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神州三月,萬象更新。舉世矚目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順利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了。我們對2019年全國“兩會”的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祝賀!
本次兩會期間,外商投資法草案提請人代會審議引發了我國經濟界及各界廣泛關注,據悉該草案“保護投資力度之大超過現行法律”。眾所周知,近年來,國際上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單邊主義和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且與我國摩擦激烈,而此時我國卻高舉開放大旗,堅定捍衛經濟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外商投資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標志著新時代的中國將充滿自信地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開放歷來就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我們不僅要看到開放可以為我國帶來有利的一面,也一定要始終清楚的認識到,過度的開放勢必會對我國經濟民生造成嚴重傷害,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方方面面的不利影響,甚至會危及我國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安全、文化安全等。因此,曾經于開放環境下積累太多正反兩方面經驗的我們,必須在國門開得更大前,做好各種保護我國自身企業、公民合法權益并有效有力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公共、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準備,以降低我國面臨更大開放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幾率,消除各種社會經濟隱患,這些是我們現在必須要做的功課,更是我們要盡快補齊的短板。
當前,中國儼然已經是世界上經濟最為開放的國家之一,但我們國家依然屬于發展中國家,目前國內企業和民眾的各項保障機制、社會公平機制,雖然得到不斷加強,但尚未完全建立起來,還亟待進一步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對外資外商失去應有的約束,或超越WTO框架規定發展中國家履行的有限義務和享受的保護權益制定一部“超前”的法,或是在擴大開放的同時降低對外資外商的監管水平力度,就有可能讓外資外商變成打劫社會財富的洪水猛獸,這對于市場經濟中辛辛苦苦打拼的中國人民和付出巨大發展代價的我國社會而言,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其中第六條規定在中國境內進行投資活動的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應當遵守中國法律法規,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第二十八條: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規定禁止投資的領域,外國投資者不得投資;第三十三條:外國投資者并購中國境內企業或者以其他方式參與經營者集中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規定接受經營者集中審查。第三十五條:國家建立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制度,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進行安全審查;等等。此外,該法還對外商觸犯中國法律所負的法律責任做出明確規定。上述法律規定,使我國新的外商投資法在積極促進外商投資的同時,也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