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從1998年開始,我國將一些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等專業合并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現在有300多所高校都開設了信息管理專業,由于當前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信息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信息管理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大是當前社會所急需的人才。雖然現在信息管理專業的發展前景較好,但在具體的發展和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傳統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夠不斷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創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今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的理念深入人心,對于信息管理專業的人才來說,不僅要有足夠深厚的理論功底,同時還有超高的實踐能力。這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將已經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實踐的方式展現出來才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目前的教學模式來看,大部分院校過多的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實踐教學,因此對于傳統的課程體系要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保證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一、專業課程體系的結構創新
(一)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
想要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不斷的創新,首先應該明白基本思路,有了準確的思路才能夠配合下一步的具體工作。在確定基本思路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其中最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整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學科的本質與屬性、信息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該學科專業性的影響,只有將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都考慮在內才能夠確定最為正確的基本思路。如果基本思路都確定錯誤的話,將無法正確地對結構進行創新。雖然從表面上看,信息管理專業的課程系統十分復雜,但是究其根本不難發現,其本質是為了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而設立。這一本質適用于國內外所有的信息管理專業。在確定具體的思路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從社會的需求入手,要充分考慮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當前社會崗位對于人才的技能需求。不同的崗位對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完全不同,因此只有當了解了具體的需求以后,才能夠在正確的方向進行創新改革。其次要從理論知識和能力培養方面入手。因為信息管理專業屬于應用型的專業,在日后的工作中考驗更多的實踐能力,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將很難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必須要保證有高質量的實踐教學。
(二)面向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在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的過程中,相關研究人員可以借鑒一些其他專業的構建原理,例如軟件工程專業,將信息管理專業設定為結構化的體系,分析出信息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結構,以結構為基礎對學生進行高效的教育。面向能力培養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學生能力結構,構建一個系統性專業性的課程體系,該體系是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
(三)專業課程體系的創新重構
從目前的信息管理課程體系來看,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為:基礎理論知識模塊、信息管理知識板塊、現代信息技術板塊以及專業的知識背景板塊,雖然現在各個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會開設一些不同的專業課程,但是從總體來看都在這四個模塊中。想要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創新重構,首先應該充分了解每個模塊的具體作用,然后根據當前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模塊進行刪減或增加。舉一個較為簡單的例子來說,可以將計算機應用基礎放在專業基礎課中的程序設計語言中。
二、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創新
(一)實踐教學環節與能力培養
由于信息管理的特殊性,導致信息管理專業的人才應該具備更加良好的實踐能力,但是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于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信息管理專業的課程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和系統性,尤為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培養學生開發軟件和編程的能力外,還要注重加強培養學生對信息系統管理方面的應用,當學生步入社會后,需要結合當前所學的知識來完成專業性的工作內容,因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雖然也涉及到一些實踐教學環節,但并沒有真正涉及到與實際工作相關的內容,因此需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當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滿足當前社會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時,則代表學生是當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多設計一些實踐設計環節,通過評選或者是評價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設計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
(二)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進
從當前的教學內容來看,雖然涉及了一些實踐教學環節,但當前的實踐操作環節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弊端,實踐教學環節很難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面對考核的情況下,部分學生不得不去進行實踐活動。在開展實踐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例如考試、論文答辯、實習報告的形式。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考核,能夠真正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控制
雖然現在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視實踐教學的環節,但是忽視了教學的質量控制,僅僅將大量的實踐環節推給學生,完全沒有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因此應該轉變傳統只重視實踐教學數量的觀念,從質量入手,嚴格對質量進行把關,對于畢業設計,選題一定要謹慎,做好開題報告,并且對學生的各個設計環節都進行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更好的創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方面的課程體系,首先應該轉變理念,并且認識到社會對于該專業人才的需求。在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展質量高、效率好的實踐教學環節。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高效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付曉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14):205+213.
[2]楊曉梅,白尚旺,武妍,甘婕.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的持續改進模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05):35-37.
作者簡介:
盧徐霖(1999-),男,江蘇淮安人,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