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以及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高中生英語學習面臨更大的挑戰,同時產生較高的外語課堂焦慮。本文通過對城鄉高中生外語課堂焦慮及其產生原因的調查研究,為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拋磚引玉。
關鍵詞:城鄉高中生;外語課堂焦慮
一、研究背景
隨著國家不斷對外開放,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利好政策極大促進了中外交流與合作。與此同時,教育部對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以及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出均與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謀而合,這意味著國家和社會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高中生英語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知識和技能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當代高中生面臨著外語學習的挑戰與日俱增,而與之伴隨而來的是外語課堂焦慮。劉珍、姚孝軍、胡素芬,2012)翻譯Horwitz(1986)等對外語課堂焦慮的定義“外語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自我概念、信念、情感和行為的獨特復雜體”,也就是指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產生的負評價焦慮、交際性焦慮、考試焦慮和一般焦慮等。城市和農村的高中生總體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生源素質,存在不同的外語課堂焦慮的原因。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是:
(一)農村高中生英語課堂焦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城市高中生英語課堂焦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城鄉高中生英語課堂焦慮的原因有什么異同之處?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擬對H省的農村和城市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采用的是陳滄淵(2017)翻譯Horwitz(1986)等人設計的外語課堂焦慮量表的中文版,筆者做適當地修改以調查學生整體焦慮狀況。同時選取2名農村教師和2名城市教師,以及5名農村高中生和5名城市高中生進行深度訪談,探討學生產生外語課堂焦慮的真實原因。
三、數據收集與分析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有效收回問卷328份,其中包括農村151份和城市177份,其中計算方式依據李克特的5分計量法計量學生的焦慮值,其中有負向的題目使用反向計算法。
農村高中生和城市高中生英語課堂焦慮值均屬于中等,農村高中生焦慮平均值是3.10,略高于城市高中的均值3.05,表明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高中生均存在外語課堂焦慮。而且兩者的其他焦慮平均值偏低,表明高中生并不是非常排斥英語課。但兩者焦慮維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對于農村高中生而言,平均值最高的是交際性焦慮(M=3.33),其次是考試焦慮(M=3.23),表明農村高中生焦慮感較強的是用英語進行交流,害怕用英語表達思想,同時,也害怕考試成績不佳引發的壓力感。而城市高中生平均值最高的是考試焦慮(M=3.23),其次是交際性焦慮(M=3.22),表明城市高中生比較重視成績,面對考試,都不覺得輕松。同時,雖然學生英語成績較好,但仍然害怕用英語回答課堂問題、害怕與外國人交流等等。
四、討論
(一)影響農村高中生外語課堂焦慮的原因
從內因來看,首先,學生的英語基礎難以適應高中課標的要求。農村高中生的基礎對其學習英語的心理形成一定的障礙,由于基礎階段并未形成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基礎,學生對英語學習總是抱有難以克服的心理狀態,部分學生甚至從內心深處就缺乏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而高中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短時間難以達到,大都只能望塵莫及。其次,學生并未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農村高中生缺乏良好的學習行為,以及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大部分農村高中生長期習慣于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即使是單詞的誦讀仍然期待教師的一字一字帶讀。尤其是閱讀材料,總是依賴教師的逐句翻譯和講解。復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忽略自身學習的能力的培養,助長了學生不良的學習行為和習慣。
從外因來看,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缺乏與時俱進。農村英語教師雖然也通過教師培訓等項目了解最新的教學理念,由于學生的基礎較差,教師難以將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長時間的缺乏教學效果的教學導致學生外語課堂焦慮提高。同時,大多數教師并沒有過多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一般都是采用語法翻譯法,簡單的缺乏多樣的教學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造成學生對英語課堂的排斥。其次,父母的教育意識淡薄和經濟基礎薄弱。農村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數來自農村,或者留守農村,文化水平較低,見識不廣,較少父母有從小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意識,也較少在課外鼓勵學生參加英語培訓班等多種學習英語的途徑。尤其是當學生遇到英語學習困難時,難以參與解決困難。再次,農村高中生周邊的同伴并未起到英語學習競爭的作用。農村高中生大多數英語水平較低,拔尖的學生較少,學生將英語看成是難度最大的學科之一,再加上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因此,學生之間并沒有形成相互競爭的學習狀態。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的投入大大降低,英語學習成績難以提高,外語課堂焦慮上升。
