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超
摘要:優化營商環境,必須打造服務型政府,而打造服務型政府的核心要素,正是必須保證公務員隊伍既具有能力卓著、業務精通的過硬素質,更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純潔思想。必須確保每一個國家公務員都是思想合格、品質高潔、可堪任用的,不讓任何有思想問題的人在公務員隊伍中存在。首先,必須嚴把準入關。要守住公務員隊伍的準入大門,不讓任何一個思想不合格者混入公務員隊伍。其次,必須及時清退不合格者。要健全退出機制,對于公務員隊伍中的思想不合格者,發現一個清退一個,決不能留有余地。
關鍵詞:營商環境? ?公務員? ?思想? ?純潔
在致力于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的過程中,人的作用至關重要。再好的制度、再完善的法規終究也需要由人去執行。人是主觀能動的,同樣的規定,不同的人去執行,結果可能會大相徑庭。所以,人,才是一切人類活動中最為核心的元素。優化營商環境,必須打造服務型政府,而打造服務型政府的核心要素,正是必須保證公務員隊伍既具有能力卓著、業務精通的過硬素質,更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純潔思想。要保持公務員隊伍的思想純潔性,則必須深入貫徹黨的干部路線,堅持任人唯賢、以德為先的原則選任干部,堅決杜絕思想不良者,力求從思想根源上消除隱患。只有這樣,才能正本清源,徹底解決打造服務型政府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障礙。
思想是行動的引領。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行事作風、處世態度,無不植根于其靈魂深處的思想意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善惡觀、榮辱觀等主觀心理狀態與內在品格。只有正確的思想,才能導引出正確的行為。如果內在思想是扭曲、錯誤的,再怎樣通過外力監管,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日久天長,邪念時時作祟,難保不出問題。事實上,一個人在不良思想的作用下,隨時可能出現行為偏差。多年以來,正是因為對官員們的真實思想狀態欠缺科學細致的考察、持續走心的關注和強有力的管控,致使社會上一度腐敗盛行、賄賂成風,政府形象一落千丈,直至十八大以后才在中央的反腐高壓和持續作風整頓的作用下逐步改善,但直至今日仍未能徹底肅清流毒,尚有官員不斷翻車落馬,不良風氣依然隨處可見。思想不純粹,何以為清官?沒有思想過硬的公務員隊伍,如何打造服務型政府?所以只有確保在公務員隊伍中牢固樹立嚴以律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正確思想,徹底摒棄長久以來頑固存在的諸多扭曲、錯誤思想殘留,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社會不良風氣、重塑政府形象,從源頭、實質上優化營商環境。
思想觀念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而是一個持久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與家庭熏陶、環境影響、學校教育、成長經歷等均密不可分。成熟的思想一旦形成,想要改變也絕非易事,同樣需要長期且持續的環境影響、事件刺激、觀念浸潤與自我修習,才能逐漸由量變而至質變。也就是說,一個真正思想正直、品格高尚的君子,不會輕易墮落成自私狹隘、品行低劣的小人;同樣,一個內心扭曲、思想齷齪之人,想使其變好也是難上加難。在這個大前提下,要想純潔公務員隊伍,就必須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確保每一個國家公務員都是思想合格、品質高潔、可堪任用的,不讓任何有思想問題的人在公務員隊伍中存在。這就需要不斷細化、完善公務員法律制度,嚴格標準、提高要求,高度、持續關注每一個國家公務員的內在思想狀態,決不允許思想不良者混跡于公務員隊伍之中。
首先,必須嚴把準入關。要守住公務員隊伍的準入大門,不讓任何一個思想不合格者混入公務員隊伍。根據《公務員法》規定,科員以下職級公務員的招錄都是通過公開招考、擇優錄取,力求公平公正。但考試成績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報考者的知識水平、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并不能全面體現出其思想狀態、內在品格。因此,成績優異只能是公務員準入的基礎條件、最低門檻,除此之外,全面、嚴格的品行考察則更加必不可少。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條件中明確包括“具有良好的品行”,但關于對擬錄用人員的考察則只規定招錄機關須根據考試成績確定考察人選并對其進行考察,而考察內容包括哪些則沒有具體規定,未來亟需加以完善。為確保每一個被錄用的公務員都是思想合格的,就必須制定嚴格的標準,并采用科學的考察方式。思想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是容易偽裝的,考察起來難度很大。思想的表達必須通過一定的言行,而言論與行為則是容易考察的。因此,考察報考者以往的言行表現理應成為公務員招錄程序中的重中之重。具體來說,主要是考察其是否一向嚴以律己,嚴格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
