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習文 賀小平
摘 要:隨著工業技術創新和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機械化生產方式在部分生產領域已經逐漸取代了手工制作,特別是制造行業。機械加工企業小規模時由企業主直接管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企業適宜采用事業部管理制,事業部承擔了銷售、生產、質量、成本等職能只有對機械加工中兩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控制,機械加工的質量才能得到更好地控制,機械產品的質量也才能達到使用標準。機械加工企業的質量管理是企業交貨承諾的重要內容,目的是如何保證企業生產的零部件質量,,以下我按事業部制的管理模式,談談質量管理。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機械制造過程中質量控制的措施,做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以保證和提高機械制造的加工質量。
關鍵詞:機械加工;過程;質量控制;管理
引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工業化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之先進的技術應用,也對機械制造的精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我國機械制造企業尚未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在機械制造的生產過程中,如何保證和提高機械制造的加工質量,是一個值得不斷探討的話題,也是企業發展和進步的一個基本保障。而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對企業現有的機械加工質量進行優化。機械加工質量的重點又在于機械加工的精確度,因此機械加工的精度問題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機械制造過程中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經過工業革命以后,世界各國的工業技術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是我國工業制造起步較晚,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段差距。機械制造業涉及的行業眾多,各行業質量管理水平也不均衡。員工對質量認識不夠,質量意識仍然不強,致使質量管理流于形式,企業質量管理的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就整個機械制造行業而言,可靠性差仍是較普遍的質量頑疾之一。可靠性提升牽扯到方方面面,提高機械產品可靠性既是技術問題,也是管理問題。在工業技術發展的過程中,機械制造業在技術以及制造質量上都有了顯著突破。在技術革命的影響下,機械制造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在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的現在,人們對機械制造產品有了更高的質量需求。在進行機械制造時,相關生產者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產品質量上,深入分析并了解影響機械制造產品質量的因素,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機械制造產品質量。
二、機械加工質量的影響因素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機械加工質量問題主要包括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一般影響機械加工質量的因素具體如下:
1. 人的因素
在機械加工操作的操作過程中,人的影響因素是最大的最關鍵的。人員的操作技能的差別,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人員的質量意識等對制造過程起著有效的質量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所以操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其工作態度和負責態度,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質量。我們通過相關的數據統計發現,操作工人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同他們生產的產品質量的檢測結果成正好,其相關度達到了70%,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我們剛才的結論。
2.尺寸精度
保證機械設備產品質量的根本是每一個零部件都滿足加工質量的要求,而尺寸精度是反映出加工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當一味地提高加工精度,就會相應的提高零部件的加工成本,導致生產效率降低。一般情況下,設計人員都是根據機械設備的組裝要求,在保證設備整體性能的情況下,科學地設計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而工藝人員會根據生產條件通過合理的生產工藝,保證零件尺寸清度滿足圖紙設計要求。這也是機械行業質量管理的重點。
3.設備工裝的因素
設備工裝主要是加工機床、刀具、夾具、輔具、計量器具等,當這些設備運轉情況良好,工作順利時,所生產的產品質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證,產品的精準度也比較高。通過綜合分析和不同的設備條件下相同的操作和環境因素下產品的質量對比分析顯示,設備工裝因素在整個影響機械制造設備的質量因素種所占比例為15%。
4.環境因素
在零部件進行機械加工的過程中,受到環境溫度、輻射熱、摩擦熱、切削熱等的影響,致使被加工部件或者加工工藝系統產生變形,從而影響制造精度。
5.材料因素
原材料、毛坯或前道工序轉來的在制品、工序加工使用的各種輔助材料的控制情況,均能造成工序質量的系統性波動。
三、機械工程加工質量控制措施
1.對操作人員的控制
在很多工作中,人員均是起到關鍵性作用的,而此處所指的人員控制,主要是針對操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和工作技能而言。實踐證明操作人員的工作水平與最終的成品質量有著直接關系,相同的工件、相同的操作步驟以及相同的工具,工作能力不同的人員往往會加工出不同質量的產品。因此今后相關企業應加強對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掌握更多加工技巧,同時在經驗中總結經驗與教訓,全面優化加工質量。
2.降低原始誤差
想要降低原始誤差,就需要在進行機械零件加工時,不斷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通過參與防技術以及補償技術,使得零件加工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有效降低原始誤差對零件質量產生的影響,通過科學合理打加工工藝以及先進的機械設備,推動零件加工制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便于對加工過程中原始誤差進行有效控制,同時還要采用適當的原始誤差預防和補償措施,從而有效的降低原始誤差對零件表面質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3.利用高精度的加工設備
現如今很多制造企業開始使用,具有較高可靠性的傳感器檢測模塊和控制模塊,這樣一來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機床的精度。與此同時,在進行加工時,還可以進行實時監控,檢測產品的加工狀態,并對存在的誤差進行補償。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提高零件質量,使得零部件能夠滿足更高的精度要求。不過,告知這種機床設備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所以很多中小企業不具備使用這些設備的條件。
4.控制環境
在進行機械制造時,還需要做好環境管理。制造企業的相關領導部門需要加強對機械制造環境的管理,確保生產環境質量。可以通過一些輔助設備,改變機械制造環境,優化加工工廠內部冷熱條件。在涉及生產空間時,必須嚴格按照加工需要,對光源進行合理設計,科學選擇隔音材料,構建良好的加工環境,確保機械加工技術人員在優良的環境內進行機械制造工作。
5.按照材料特征選擇對應刀具
道具的合理選擇對于零件的表面質量影響是巨大的,合理進行刀具的甄選可以對零件的表面質量起到明顯的控制效果。在這一過程中,并不是價格越貴的刀具,在對零件材料進行切削作業的過程當中效果越好。選擇合適的材料,不但能夠為企業節約大量的經濟成本,其切削作業效果也會變得更好。
結語:綜上可知,機械加工質量問題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但是針對存在的問題只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還是能夠有效地確保機械所加工產品的質量。因此,在機械制造的過程中,做好質量控制最主要是應根據產品特點和生產工藝的不同,有針對性制定出質量控制的要點以及出現質量誤差的解決辦法和處置措施,只有保障了每一個部件加工的質量,才能進一步保障機械產品的整機質量,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質量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彥春.提高機械加工精度的具體措施[J]企業導報,2014(06)
[2]石江川,張繼雄.機械加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優化策略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