資者大概率會重新加大對績優且估值合理中小創公司的配置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