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在我國會計法當中有明確的規定,規定要求我國會計人員必須遵守職業道德,承擔職業責任和義務。當前會計專業的學生是未來會計行業的締造者,所以,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能只針對當前會計的從業人員,還應加強對各大會計培訓機構、學院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結合會計專業學生心理特點,找到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案,提高我國會計相關人員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本文將針對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開展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重要性;途徑
一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人員自我保護的需要
當前,我國社會當中仍然存在一些會計工作存在作假的問題,很多經濟類型的案件都有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參與,這種情況即導致財務職業公信力的降低,也會造成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面臨巨大的道德風險和職業風險,如果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無法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僅依靠法律部門監管,在校學習階段也沒有受到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那么會計行業就會成為高風險類型職業。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面對巨大的資金量卻無法做到自律,將會處在法律的邊緣隨時可能走向犯罪。所以說,重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但有利于會計人員掌握工作行為規范,提高自律性,同時,也是為了保證會計工作人員在面臨金錢誘惑時能夠保持清醒,從而自我保護。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提高我國會計職業質量的需要
從會計這個職業工作內容方面進行分析,會計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為在職業關系當中企業本身和各個服務對象提空準確的財務信息。所以,能否及時的為指定對象提供可靠的信息,直接關系到會計從業人員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這就需要通過接受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使會計人員能夠具備更加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在工作中可以嚴格的履行職業行為規范。隨著我國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推行,我國會計相關工作要求逐漸成熟,咋會計計量、記錄、報告和確認等方面的政策和方式要求,給當前會計職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判斷空間,職業自由度越大,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越大。但在相關信息生成的過程當中,會計的職業判斷通常需要面對穩定性和適用性選擇、客觀性和相關性選擇、利益驅動和公允公示等立場和觀念之間的矛盾問題,如果在進行判斷時會計工作人員沒能遵循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標準要求,將導致會計職業目標的偏離,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甚至出現會計欺詐等嚴重違法問題。所以,將職業道德教育內容融入到會計人員基本教育內容當中,是提高會計職業質量的有效方式。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可以保證從源頭優化會計行業
當前,在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當匯總,主要可以從三個層面入手,分別是針對院校會計專業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針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再教育。在這三個階段對會計相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主要發揮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可以構成我國會計教育當中提高職業道德的完整體系。在這三個層面當中,在院校會計專業實行職業道德教育更加重要,因為在這一階段的學生有更多時間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也是在一生當中形成愛好、是非觀念、道德觀念、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可以讓會計儲備人才逐漸形成對自身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求,并且將這種道德要求轉化為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為將來正式投入到會計工作當中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礎。所以,在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當中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關乎我國會計行業未來整體質量,是提高整個行業標準的基礎。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開展途徑
(一)在教學中強調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會計工作本身最重要和基本的職業品質要求就是保證誠信,同時,誠信對于會計工作人員來說也應該是最基本的個人品質,這就要求院校能夠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放置在會計教學的重要位置上,切實的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在會計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專業課教學內容與實際案例相結合,與職業道德相互聯系,與行業未來發展進行綜合分析和講解,讓學生能夠深刻的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對未來從業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從意識層面提高對職業道德標準的認同。同時,還應在教學中發揮榜樣作用,所以教育應注重培養自身職業道德水平,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校方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教師接受職業道德培訓,組織互動交流活動,通過各種活動提高教師對會計行業新標準的認識,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和教師開展典型誠信案例分析公開課程,提高師生職業道德標準。
(二)利用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職業道德意識
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優質會計人才的最后一道關口,需要建立為社會提供一線人才的教學目標,不斷提高學生和社會工作接軌的能力。當前,我國很多院校教學中積極融合了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通過讓學生到實際工作環境當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對行業的真實認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這種方式也同樣適合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學校可以利用學生實習來促進學生的職業道德建設。在實習過程中,學校可以設置職業道德考核標準,對學生實習工作行為進行有效規范,并且認真落實,嚴謹考察,讓學生在工作中體會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由于在會計工作當中,職業道德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自身道德素養,還需要學生掌握良好的理論知識,才能保證在工作中不會因為失誤導致財務工作受到損失,所以學生通過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素質,做到全面發展。無論是會計實踐課程還是理論課程,無論自愛基礎課程還是專業課程當中,都需要將職業道德教育貫穿始終,并植入到學生心中。
(三)利用崗前培訓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
雖然當前我國的會計從業人員在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前,必須先通過我國的財經法規考試和會計職業道德考試,但這種理論形式的考試通常無法有效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特別是一些會計人員只是為了通過考試才進行職業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考試過后這些職業道德標準要求逐漸淡忘,對今后的工作沒有任何作用。這就需要院校在學生在校期間,為學生開設崗前培訓教育,在學生畢業以前,開設專門的崗前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對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為學生步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部門和各大企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都屬于總要的組成部分。這項內容主要是將會計這個職業的道德作為基本原則和規范,進行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系統性道德品質教育,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同時提高學生對會計工作的認同感和榮譽感,塑造學生積極健康的精神面貌,促使學生自愿履行職業道德行為。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會計專業學生從業之后將會處在多元化利益主體的中心位置,需要以客觀公正的職業原則保證處理好各方利益關系,提高會計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要想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會計專業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個人道德和職業道德素養,而學校就需要將人才培養的任務肩負起來,在提高專業知識水平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教學措施,提高學生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勞春南,韋彬.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J].商業會計,2017,02:127-129.
[2]李啟明.構建高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體系的設想[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03:118-119.
[3]相天嘯,何嬋,王忠秀,李瑾萱,吳思佳.職業生涯指導下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