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鈞
摘要:在如今的網絡時代,青少年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了解法律常識,學習法律知識,比如說通過在學校的教育傳播,平時在接觸到的一些事情,最重要的傳播渠道就是通過網。近年來,網絡上傳播的社會負面新聞很多,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有非常不好的影響,需要引起大家的深思。分析良好的法律意識對青少年成長的積極意義,分析網絡傳播負面新聞對青少年成長法律意識的不好的影響,從而制定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網絡負面新聞? ?青少年? ?法律意識
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指的是青少年對現在的法律和涉及到法律事件的理解和行為等,人在一生之中青少年時期所形成的法律意識會起到重要作用,那時候法律意識的種子剛開始萌芽,剛開始了解、關注,因此剛開始的印象尤其關鍵。目前,紙媒的傳播遠遠低于網絡傳播,網絡新聞的傳播速度快、內容廣泛且豐富,成為青少年了解社會事件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網絡信息來源比較復雜,負面新聞大肆傳播,嚴重影響了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需要社會廣泛關注,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
一、良好的法律意識對青少年成長的作用
首先來說,良好的法律意識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青少年對我國的法律的正確認識和掌握,能夠幫助青少年客觀理解和分析一些社會事件,判斷事情的對錯。良好的法律意識能夠幫助青少年了解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了解社會底線,哪些事情不能做,范圍自己的行為。所以,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能夠有效的防范青少年參與、組織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其次就是能夠幫助青少年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青少年應該主動學習和了解法律知識,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能夠提升青少年正確的法制觀念,提升整體素質。并且青少年可以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然也要履行好法律規定的義務。當前社會形式比較復雜,青少年由于缺少社會經驗還有防范較弱,容易被人引導誤入歧途,目前,青少年犯罪率越來越高,青少年被害事件也不在少數。所以,青少年必須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提高防范意識和保護能力,維護好自己的權益。
最后就是正確的法律意識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代表的是一個人的行為和語言,是為人處事的原則和依據。增強法律意識,學習法律知識,能夠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有正面積極的作用,規范我們的行為,不觸碰法律底線。青少年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正確的價值觀,可以運用法律保護和幫助別人,貢獻社會,對和諧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網絡負面新聞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影響
目前,有許多媒體和新聞工作者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毫無道德底線和職業操守,大量報道法律負面新聞,影響了青少年對法律的認知,認為個別案例就代表了整個社會法律方面的問題,網絡社會往往會把一些社會實踐無限的擴大和夸張化,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造成一部分人會對不平等現象的認知,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有不利的影響。
(一)網絡負面新聞影響青少年對法律權威性的認可
法律代表著國家至高無上的榮譽和權威,不允許任何人輕易踐踏,任何人違反法律法規都會受到法律嚴懲。這才是每個青少年應該要有的法律認知。新聞事件通過網絡迅速傳播后,青少年可以通過現象看本質,學習法律知識,了解到法律規范著每個人的行為舉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負面報道被無限夸大報道后,青少年根據片面報道認為濫用權利,那些惡勢力一手遮天的事件代表了社會上大多數現象,由于青少年缺乏社會經驗,沒辦法正確判斷對錯,削弱了青少年對法律權威性的認可度,從而影響青少年形成正確的法律觀念。
(二)網絡負面新聞影響青少年對法律公正性的信仰
大家都知道,網絡負面新聞會產生社會負能量,首先危害最大的就是對青少年對法律公正性的客觀評價。青少年對于法律的信仰具體可以規范到行為,遵紀守法、良好的自我約束力。網絡負面新聞由于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網絡傳播也有其劣根性,就是不客觀,更有甚者,故意捏造不實的社會事件撥人眼球吸引流量,青少年缺乏社會經驗,從只字片語中提取信息,對青少年的社會認知和法律意識有不好的影響,很可能導致青少年對法律、社會甚至是國家產生不信任感。
(三)網絡負面新聞影響青少年對少數不平等現象的認知
網絡上對極少不公平事件的大肆報道下,青少年可能會認為公民獲得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上并不對等,法律的公平性得到質疑,認為法律并沒有做到楊善除惡,維護正義,從而覺得權利可以支配法律,權利凌駕在法律之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首先不會采取法律手段,反而是會采用暴力手段、人際關系等不恰當方式來處理問題。
三、對策與建議
網絡負面新聞對青少年良好法律意識的形成有非常不好的影響,是需要社會各階層引起重視的,青少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以需要保護好,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法律意識。根據目前網絡社會現狀,需要采取相關措施凈化網絡風氣,提高青少年社會經驗和法律常識,增強青少年對網絡負面新聞的自我辨別能力,從而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一)加強對網絡媒體行業的監管
我國政府現已經對網絡環境進行規范運營和整頓,在此基礎上,政府應該加強多網絡媒體等行業的監管工作,規范其運營發展。其次就是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網絡秩序和從業者的行為進行約束,通過對影響惡劣的網絡新聞加大懲治力度,約束媒體人的行為,提升從業者素質,從而避免負面新聞的過度夸張、不實報道,影響社會的秩序和穩定。
(二)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教育
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從學校、家庭和社會這三個維度出發,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有關部門應該與學校、家庭對接,在學校和社區舉辦法律知識講座、模擬法庭等形式的法律知識培訓課堂,通過社會活動等多個形式傳播正確的法律知識,提升社會正能量,從而影響網絡環境,營造一個優質的社會氛圍,從而提高學習法律的積極性,吸取社會正能量。
(三)強化網絡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甄別能力
強化網絡文化教育,提高青少年對網絡社會海量信息的的認知能力和識別能力,從而降低網絡負面新聞對青少年造成的惡劣影響。通過一些案例來分析和辨別事情的真實性、客觀性,引導和教導青少年如何分辨事情的真假,通過法律知識來分析事件的對錯,積極宣傳法律常識,讓青少年練就一雙“火眼晶晶”,整體提升青少年的社會經驗和法律常識。
四、結語
青少年作為未來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我們應該注重他們的發展,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網絡環境,現在青年人學習能力很強,吸收知識的速度很快,應此更需要我們正確的引導,宣揚社會正能量,對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素質教育應該是未來社會應該注意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提升各行業、各階層的素質教育,就網絡環境來說,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規范行業行為。其次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法規網絡環境,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知識教育,這幾方面得到妥善的解決,才能改善網絡環境,減少對青少年的傷害與影響,希望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起來,從自我出發,不惡意傳播網絡負面新聞,還網絡環境一片凈土。
參考文獻:
[1]董兆衛,劉成新.信息時代變遷的悖論圖景———網絡社會新聞傳播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分析[J].青年探索,2007,(03).
[2]周小林.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負面影響及干預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05,(12).
[3]趙剛,楊勝勇.媒介文化對青少年價值意識的影響[J].人民論壇,2012,(20).
[4]韓旭.《在虛擬與現實之間 : 青少年網絡危機及其應對》[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
[5]馬娟子.《青少年偶像崇拜與自我同一性狀態的相關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