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潮
摘要:本文就體育專業生在排球訓練中引發的活動損傷進行了剖析與鉆研。領會排球活動中常見的活動損傷及其特點,總結訓練中常見的損傷及產生損傷的緣由,并提出防備損傷的相應措施,為體育專業生在排球訓練中削減損傷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排球訓練? ?運動損傷原因? ?預防策略
活動傷害是指體育活動過程當中產生的傷害。參加體育鍛煉的目標是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而活動帶來的危險會使人削減活動介入,乃至對體育活動產生恐懼心理,其醫治規復進程又需支出很大的物力與精神。排球訓練的技術性較強,競爭激烈,對運動員專項體能、技術要求較高。因而可知,踴躍防備各類活動損傷必定為鉆研的熱門,體育專業生在排球練習中,因為缺少充足的正視和有力的防備措施,活動損傷正緊張困擾著練習的順利開展。故在排球練習中下降傷害率、提高質量、真正做到加強學生體質是值得切磋的題目。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合作市從事體育訓練的教練以及參與排球運動訓練的中學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閱讀大量有關中學生排球聯賽訓練,訓練場地,運動損傷情況,教練員,隊員的發展及現狀等文獻,通過電子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進行相應總結,對合作市中學體育專業學生在排球訓練中的常見損傷進行淺析,為我市中學生排球聯賽訓練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2.觀察法
走訪了合作第一中學,合作藏族中學等其他兄弟中學的訓練,對在校及離退休的體育教師進行訪談,進一步探討中學體育專業學生在排球訓練中的常見損傷情況,逐漸找到并提出現階段合作市中學體育專業學生在排球訓練中的常見損傷發展狀況及解決辦法,進而提高縣級中學生的訓練水平。
3.訪談法
深入對我市從事體育排球訓練的教練、學生進行談論,廣泛聽取意見,并歸納訓練中常見損傷的原因及預防的措施。
二、結果與分析
(一)排球訓練中的常見損傷
1.踝關節扭傷
在體育專業生排球訓練中,踝樞紐關節傷害是樞紐關節傷害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傷害。主要發生在扣球時,當扣完球腳著地的一剎那就會發生踝關節損傷。腳踝扭傷可分為韌帶外翻扭傷和內翻扭傷兩種,常見扭傷的踝關節韌帶包括踝內側的三角韌帶及外側的前距腓韌帶、跟腓后距腓韌帶。傷后局部痛苦悲傷,腫脹,若傷及樞紐關頭滑膜或韌帶斷裂及歸并樞紐關頭內其他構造扭傷時,呈現全部樞紐關頭腫脹或血腫。局部有較著壓痛,樞紐關頭功能障礙,輕者樞紐關頭勾當受限,不克不及出力;重者韌帶徹底斷裂或撕脫,樞紐關頭有不穩或松動感,樞紐關頭功效會遭到停滯。
2.膝韌帶扭傷
體育專業生在排球活動中,膝韌帶扭傷也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扭傷產生在角逐傍邊,為了策應好球,在接球時行動幅度比較大,會造成膝韌帶扭傷。膝關節的主要功能為屈伸活動,在半屈或屈90°時有輕細的扭轉活動。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肌腱,內、外側副韌帶,前、后十字韌帶和內、外側半月板,配合保持膝關節的穩定性。膝部韌帶扭傷一般為因為遭到膝內翻性應力、外翻性應力或改變所造成的韌帶微扯破,乃至斷裂的征象,韌帶扭傷會有較著觸痛及膝部腫脹。
3.膝部半月板傷害
半月板是位于股骨及脛骨平臺間的纖維軟骨,分為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兩部分。首要感化是和緩跳躍、著地時膝部所蒙受的垂直于地面的分向沖力,排球活動跳躍行動頻頻次數極高,所以是半月板裂傷其實不少見。膝關節半愚昧位小腿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時,兩塊半月板滑動不協調,就會使半月板夾在股骨髁和脛骨平臺之間,遭到急劇的研磨、捻轉而扯破。
4.腰、肩部肌肉拉傷
在完成各類行動時,肌肉自動猛烈地縮短跨越了肌肉自己的承擔本領;或俄然被動的過分拉長,跨越了它的舒展性,均可產生拉傷。排球活動進犯時的弓身行動是肌肉急劇縮短的結果,若是熱身不敷,極大概造成腰、肩部肌肉拉傷,頻頻的弓身行動造成背部肌肉疲勞,背部肌力不敷,從而構成長期積累的腰、肩部不適。
(二)排球訓練中出現損傷的主要原因
造成學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很多,可分為直接原因和誘因,此中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正視;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技術上的錯誤;運動負荷較大;組織方法不當;場地裝備的錯誤等。
