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霞
愛因斯坦說:“不管時代潮流和社會風尚如何,人總是要憑自己高尚的品質,超過時代和社會,走自己的路。”小學語文是基礎學科,它應為培養新世紀高素質人才打好基礎。語文教學內容中包含著生動豐富的文字美,變化有致的結構美,尤其蘊涵著動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閱讀教學和審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有文學就有美學,文因美存。閱讀課雖沒有音樂、美術那么直感。但它卻能賦予審美教育更為廣闊的天地。因此閱讀教學與審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評價與情感評價當融為一體 。而朗讀更可以把閱讀課文的美體現出來,把閱讀教學和審美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善于扶發幽微,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在閱讀教學中,在朗讀和傳播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審美素養。
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感情朗讀,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應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揮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過朗讀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朗讀不僅使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同時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再現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讓學生與作者、與文章產生共鳴,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華,從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例如:學習古詩《靜夜思》,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李白思念故鄉之情,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愛自己的家鄉。教師要重視范讀,范讀飽含著濃縮了的個人體會和獨特感受,它可以把課文準確的詞語概念,生動的修辭手段,感人的描寫抒情、優美的韻律節奏充分表現出來,給學生以具體的啟迪。不但輔助了講解,而且起到美育的作用。
二、在朗讀中品詞析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鑒賞美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曾經說過:“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就要引導他們在朗讀中品味好詞語,分析句式、句意中去發現美、品味美,鑒賞美。如S版第二冊語文的第一單元全是描寫春天的課文,在朗讀中引導學生品味“春天來了,山也青青,樹也青青。春雨過后,梨花潔白,桃花粉紅……”通過這些描寫春天的好詞佳句結合書上插圖,教學掛圖上各種春天的不同景象,使學生感受春天的美。通過朗讀欣賞,品詞析句,使學生驚喜地發現:迎著春風,在春光里走走,世界多美呀!繼而使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升華。
三、為朗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受美
感悟朗讀是語文學習的精髓,學生只有感悟了語言文字的內涵,才能讀出文章的韻味。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發揮的空間,鼓動他們探究讀法,積累優美詞句。這樣長期的朗讀訓練,使孩子感悟能力特別強,朗讀水平“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不正是我們為人師者所夢寐以求的效果嗎?
“情”包蘊在課文內容中,“境”是課文內容所構成的整體畫面。教學時,創設情境,學生通過感官,置身豐富、逼真的氣氛中,可以驅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講述,精彩的畫面,直觀形象的表演,以及電教設備的運用,創設一種審美意境,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共鳴,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掌握語言藝術、領會文章意境的欲望,便會認真、努力、有感情地去朗讀好。例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通過形象逼真的錄像,把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再現在學生面前,生動、形象,激起學生的興趣,讀起來活潑、可愛,進而領悟小蝌蚪的成長過程。
四、在朗讀中剖析形象,引導學生贊賞高尚品質,追求精神美
美育有形象性和感情性兩大特點,它以美的形象為手段,達到培養人的崇高情感的目的。也可以說美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表現的。所以在朗讀中剖析形象是實施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基本途徑。一個感人的形象,可以激發起千百萬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個丑惡的形象,能讓千百萬人痛斥丑惡,憎恨虛假。形象越鮮明,對學生思想影響就越強烈、越深刻。學生受到了美好的形象的感染,必然能誘發情感的產生,從而萌生一種學習人物內心美好的激情與行為。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通過朗讀剖析人物性格,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學生,使他們體味到人物的心靈美和社會美。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把握科學的審美標準,引導學生理解美的實質,樹立正確審美觀,進而追求美,創造出語文教學的美好成果。例如《小英雄王二小》中,在王二小假裝服從,把敵人帶進八路軍的埋伏圈,最后被敵人發現以后殺害,也沒害怕過,體現了王二小不怕犧牲,誓死衛國的光輝形象。
通過朗讀對人物形象的剖析,喚起學生愛國報國的美好愿望,也使學生感到真正的英雄形象的力量。
五、在朗讀中啟發想象,訓練學生表達美、創造美
審美教育不僅要求我們引導學生感受美、品味美、鑒賞美,同時還要訓練學生去表達美、創造美,以達到發展語言的目的。例如學習《山青青》一課時,學生通過品詞析句和感情朗讀,了解了春天到處都是青的,山青、苗青、草青等,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春天里,你還能看到什么顏色?學生們紛紛舉手,還創造出自己的詞匯:小草綠,桃花紅,菜花黃……學生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說春天,豐富了課文的內容。使他們內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落和表達,達到了美育的目的。
總之,在朗讀中從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使學生在審美活動中閱讀和理解文章,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識、發展語言,從而升華美的情感,培養美的想象,激發美的發現,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