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繁旭
摘 要:旅游業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近年來,廣東連山主動適應旅游市場新變化新需求,強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域內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得到全方位、系統化提升。本文將從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發展的條件方向、連山全域旅游發展的條件、連山全域旅游發展的氣候條件等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全域旅游;宜居宜游宜商;人體舒適度指數;氣候旅游指數;晝夜溫差
1.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是把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宣傳營銷,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發展全域旅游是為了順應體驗經濟時代的需求,按照“一些皆可旅游”的思維,對整個城市的進行系統化改造和設計,保障整個城市處處都可體驗旅游,讓文化創意等發展元素滲透到城市的每個細節中。
2.全域旅游發展的條件方向
發展全域旅游,建設全域旅游區,應具備三個前置條件:旅游吸引豐富,服務配套齊全,其他產業關聯度高。全域旅游是一種城市發展觀,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全域打造。把旅游的思路貫穿到整個城市的整個發展,通過城市旅游化、園區園林化、商業休閑化、鄉鎮特色化、農業景觀化、交通綠道化、遺產鮮活化等多種手塑造城市的發展本底。
2.全景打造。以城市的相關利益主體的需求為導向,從“耳、目、鼻、舌、身、意”等全息系統來優化城市的建設,給外來置業者、旅游者和投資者帶來全身心的文化體驗。
3.全產業聯動。發揮聯動互動機制,推進融合發展,創新產品供給,大力發展旅游商品、創意農業、工業旅游、科技旅游、紅色旅游、健康旅游、體育旅游等新型的業態。
3.連山全域旅游發展的條件
連山現存自然及人文資源豐富,加之近年來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中共連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縣委的工作報告中,把全域旅游發展作為今后五年發展思路中實施八大發展計劃之一,提出把民族生態旅游業作為富縣產業來抓。連山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正當時,在發展全域旅游方面具有很多有利條件。一是交通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完善。連山是廣東西北交通動脈的要塞,國道323線、省道263線呈“Y”狀貫通全境,二廣高速貫穿縣域南北,使連山融入珠三角3小時經濟生活圈。二是境內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連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建有7個省、市、縣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公益林面積74.6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6.2%,是全省自然生態保護最為完好的縣份之一。三是氣候宜人,水系發達。連山土層深厚,氣候溫和,日夜溫差大,適宜各種優質農作物生長,水資源豐富水質好,人均水資源量是全國的5.8倍。四是連山壯瑤民族風情濃郁,民間文化豐富多彩。
目前,連山是廣東省第一個以縣城為主體的國家級3A級景區,其中金子山為國家4A級景區。根據國家氣候標志氣候宜居類評價指標,連山綜合評定結果為優,2018年成為廣東省首個獲得國家氣候標志縣、宜居縣。2019年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獲授“中國森林氧吧”稱號,是清遠市首個。
4. 連山全域旅游發展的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是一定地區多年天氣特征的總情況,連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發展全域旅游氣候稟賦優異,主要體現在下面三大方面:
1.舒適日數多,春秋最適宜。采用考慮人體可直接感受到的氣溫、濕度和風速三個氣候要素的人體舒適度指標分析,連山人體舒適日數平均每年達243天,遠超過華南大部分地區。高溫日數為10.6天,遠低于廣東全省平均高溫日數(17.5天),人體舒適度指數(BCMI)顯示全年有9個月(3-11月)為“旅游舒適期”,其中3個月(4-5月、10月)為“旅游最舒適期”。
從降水情況看,連山降水以小雨為主,年小雨日數占總降水日數的71%,秋冬季節小雨占比分別達到76%和81%。連山干濕季分明,降水的日內變化存在較明顯的季節差異;9月至翌年2月是干季,降水量小;3月至8月是雨季,但除5-6月外,雨季中其它月份上午至中午降水較少,加之降水以小雨為主,對旅游出行較有利,并且盛夏的7-8月最大降水一般出現在下午至傍晚,可有效地起到消暑散熱的作用。
2.冬暖夏涼,高溫少,小風多。連山冬季溫暖,季平均氣溫達10.2℃,平均最高氣溫達15.9℃,平均最低氣溫也有6.5℃。冬季日平均氣溫一般均在0℃以上,日最低氣溫低于0℃的天數也僅有6.8天。連山夏季涼爽,平均氣溫26.3℃,是廣東省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圖1.1),較全省夏季平均氣溫(28.1℃)偏低1.8℃左右。
連山常年夏季高溫日數僅有9.2天,遠遠少于廣東省(15.2天)和華南地區(14.2天)。夏季平均最低氣溫僅22.9℃,較廣東?。?5.0℃)偏低2.1℃。常年夏季日最低氣溫高于26℃(稱為“熱夜”)的日數僅有1天,遠遠少于廣東省平均值(24.8天),是廣東省夏季熱夜日數最少的地區。
連山年平均風速僅有1.3米/秒,小風日數多,大風日數和靜風天氣都非常少,全年小風日數達到298天,即80%以上的時間都是小風吹拂,2月小風日數最少,也超過20天,而夏季中8月和9月各月小風日數均在28~29天,7月也有26天,幾乎每天都是輕風徐徐,風感舒適更易于消除夏季的高溫暑熱。
3.晝夜溫差大,適宜培育優良品質作物。連山晝夜溫差明顯,常年平均氣溫日較差9.3℃,比廣東省平均日較差偏大1.6℃,在全省86縣市內排第4大(圖1.2)。氣溫日較差大,不但適合人們避暑納涼、提高舒適感,還十分有益于培育優良品質的作物。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域旅游強調的是旅游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全域旅游能更好的適應旅游產業中休閑旅游、體驗式旅游的要求,對生態環境氣候條件要求極高。宜居宜游的生態環境,是全域旅游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氣溫、降雨量、風速、濕度、晝夜溫差等因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發展全域旅游的路上,應該更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要利用當地氣候條件的特點,探索衍生更多合理的旅游產業鏈,更好的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 國辦發〔2018〕15號 《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
[2] 國家氣候中心.廣東連山國家氣候標志評估報告.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