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本是做人的底線,更是對國家公務員的最低要求。一個不能嚴格遵紀守法、不講公德的人,其思想品質必有瑕疵,決不能錄入公務員隊伍。現行《公務員法》明確規定,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或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正在審議過程中的《公務員法》修訂草案又增加了曾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且未重新加入或正被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修訂草案的規定比原規定更為完善,但筆者認為,對于手握行政權力、掌控群眾利益的公務員隊伍來說,這些規定還是不夠嚴格。如果有人雖然沒有受到那么嚴厲的懲處,但其言行的惡劣程度已經足以證明他思想品質方面的瑕疵,這樣的人員也一樣不能將其錄入公務員隊伍,否則就難以保證公務員隊伍的思想純潔性,必將后患無窮。所以對于這部分法律規范應當繼續加以修訂、完善,除修訂草案的現有規定外,還應當增加下列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情形:一是五年內受過行政處罰;二是五年內受過所在學校或工作單位的紀律處分;三是五年內有過故意損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通過民事裁判文書、仲裁裁決等予以證明;四是五年內有過不良誠信記錄,包括但不限于考試作弊,論文抄襲,學歷、經歷、證明、證書、學術成果、工作業績等造假,其他各種欺詐行為;五是五年內有過生活作風問題的不良記錄。這些情形的惡劣程度顯然足以顯示行為人所具有的不良思想品質,理應成為公務員錄用的禁止性條件。五年的時間限制也給了犯錯者思想凈化與進步的機會和足夠的時間,筆者認為頗為合理。
其次,必須及時清退不合格者。要健全退出機制,對于公務員隊伍中的思想不合格者,發現一個清退一個,決不能留有余地。國家對公務員有著嚴格的紀律要求,但這還遠遠不夠。只有加大對公務員違規違紀的懲處力度,尤其是對于思想不合格者堅決予以清除,才能真正確保公務員隊伍的純潔性。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思想不合格與單純犯錯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絕對完美是不存在的。即使是足夠優秀、足夠敬業的人,工作中的意外差錯也難以絕對避免,依規懲戒、及時彌補、下不為例就是。需要立即清退的,是那些主觀思想存在問題的人員。公務員隊伍是直接代表政府服務于人民的,手握行政權力,攸關群眾利益,絲毫馬虎不得。對于思想不合格者,不能報有任何幻想,決不能繼續留用于公務員隊伍之中,不能拿人民的利益冒險。這里的關鍵問題還是,何為思想不合格?如何加以辨別?當然,也還是要通過客觀具體的事件、言行來判斷。
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對于依法被判處刑罰的公務員,以及非法出境或違反規定滯留境外不歸的,必須給予開除處分。除此之外,該《條例》對公務員的諸多違法違紀行為作了不同程度的處分規定,但筆者認為,有些規定失之過寬,需要加以修訂、完善。對于那些明顯昭示行為人思想不合格的違法違紀行為,根本無須留有余地,不應規定其他處分形式,而應直接予以開除或辭退。例如《條例》中所涉及的下述行為:以暴力、威脅、賄賂、欺騙等手段破壞選舉的;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的;有貪污、索賄、受賄、行賄、介紹賄賂、挪用公款、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他人謀取私利、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違反廉政紀律行為的;以毆打、體罰、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拒不承擔贍養、撫養、扶養義務的;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包養情人的;吸食、注射毒品或組織、支持、參與賣淫、嫖娼、色情淫亂活動的;在工作時間賭博、挪用公款賭博或利用賭博索賄、受賄、行賄的。上述行為的惡劣程度足以顯示行為人思想上的嚴重問題,繼續留在公務員隊伍中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有及時清退,才能保證公務員隊伍的思想純潔性。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法律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18FXE454);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