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寧
一提到懲罰,我們教師不由得有些談虎色變,好似,懲罰都是“壞”老師才干的事情,稱職的老師就應該把夸獎掛在嘴邊。那么教育需要懲罰嗎?還是先來聽聽我的煩心事吧!
這個學期開學,在班級管理上我遇到了些麻煩。這班四年級的小學生竟如此“不聽話”。一直以來,我都主張以孔子的“仁愛”思想為教育管理理念,遇事多與學生明理、動情,盡量寬容地對待他們的過失,讓他們在一個較為寬松的氛圍中學習、生活。所以,我們就真的像朋友般友好相處,可今年一開學他們就“不給我面子”,有好些任課教師反應班級上課紀律變差。我自己也發現一些異常情況。如小萌同學作為一名副班長,竟在一天中被我批評了好幾次。每次她都一臉誠懇地從我這兒離開,一會兒又“再見面”。再看看班中這樣的學生正悄悄變多??粗麄兓畋膩y跳的機靈勁,我陷入了苦苦的沉思之中,看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講道理式的單一的教育手段已不再有效果了。自然,我想到了懲罰。不過,這畢竟是個敏感的話題。為了解決內心的困惑,我翻閱了相關的教育書籍,進行懲罰管理的探究:
在下文,我就圍繞班級管理中的懲罰,談談自己一些淺薄的探究與想法,以期來豐富大家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對懲罰問題的認識。
一、懲罰的合理性
雖說教育不能動輒懲罰,但離開了一定的懲罰,它也將是蒼白無力的。 我們小的時候誰沒挨過老師的“黑板擦”?我們的爸媽誰沒挨過老師的板子?不可否認這些懲罰確實給了我們勸規的作用,在一定時期內同樣的錯誤不敢再犯,因為是實實在在地“痛徹心扉”呀。我們再來看看古往今來的教育大家們: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怎樣對待犯錯誤的弟子呢?《論語·公冶長》中記載有一次,孔子看到“宰予晝寢”,憤然曰: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 孔子是非常珍惜時間,“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出自《論語·子罕》) 是其珍惜時間的名句。所以看到宰予白天睡覺,浪費時間,孔子理所當然地震怒而痛加批評了。由此可見,當弟子犯了有違“禮儀道德”等原則性過錯時,孔子給予的批評是嚴厲的,其目的在于促進弟子迅速反省、改正。
由此看來,在教育教學中,當學生違反相關規定、并造成較大危害時,我們應該給予明確的批評,并責其改正。這可以看做是懲罰的一種方式。只要你的目的是善意的,方式是溫和的,那這樣懲罰的結果也是有一定正面意義的。那該如何在教育管理中實施懲罰呢?
二、懲罰的程序性
要發揮教育管理中懲罰的育人作用時,就必須按照正當程序具體實施:
(一)按約懲罰
我國《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實行草案)》第八條規定:班主任為維護班級的正常學習氛圍、建設良性發展的班集體,可以制定一些適用本班的班級規范,以此來規范本班學生行為、建立班級管理常規。這是指教師可以通過預先制定規章制度,并且照章辦事。這個制度的制定、懲罰的方式、手段、力度皆應經過全體學生討論通過,而不是教師的一言堂。有了制度,教師只是制度的實施者和執行者,同時在之行的時候需要提前與可能受到約束的每位學生進行交流,先有規則再照章辦事。
首先,要制定班級管理常規。我利用班隊課,與全班同學商討了班級常規??偣卜炙拇蟛糠郑杭o律、衛生、學習、文明(這是結合校流動紅旗競賽制定的)。先由每個大組選擇一部分,去細想這部分規則,然后提交全班同學討論、補充、修正,最后形成班規初稿。要注意的是,我們只是本著教育學生的宗旨來定班規的,所以所有的條約中不能有傷害同學自尊心及身體的。比如:上課遲到,就罰為大家背誦一則古詩或論語,并談談它的意思及其讀后的感受等。
(二)事先通知
有了班規,就由相關的班委去負責其職責范圍內的班規制度。發現有同學違紀,調查情況屬實以后,依約實行懲罰。同時,要注意班干部和教師在懲罰之前,必須出具足夠的依據以及讓接受懲罰的孩子了解自己犯錯的內容和如何改正。
比如負責早讀的學習委員發現有同學遲到了,記下遲到幾分鐘,再通知他違反了班規中的早讀紀律這一條,請他在語文課上為大家背誦一則古詩或論語,并談談意思與感受。
(三)接受申辯
我們之前就討論過禁止一言堂的問題,課堂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而是和學生們共同擁有的,因此在作出懲罰之前,應當聽一聽被懲罰孩子的心聲,允許他們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在此基礎上小心論證、確認,不偏聽偏信,這樣才能保證懲罰的公正性。
