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康康 王文青
摘 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建筑行業的進步,建筑建設工程在近年來出現了飛速發展的趨勢,進一步促使了建筑原材料的研發和革新。原材料目前成為了建筑施工的核心部分,已經涉及到了工程實施的多個領域,科學化的建筑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縮短工程工期,進而推動建筑行業的進步。本文中,作者總結了建筑施工材料測試中問題,并提出了科學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建筑工程;原材料測試;問題;應對辦法
1建筑施工材料測試中問題
1.1在抽樣角度,檢測材料樣品不足,數據不科學
建筑原材料的檢測過程復雜,相關人員需在短時間內檢驗多種不同的原材料,而不同的材料檢驗方式也不同,壓力巨大。當前來看,技術人員為了完成工作業績,其對不同的材料實施了統一的檢驗方式,并大幅度減少了樣品的數量,造成數據不科學。一般來說,技術人員必須對不同的材料實施差異化的檢驗方式,并按照相關規定,最大化擴大檢驗樣品的數量,最終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所以,在實施建筑材料的檢驗時,必須重視材料樣品的重要性,在科學化抽樣的幫助下提高數據的精度。
1.2在創新角度,檢驗體系不完善,方式過于陳舊
科技的發展使得市場上出現了多種類型的建筑原材料,傳統的檢驗方式不再適用于新興的原材料,必須做到檢驗技術的更新。但是,雖然相關部門正在努力進行原材料檢驗技術的研究,但仍缺乏科學化的創新性。簡單來說,科學化的檢驗技術并不是僅對原材料實施檢驗,其還必須做到原材料的結構分析,掌握原材料的物理特性,進而從多個角度分析原材料的基本特征,再加上專業儀器的輔助,保障新型原材料數據的精準度[2]。由上可知,先進檢驗技術的研發需要先進儀器的支持,而工程檢測儀器往往是由政府提供的,經費的不足是限制檢測儀器更新的主要原因,進而無法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注意的是,原材料的檢驗需要優秀人才的支持,但當前檢驗優秀人才的不足再次限制了檢驗技術的提升。
1.3檢驗系統角度不足,建筑原材料數據不精確
科學化的檢驗系統是實現檢驗數據精確性的前提。一般來說,檢驗系統必須做到體制化和標準化,其目的是在科技的幫助下提升數據的精度,保障檢驗的順利實施。當前來看,檢驗系統存在嚴重的不足,缺乏有效的創新性,致使檢驗數據的虛假成分較大,不利于數據精度的提升,也不利于檢驗工作的實施。
1.4檢測設備角度,基礎設備和相關人員不足
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向著小康方向靠近,對建筑行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行業一直是研究的重點,決定著社會發展趨勢,當前的建筑行業以“短平快”為主,工期出現了嚴重的緊缺,且房地產領域尤為突出,再加上人們對房地產的需求加大,使得建筑行業的效率不斷提升,部分建筑企業甚至提出了“大干一百天”的建筑理念。我們清楚的了解到,建筑行業的實施效率至關重要,其甚至可以直接決定建筑單位的命脈[3]。但是,建筑設備的提升速度趕不上工程實施的速度。一般來說,項目實施前必須進行材料的檢驗,而材料的檢驗過程耗時較長,部分企業為了節約施工時間,要求技術人員在材料檢驗數據確定前就開始實施,該方式雖然加快了建筑的實施進度,但卻帶來了原材料的安全隱患,忽視了“對癥下藥”的實施策略。
2建筑施工材料測試中的策略實施
2.1完善原材料檢驗標準
原材料的檢驗必須做到全面性,這也是建筑工程實施的前提,是保障建筑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實施原材料的檢驗時,需對以下三個角度重點研究:第一,掌握建筑實施的規模,保障建筑的質量符合檢驗標準;第二,制定檢驗標準,保障建筑實施的科學性;第三,規定原材料標準,進一步強化技術人員的檢驗水平。
2.2增設原材料檢驗設備,培養技術人員
先進的檢驗設備和優秀的技術人員是建筑實施的保障,促使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在實施相關設備的采購時,應結合實際的項目建設需求,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實現建筑實施工作的落實,為檢驗部門帶來便利。該方式最大的優勢是提高了建筑的檢驗效率,保障了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技術人員的科學化管理也是必要部分,其可以發揮技術人員的檢驗優勢,為建筑實施提供高質量的材料。
2.3強化原材料檢驗流程
(1)當前是建筑行業的黃金期,市面上出現了多種類型的建筑材料,使得材料的控制工作壓力巨大。因此,建筑的實施過程離不開優秀技術員的材料檢驗,只用使用合格的建筑材料,才能保障建筑的質量符合國家的要求,才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安全。另外,影響建筑材料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混凝土的配合,所以,技術人員的主要任務是檢驗混凝土的質量,包括成分對比、松散程度等等,最終確保建筑材料的科學性。
(2)實施必要的材料抽樣檢驗。抽樣的過程并不是任意的,而是需要考慮建筑的實際狀況,進而挑選那些代表性強的材料進行檢驗。一般來說,抽樣的部分往往來自于同一批材料,且抽樣的數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其目的是保證抽樣的隨機性,進而最大化實現檢驗數據的普遍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抽樣的數量具有準確性。例如,在進行鋼材樣品的抽樣時,應該固定抽樣的位置,否則難以進行數據對比;在進行混凝土樣品抽樣時,應該注意鋼筋的位置,必要時實施芯樣鉆取。如果構件的直徑低于10mm,那么其一般為2根鋼筋。為了提高材料的質量,要求芯樣的數量必須高于3個。
2.4創建原材料檢驗實驗室
原材料的檢驗流程繁瑣,其必須充分考慮法律制度因素,只有在科學的檢驗方式下,才能提升材料數據的精確性,進而保障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需要注意的是,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做好數據記錄工作,隨后將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原材料物理屬性的優缺點。為了使記錄的數據更加詳細,我們應以國際的方法進行記錄,以便于后續其他技術人員的二次分析。
3結語
綜上所述,國內的建筑原材料檢驗仍問題眾多,目前已經對建筑的實施質量形成了影響,在某些層面上限制建筑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各個部門的關注。鑒于此,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原材料的檢驗,盡可能提升檢驗數據的準確性,實現建筑材料的監管,解決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另外,我們還需要提升技術人員的材料檢驗水平,保障建筑材料的可用性。
參考文獻:
[1]劉偉強.探討提高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質量的有效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8(31):44-45.
[2]程燕麟.節能環保條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檢測的重要性分析[J].居舍,2018(19):29.
[3]葛雪雯.建筑工程材料檢測試驗中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9):114-115.
[4]曾萍.對建筑材料檢測中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1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