1.防范意識不到位
教師、學生對防備活動損傷的意義熟悉不敷,存在單方面的熟悉或缺少防傷看法。在練習時,不克不及積極地采納有用的預防措施,常致使損傷的產生。
2.技術動作不正確
因技術行動不正確造成的活動損傷占主導成分。因為技術上的錯誤和動作違背了人體布局的特點,并和各器官體系功效勾當的紀律和活動時的力學道理,輕易引發機體構造損傷。尤其是初期進修排球的學生,神經勾當的愉快和按捺進程不平衡,分解按捺的能力差,進修行動時把握欠好行動方法,容易發生各類不規范、不協調乃至毛病的行動,因此造成損傷。例如:訓練者在初學上手傳球技術時,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大拇指朝前,兩手形不成半球狀,伸臂過早或過晚等,極易導致大拇指關節受到挫傷。教師在糾正時,要反復給學生講解正確的傳球手型并進行示范,對技術動作的關鍵要反復提示。
3.訓練過程中學生心里的素質差
由于我國的排球運動心理訓練處于發展階段,許多高校排球教師對心理訓練還不太重視,更談不上運用。大多數排球教師在訓練中基本上以技術、戰術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為主,而絕大多數學生缺乏足夠的比賽積累,所他們的心理素質大都比較差,缺乏良好的參賽心態,當遇到不同情況時,中樞神經系統處于超限抑制狀態,思維混亂、情緒不穩定、心情格外緊張、反應速度遲緩,導致技術動作變形,因此會容易導致意外損傷的發生。
4.運動員本身的因素
忽視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是造成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準備活動不單是為提高肌肉溫度, 而且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加強各器官系統的活動力, 促使人體盡快地由相對靜止轉入緊張的活動狀態, 克服人體各組織器官的機能惰性, 使人體從靜態狀態轉入活動狀態, 使各器官系統的功能發揮最大的效率。在神經系統和其他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時, 立即投入緊張訓練、比賽; 對準備活動的生理作用認識不充分; 或準備活動量過大; 準備活動距正式比賽或訓練的時間過長都是導致肌肉的退行病變而誘發肌肉損傷的因素。
5.準備活動做的不夠充分
準備活動不僅僅是進步肌肉的溫度,它的主要作用是降服人體惰性,包括敏捷轉入事情狀況的準備勾當能進一步增強樞紐關頭囊及韌帶裝配的運動能力,使樞紐關頭內發生適當的信息錯誤,以包管樞紐關節面的自由運動,削減相互關節之間的相互磨擦,為肌肉勾當提供更有利條件。別的準備勾當還可以更快的使神經體系進入愉悅狀況,對產生的技術行動的條件反射進行一定的“回想”,對訓練者各器官、體系介入勾當非常有益。在進行運動過程中,肌肉和內臟器官都要進行緊張而激烈的活動。因此,在上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使肌肉和內臟器官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例如,熱身準備活動不充分會造成韌帶的彈性下降,各個關節的靈活性下降等等,從而達不到準備活動的目的。竟而帶來運動損傷。
(三)急性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早期:用冷凍療法,即“冷敷”,利用比人體溫度低的冷水、冰塊或者冰水混合物等刺激患處進行初期階段的治療。24小時之內不得用藥,關節出現嚴重撕裂、拉傷、脫位,應立即去醫院診斷治療。中期:服藥,外敷,針灸。若傷后疼痛非常劇烈,可適量服用緩解疼痛的藥物,如止痛片等,這些藥物都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效果。后期:可舉行理療,針灸,火罐等損傷后期理療,增強防備看法,經過各種各樣形式舉行安全教育大會,講解學生活動損傷產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讓每位同學、訓練者以及愛好者充分認識到防備運動損傷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克不及麻痹大意。
1.膝關節、肩關節損傷的處理方法
制動休息:休息制動可以減少傷勢的加重,減少由于繼續運動所引起的疼痛、出血或腫脹。制動主要是指立即停止運動,讓患部處于不動的狀態,必要時對其進行固定。如果損傷嚴重,因立即停止一切活動,用一些可用支具固定膝關節。如果受傷較輕,可固定兩三日,能防止病發癥的發生,防止進一步損傷,促進康復,如果受傷較重,需要固定更長時間。切忌過早的活動患部,不僅會出現出血等癥狀,還可能使其機能損傷進一步加重,使恢復時間托的更長。冷敷:冷敷在應急處置過程中是效果最為明顯的。因為冷敷可以減少患部血流,減輕腫脹,減少炎癥物質釋放,減輕疼痛和痙攣,冷敷的材料包括了冰塊,冷水等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加壓:在幾乎所有的急性損傷中動采用加壓包扎的方法,可以結合冰敷,用繃帶將冰包固定。加壓包扎可使患部內出血及淤血現象減輕,還可以防止侵出的體液滲入到組織內部,并能促進其吸收。抬高:抬高是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臟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壓一樣,抬高對減輕內出血,減輕腫脹也是非常有作用的。他不僅可以減輕通向損傷部位的血液及來自體液的壓力以促進靜脈的回流,患部的腫脹及淤血也會因此而得到相應的減輕。