說來也真有效果,班規懲罰試行的第一天中午,就餐紀律就特別好。我與副班主任在前邊分飯,各個同學則井然有序地坐在座位上等待就餐,整個就餐過程就只聽到勺與碗相碰的響聲。這與以往的熙熙攘攘比起來,簡直“判若兩班”??吹竭@兒,我猛然醒悟到;班規懲罰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是對學生的一種懲罰,準確地說,這應是學生約束自我的懲罰。
再請讀幾篇學生寫的有關班規懲罰的日記:
1.今天,我很高興。因為班里制訂了班規。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看來,這句話是對的。有了班規,各方面都好多了。
2.今天,我遲到了,所以被罰背誦古詩了。罰了之后,我并沒有恨班規。我觸犯了班規,就應該負起責任,受到懲罰。這是為我多睡了幾分鐘負責了。
3.今天班隊課,我們班在制定班規。班規真嚴。如排隊到音樂教室上課,要是插隊或滑樓梯了,就為大家畫一幅漂亮的畫,貼在班級墻報上;還有更嚴的事,就是做作業不專心、講閑話,或到同學那兒抄,就為大家介紹十個成語或歇后語??墒?,我最怕的卻是上課亂插話,大喊大叫這條,將會被罰講一個5分鐘以上的名人故事。今天我就是因為這個,被罰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真長,很難記住。我現在頭還發暈呢!
雖然班規有些嚴,但是我會遵守的。因為我也是班里的一員,要是我不遵守,就沒資格在這個班里。
教育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俗話說孩子是“記吃不記打”,離開管束和懲罰,可能就會有一批等待開鑿的明玉永遠失去光澤,因此,我認為作為老師,不可談“懲”色變,只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對學生適當的懲罰,恰恰是一名負責任老師的表現。
三、懲罰的關愛性
一段時間之后,就有同學說班規太細太嚴,不喜歡被約束。為了更能體現班規管理中的人文性,我也與全班同學商量,在處罰了某一同學之后,同時在班規懲罰單上記一筆,一周結算一次。處罰10次以下的同學,被評為本周班級小明星,獎勵一支筆芯或別的學習用品,并把照片貼在班級墻報上;一個月評一次班級大明星,獎勵一本軟皮本;半個學期評一次超級明星,獎勵一本書;一個學期結束評超級大明星,獎勵兩本書。上個周五,公布了第一批班級小明星,被評上的同學喜氣洋洋地領獎品,其他同學兩眼直直地看著領獎的小明星,心里似乎也對自己下個星期的努力充滿了希望與期待。
四、懲罰的細節性
因為懲罰管理是嚴厲的,所以在實行時,就更要注意做到每個細節的公平、公正。只有這樣,每一位學生才會自覺遵守班規,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有一次,我發現紀律委員小諾管紀律時,記下了違紀同學的名單,可沒有告訴那位同學。后來那名同學表現變好了,小諾也沒有幫他除去懲罰。且每次由她管班時,紀律都較松散。我又一次告訴她該如何管理紀律,可是幾天過去了,依然老樣子。后來,我終于發現了其中的原因:原來她存有私心,利用紀律委員的職責,對某些不順眼的同學進行“報復”,而對自己的朋友則包庇之。一盤問,的確如此。同學們立即表示撤去小諾的紀律委員職務。要知道原本我還差點誤以為是她的能力問題呢!這件事對班級的全體成員影響相當大。他們或多或少地懂得了只有公正無私地做人處事,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與贊賞。
五、懲罰的規則性
在我們結合班規進行懲罰教育的時候,同時,也要注意遵循以下這些規則:
(一)目的單一性:懲罰的目的應該是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為他指明改正的方向,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而不是以侵害學生人格為目的,更不能是為了泄私憤。
(二)對象的指向性:懲罰的對象應該是行為而不是人,應該本著對事不對人的態度進行懲罰。
(三)過程的公平性:懲罰必須有明確的事實、有充分的依據,并遵守正當的程序,保證過程的公正公平,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自覺地改正錯誤。
只有遵循這三種原則,才能將懲罰藝術化,將懲罰親切化,讓孩子們不排斥懲罰,依約懲罰,促使他們在適當的懲罰過程中規范自我,并健康成長。每每看到孩子在規范中逐漸懂事、長大,我的內心就會涌起無限的感動。最后,就讓我將一句話送給所有熱愛班主任事業的教師,以期共勉:“有規矩才成方圓,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p>
(作者單位:青島包頭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