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
摘要:本研究抽取581名高職學生作為被測,完成高職生個人基本情況問卷,網絡成瘛量表,通過相關變量的分析,來確定網絡成癮與這幾個相關變量的關系。結果表明:(1)網絡成癮在專業、是否獨生子女和生源地等人口學變量中均無顯著差異。(2)網絡成癮在性別方面差異顯著(p<0.05)。
關鍵詞:高職生;網絡成癮;人口學變量
一、問題提出
1997年美國心理學會第一次正式肯定了網絡成癮的學術研究意義。我國臺灣著名網絡成癮現象學者周倩(2000)通過“網絡過度使用”、“帶來的快感”、“負面影響”、“沖動控制障礙”四個方面剖析過度使用網絡對個人的生理、心理造成的傷害。
網絡成癮的影響因素應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親子關系、同伴關系等。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提出假設:網絡成癮在性別、專業類型和生源地等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采用專業班級整群測試的原則,抽取了淮安市某高職院校文科生340人,理科生340人參與了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80份,回收問卷626份,有效問卷581份,回收率為92.1%。
(二)研究工具
網絡成癮量表采用美國匹茲堡大學DR.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量表,共20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備選項。本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9264,各題與量表的相關在0.32-0.88之間,均有顯著性,且本量表信度為0.90。
(三)統計處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及調查問卷法收集數據,調查所得數據用SPSS20.0進行處理和分析,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等分析方法探討性別、年齡、專業、生源地、是否獨生子女在網絡成癮中的差異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高職生網絡成癮總體情況
本研究對淮安某高職院校的581名在校學生進行調查,采用美國匹茲堡大學DR.Young編制的《網絡成癮量表》,結果發現高職院校學生中存在網絡成癮現象。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二)高職生網絡成癮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首先以高職生網絡成癮為檢驗變量,性別、專業類型及生源地等為分組變量,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職生網絡成癮在性別、專業及生源地等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其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的結果看,網絡成癮在性別方面差異顯著(P<0.05),受到性別因素影響:女生比男生網絡成癮分值高。另外,網絡成癮在專業、是否獨生子女和生源地均無顯著差異。
因此,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筆者認為人口學變量中性別對網絡成癮產生影響。
四、分析與討論
女生網絡成癮分值高于男生。網絡成癮除了網絡游戲還包括網絡購物成癮。隨著淘寶網、京東商城、聚美優品等購物網站的興起,網購已成為人們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經調查發現,網購成癮的主要人群,以年輕女性居多。
五、結語
網絡成癮在專業、是否獨生子女和生源地等人口學變量中均無顯著差異。
網絡成癮在性別方面差異顯著(P<0.05),女生比男生網絡成癮分值高。
參考文獻
[1]羅蓉,朱德龍.網絡成癮大學生的人格特質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5:133-136.
[2]肖晶星.高職院校學生情緒管理、社會適應能力與網絡成癮傾向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