2.局部采用刺血祛瘀法
對于肌肉損傷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有血管破裂而引起組織內部瘀血腫脹時可采用這種方法來處理。但應該嚴格的消毒和避開大血管。
3.局部外敷中草藥
在受傷局部部位外敷中草藥,能達到退熱、消腫、止痛、減輕炎癥的效果,但在使用過程中我們要盡量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也可適用于以上關節損傷的治療。
4.服用止痛藥物
若傷后疼痛非常劇烈,可適當服用止痛藥物,如安乃近、三七片等,這些藥都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效果,主要是使用于嚴重的運動損傷早期和中期。也可適用于以上關節損傷的治療。
(四)體育生在排球訓練中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
1.加強身體防護和自我保護意識
增強防備看法,舉行各式各樣的安全教育大會,講解學生活動中傷害產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充分的認識到防備運動損傷的重要性,思想上不克不及麻痹大意。如戴好護腕,護膝,穿合適的服裝和鞋子參加運動。在緊急情況下,自我保護意識要強。采納平安有用的處置方式,如救球后接前滾翻,扣球著地時前腳掌先著地后屈膝,以加強緩沖作用等。
2.安排合理的訓練
在排球訓練過程中中,應充分領會學生的愛好、性別、健康狀況以及活動技術的掌握程度,訓練技術活行動時應先易后難,先簡略后龐大,按部就班,哪些行動不容易把握,哪些關鍵容易發生活動損傷,做到胸有定見,事前做好防備的籌辦。如先學習傳、墊球,后學習扣球,學習扣球時,先扣靜止球后扣活動球。
3.做好針對性準備活動
排球運動中有助跑、起跳、扣球、攔網等劇烈動作,要求準備活動必須要做充分,尤其是四肢各關節尤為重要。準備活動應當做的有針對性,應根據每天或每個階段排球訓練的內容做好針對性的訓練,對訓練中負荷量承擔較大的部位,要更充足的做好準備熱身活動。對已受傷部位的準備活動要謹慎小心,并注意手段的多樣化。
4.加強易受傷部位的訓練
增強容易受傷部位和力量相對比較薄弱部位的訓練,提高它們的運動能力,是預防運動過程中損傷的一種重要手段。如為了防止腰部損傷,應增強腰腹肌的鍛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在體育生排球訓練過程中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避免常見運動損傷的發生。在體育生排球訓練中一旦出現運動性的損傷,應如何采取臨場救治的方法。
(二)建議
經常給學生貫穿在排球運動中發生運動性損傷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在今后的體育專業生排球訓練中如何降低損傷率,提高專項成績做到增強學生體質是值得討論和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將目檢.試析高校排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報,2005,(01):107-109.
[2]馮小軍.廣東省高校體育專業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華南預防醫學,2006,(03):55-57.
[3]馬明珠.我國排球運動員的運動創傷情況調查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報,2005,(05):57-60.
[4]云大川.關于排球專項運動損傷情況的初探[J].體育學刊,2000,(08):25-29.
[5]張娟.排球教學訓練中運動損傷的成因及預防[J].遼寧體育科技,2004,(12).
[6]羅杰鳴.廣州市中學業余運動隊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廣州體育科技,2005,(6):28-31.
[7]張貴平.青少年排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原則[J].中國校醫,2005,(25):25-31.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