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長銀
摘 要:現代建筑企業一直在不斷探索基于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其初衷是有效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得企業的正常經營具備較高的規范性和有序性,繼而促使企業能夠較大程度的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從而保障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最終推動建筑企業達到既定的經營目標。另外,完善建筑企業自身財務管理的內控制度還可以有效地應對經營風險。在內控制度中應當著重加強財務監督制度,從而保障建筑企業及時挖掘自身的潛在風險和財務管理問題,使得建筑企業內部監督更加完善。
關鍵詞:建筑企業;財務;內控制度
1建筑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作用
1.1推動企業的現代化建設
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能夠推動企業高效的進行人事安排、規避風險、經營籌劃。建筑企業遵從內控體系管理,能夠理順上級與下級的工作關系、各部門的聯系、管理者與員工的職責以及各種信息的分類,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培養出高素質的內控管理人才。
1.2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建筑企業的運作和盈利與不斷變化的政策制度和經濟形勢息息相關,尤其是建筑這種行業,涉及資金量大、產業鏈長產品周期長,深受土地政策、環境、資源等的影響,政策和市場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在新的政策制度出臺或者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時,有效的內控機制能對其靈活的做出感應并及時調整,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3實現對會計信息的動態化管理
建筑企業以往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其實是有待考究的,常出現會計記錄與實際收支不匹配的情況,從而影響了企業對實際運營情況的準確判斷,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規范內控制度的管理,建立企業信息管理平臺,較好的實現資產、財務、會計控制,保證會計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并對建筑企業預算、投標、施工等業務流程實時監控,將內控融入企業經營的全過程,為企業的健康經營奠定良好的基礎。
1.4保障企業風險防范工作的落實
由于建筑企業的規模龐大,在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種各樣的風險,例如,內部的財務管理風險,外部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而內控管理體系能夠對企業的內部工作進行監督,科學的控制風險,同時,也能有效的識別外部風險,及時規避,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
1.5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
建立內控體制有助于構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建立的激勵機制和責任機制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部門間的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既能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也能避免造成內部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同時,通過內部控制實現對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監督,控制各環節的成本費用,實現企業經營成本的降低,從而提升總體的經濟效益。
2當前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企業的管理層對內控的重視程度不夠
企業當中董事長和公司的管理層其影響力和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有些公司領導一講到內部控制制度,就認為是那是財務管理的事情,殊不知內控制度是涉及全體員工,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不只是財務管理才需要內控制度,公司每個部門的管理制度,部門與部門之間流程、銜接無不有內控的影子存在,包括公司的議事規則,董事會的決策等,這樣才能保證根據內控流程出來的結果是可控的,結果是比較可靠的。
2.2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不一致
財務管理目標是從屬于企業戰略目標的,是企業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合理分配企業的資源,提高使用效率,從而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但在實際工作中,建筑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通常都會受到內外各種因素的干擾,甚至與企業的戰略目標背道而馳,財務管理目標的不盡合理,必然會影響到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導致企業資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2.3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形同虛設
各部門只是重視本部門的工作情況,缺乏協調機制,如工程進度部門更加重視工程進度,工人、材料的安排情況,對人員的登記造冊重視不夠,而工地人員又會隨著工程情況不斷發生變動,造成人事部門登記的人員同工地的實際人員不符,當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工地人員同人事部門的保險名單不符,造成理賠困難,這種錯誤不斷重復出現,財務部也會出現類似情況,各種補貼未能及時根據人員崗位變動及時變動發放,進而產生誤會,從而造成管理上的誤會和困難,出現了問題,幾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最終不了了之,嚴重地損害了企業的形象和利益。
3建筑企業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在內部控制制度中明確規定管理職責和管理目標,特別是重要內容的控制。在會計核算控制中,做到職務分離,并完全控制授權批準,重要崗位要實行輪換制度,最大程度控制舞弊等問題的發生。其次,在經濟項目活動中要加強管理和控制,尤其是施工設備和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設備的使用和維護都需要全面控制,并嚴格規定使用方法和維護周期,材料的采購、入庫和使用都需要全面進行控制,避免出現浪費材料和影響施工質量問題發生。
3.2注重預算管理,提高會計信息準確性
首先要高度重視預算管理,需要建筑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相互配合,并全力支持預算管理工作,積極主動參與預算編制工作中,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高企業內部信息流通性,使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此外,會計信息不準確,無非就是因為審計工作出現問題,那么需要對審計工作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不斷完善審計制度。同時,還需要加大審計力度,全面保證會計信息準確性。
3.3加強材料采購環節的內部控制
建筑企業中材料采購占有一定比例,在采購量大、采購品種多的情況下,不僅要保證材料質量,更要控制好材料采購的數量和時間點,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和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認真地對工程項目進行研究設計,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明確相關部門的權限,將材料采購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責任劃分,落實到實處。對設備的采購更要嚴格把關,慎重選擇,綜合考察廠家的產品質量、規格等,并將備選產品報送上級部門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后確定供貨單位。其次,在簽訂合同時,要注重合同中所涉及的規格、質量要求、維修保養、責任劃分等各個條款,經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審核確認后簽訂合同。最后,當材料抵運施工現場后,要經過項目部門、物資部門、倉庫保管員、財務部門等相關人員清點,驗收合格后入庫,避免發生不經驗收直接入庫的現象。對于建筑企業來說,材料采購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各個部門都要做好對材料質量、數量、規格等的審核,重點審核材料的出入庫手續,是否符合公司的相關規定,將材料采購環節的風險降至最低,以免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3.4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必須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為各種信息交流提供安全保障措施,有效監督信息管理,實現即時規避風險。同時,應實施績效考核制度,加強信息安全,讓每個人擁有風險防范意識,一旦風險發生必須要嚴格處理,做到賞罰分明。此外,對重大經濟項目必須要簽訂財務風險責任狀,尤其是部門的管理層,一定要明確責任,這樣能夠保證財務信息足夠安全。
4結語:
新形勢下,財務管理的根本目標向建筑企業價值創造轉變,但是很多企業對價值創造理論其缺乏完善了解,在構建新財務管理模式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企業如何在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中穩定發展,需要充分考慮到財務內控中的問題,從問題出發,關注建筑企業內部控制的要點,繼而探尋出強化內控要點的途徑,最終為企業規范經營、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做貢獻。
參考文獻:
[1]鄧敏.企業財務內控制度管理的思考[J].時代經貿,2018(15):67-69.
[2]武蕊娟.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J].納稅,2018,1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