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俊
終身學習是師德修養的時代要求,著名的南宋學者朱熹曾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由此可見,唯有不斷學習,教師的綜合素養才會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才有更大可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嶄新的新時代,每一天信息都在爆炸式增長,每一刻都有海量的信息在傳播,每一秒或許就有一個天才的靈光和創新,這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不得不學習新的知識,利用新的手段;我們所處的時期,是一個嶄新的新時期,每一天都可能遇到新的問題,每一分鐘都有新的障礙在阻礙,每一瞬間就有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盡管教師是人類永恒的職業,但是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并不永恒,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時代在變,教師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的需要,是時代的呼喚,是教育發展的要求。
“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
首先,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常的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落后于時代,誤人子弟。而且,教師的魅力在于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個性、修養、風度、氣質、幽默感,對人的尊重態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
教師不是一次性的學習,而是通過持續的學習來擴展知識領域,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其中,一是要學會學習。在當今社會,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獲取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將是每一個人未來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證。二是要通曉自己所教的學科,成為學科專家。三是學習有關教育的學問。未來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教育專家,必須在學習專業學科的同時掌握其它有關教育的學問,如心理學、教育哲學、教育技術、管理學等。四是學習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主要強調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轉化為現代教學手段。它包括兩類:一是視聽技術,如廣播、電影、影視、錄像等;另一類指信息處理技術,主要是計算機和微型電腦的操作技術。
其次,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有崇高的師德,還要有深厚而扎實的專業知識。在知識更新異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滿足于目前的知識,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會所淘汰。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拓寬知識視野,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自己不斷的研究,加強對教材的駕御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
再者,社會在發展,知識領域在擴展和更新,教材也在更新改革,學生的認識水平也具有了更高的起點,在這種情形下,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和教學方法。只有對自己所教的科目有十足的信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終身學習是教師補償知識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既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又是搞好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
在這個“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時代,教師不僅要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觀念,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協助者,而且其自身的學習不應該是一次性的學習,而是持續的學習來提高知識水平,學習要貫穿于自己整個教育生涯。因為對自己的教學生涯來說,僅靠最初的專業知識無論如何都是不夠的。教師務必與知識和教學法的提高保持同步。“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國的一句古訓。這句話說明了提高和累積專業知識才可以幫助和促進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需要以自身的行為和態度來感化學生成為學習的示范者。
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作為一名教師,更應堅持終身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