(二)影響城市高中生外語課堂焦慮的原因
從內因來看,首先,城市學生自尊心強,同伴競爭意識強。城市高中生大多是通過中考成績選拔挑選的學習成績較好的生源。學生從小形成較強的競爭意識,即使取得較為優秀的成績,學生仍然有不斷追求進步的競爭意識,容易產生較高的考試焦慮。其次,英語科目成績提升難度大。城市高中生英語學習提高速度慢,高中科目多,學習任務繁重。同時,部分學生優先選擇其他科目,自然在英語學科的投入上減少,成績難以提升,因此,學生不可避免地產生外語課堂焦慮。
從外因來看,首先,城市學生家長對子女要求高。社會對英語要求較高,各種工作機會均以英語水平為敲門磚,家長能預感社會競爭壓力,愿意為子女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包括為子女尋找家教和鼓勵子女參加培訓班等。家長的壓力無形中傳遞給學生,造成學生較高的考試焦慮和負評價焦慮。
再次,城市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較高。由于城市高中生整體的英語水平較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較高,而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較高,體現在課堂教學、課后作業和考試成績等的要求之上。課堂上教師的全英文授課、教學設計上的對英語的知識的實際英語等等均對學生形成一定的壓力。部分學生若比較難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可避免產生外語課堂焦慮,對外語課有排斥感。
(三)兩者的對比分析
相同之處:
首先,英語課程的難度對學生英語課堂焦慮造成一定的影響。2017年高中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明顯提高,因此,考試的難度逐漸提升,學生英語課堂焦慮感越強,尤其是考試焦慮和負評價焦慮越高。同時,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做題應付考試,而口語練習相對較少,與他人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較少,造成的交際焦慮較高。其次,學生處于高中生的青春期,逐漸趨向于成熟穩重,逐步樹立起家庭責任感,大多數學生均希望以優異成績回報父母,當英語成績的期待值與現實產生差距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的考試焦慮和負評價焦慮。其次,教師的嚴厲程度會提高學生的外語課堂焦慮。部分教師性格較為嚴格,在學生當中樹立一定的權威,對學生不恰當的批評和引導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焦慮情緒,部分學生迫于教師的壓力學習英語,但也同時會對英語課產生害怕、排斥的心理。
不同之處:
首先,英語課程本身來看,農村高中生主要的問題是缺乏學習英語的基礎和良好的學習行為,造成課堂聽不懂,形成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害怕口語交流,排斥英語課,而對于城市高中生而言,英語成績提升難度大于其他科目,形成較高的外語課堂焦慮。
其次,從教師來看,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以及對學生的要求導致學生不同程度的焦慮。農村教師難以破解學困生的英語學習問題,難以為學困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難以提升其學習效果,造成學生的焦慮。而城市優秀的學生較多,教師對學生要求自然較高,部分難以達到要求的學生產生較強的外語課堂焦慮感。
再次,從家長來看,農村的家長自身所受教育水平較低,難以直接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實質性的幫助,大部分因為經濟條件不佳,也很難在學生學習英語上進行投入,因此,難以緩解學生的外語課堂焦慮。而城市的家長正好相反,有能力在經濟上投入更多支持學生的英語學習,但是對學生的英語成績要求比農村家長更高,因此,城市高中生也會面臨外語課堂焦慮。
最后,從同學形成的學習氛圍來看,城市高中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面臨著較強的競爭壓力,而農村學生卻由于大多數學生基礎較差導致學習英語的氛圍不濃,競爭意識較差。兩者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外語課堂焦慮。
五、啟示
首先,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有良好的心態、不懈的努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應該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盡可能多種方式學習英語,提高英語的學習興趣和解決英語難題,緩解外語課堂焦慮。
其次,教師嚴慈并濟,多方位給予學生支持。教師應探索合作學習等多種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學生不懼怕學習英語,才能降低學生的課堂焦慮。而教師也應著力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而不僅僅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才能本質上緩解學生的外語課堂焦慮。
再次,家長應該從情感、智力等各方面盡可能給以學生支持。家長應從情感上多鼓勵學生英語學習,肯定學生的進步,緩解學生外語課堂焦慮。
參考文獻:
[1] Horwitz, M.B., Horwitz, E.K. and Cope, J.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 (2), 125-132.
[2] 陳滄淵. 高職高專新生外語學習焦慮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7.
[3] 劉珍,姚孝軍,胡素芬.大學生二語自我、焦慮和動機學習行為的結構分析[J].外語界,2012(06):28-37+94.
作者簡介:
陳哲(1984),女 ,籍貫:???,職稱和學歷: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或專業:學科教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