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
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社會對于電氣工程的應用和需求在不斷提高,電氣工程的應用范圍也是越來越寬泛。電氣自動化的出現使得電氣工程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且推動了電氣工程向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更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整體需求。本文從電氣自動化的設計理念出發,討論其應用原則,并探討其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關鍵詞:電氣自動化;融合運用;電氣工程
引言
電氣工程之中為了能夠提升工程的運轉效果,這就要求在電氣工程建設過程中運用現當代最前沿的技術設備和最科學的管理技巧,目前推動電氣自動化發展最快的方式,就是大力提升對電氣自動化的適用范圍和應用程度。在未來,電氣自動化的發展趨勢就是讓電氣自動化和電氣工程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電氣自動化和電氣工程二者的有機結合,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設備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證電氣設備的安全運作,社會對工業化發展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
1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發展現狀
隨著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其與電氣自動化技術相融合,能夠有效應用于電氣工程中的信息平臺建設中,促進互聯網技術氛圍下的電氣工程進行改革、創新。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一些電子儀器,比如智能傳感器、智能終端控制器等,均有效地融合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與自動化生產技術。CAD技術也是電氣自動化技術在新技術驅動下的應用體現,利用CAD技術實現電子設備的自動化質量監測,從而實現電子產品系列化控制和自動化管理;同時,新的技術融合在信息化建設平臺中也表現突出。例如,Windows平臺和IEC61131平臺應用于電氣工程中的自動化控制系統,提高控制效率,實現電氣工程編程統一化。隨著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與氣自動化技術的融合程度不斷加強,有效提升電氣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從而有利于電力工程更好發展。
2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國家的建設與發展,重點還是要靠工業和科技。如何解決國家發展難題,與世界經濟接軌,還需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從目前電氣自動化的發展情況來看,已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對于整體電氣工程建設來說,已經起到了積極作用。雖然我國目前在電氣自動化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技術普及不均衡,管理不到位,技術更新換代速度慢,以及技術本身的缺陷等等。
2.1繼電保護裝置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的融合運用當中,繼電保護裝置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使用效果也比較明顯。繼電保護裝置是提升電氣工程建設安全性能的有效保證,尤其是在電氣系統發生故障和失誤后,繼電保護裝置可以發警報信號,還能及時切斷電源,保護設備不收損壞,或者減少損壞。繼電保護裝置就是電氣自動化的發展結果,它針對電氣工程中的線路、設備等進行檢測,這樣工作人員就可以更快的找到故障原因,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優化管理。利用繼電保護裝置,有效保護了電氣設備,減少損耗和故障。
2.2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在變電站中的應用
傳統的變電站管理及操作均由人工進行,在操作過程中無法實現精確變電的目的,且工作效率極其低下。隨著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逐漸應用于變電站中,實現了變電站相應設備的自動化處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顯著提高了變電站的動態監測管理。將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應用于變電站設備中,可以實現動態監測的目的,隨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且可以減少電力系統故障發生率,如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時,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狀態就會打破,某些參數指標發生突變,此時,借助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可以快速獲取相應的突變數據并經過程分析處理中心分析,查出相應故障原因及部位,并發出相應的警報指令,可以使得工作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隨著變電站設備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變電站運行的穩定性能和安全性能顯著提高。
2.3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在電網調度中的應用
電網調度模式的優化是提高電網調度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電網調度一般由信點通道、站端及控制中心組成。在電網調度過程中包括了電網調度中心、變電站終端、發電廠等的控制,目的在于借助上述控制系統將其他設備連接在一起,實現電網調度中的自動化管理。上文已提及,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具有動態的實時監測的功能,因此,將電氣自動化融合技術應用于國家電網調度領域,可以有效提高電網調度的動態監測,及時記錄電網調度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信息,并將信息傳送至控制中心,借助自動分析功能模塊分析電網調度運行狀態,可以有效減少電網調度中出現的常見問題。此外,詳細的電網調度數據信息對分析電網調度及電力運行狀況的分析有著重要作用,能夠全面反映電力系統的整體運行狀況,推動電力系統向智能化方向轉變。
2.4發電廠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綜合了計算機技術、顯示和控制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廠的未來發展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因為發電廠中的電氣系統是一項分散控制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將控制功能進行分散,并對顯示和操作功能進行集中。而在一個工作站中,運行的模式主要分為兩種:第一是工程師工作站;第二是運行員工作站。工程師工作站的主要任務是對系統的參數進行一個設置,進而維護系統的發展和運行;而運行員工作站的主要任務則是接受實時的信息和對命令的發送,并將整理到的相關數據提交到工程師工作站。
不僅如此,電氣自動化技術可以采用動態的監控模式來監測設備運行的過程,從而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運行系統,這也是為工作人員在做控制工作時提供了方便。
2.5集中化管理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在電氣工程中引入自動化管理的技術,可以確保設備與程序的集中化管理,起到便于維護、簡化設計方案等作用。集中化的管理方式摒棄了傳統的多個處理器進行流程監控的方法,將其同意集中到同一個處理器中,監護了監管的模式,更加集中高效地聚焦于生產中,但是因其將原先諸多元利器負責的人物集中到一起,所以對于相關的電氣工程處理器的要求比較高,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下,這種模式一般還局限在相對較小的、較為簡單的電氣工程系統中,這樣才能夠保證其在生產使用中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2.6現場總線監控和遠程監控在電氣工程中的融合運用
不得不說,電氣自動化系統是一項全能系統,它可以應用到電氣工程建設中的各個部分,同時實現電氣工程的穩定高速運行。作為電氣自動化系統,是優化工作的一項重要技術。其實,最早研發的自動化系統本身并不需要電纜線和應用材料,只是單純模擬電路的系統,通常叫做遠程監控系統。遠程監控系統重點各個重要裝置都是獨立運行的,可在運行中還是有些問題,當出現故障和不完全因素的時候,遠程監控系統是無法做出警報的,而監控系統的通訊效率低,目前已經跟不上電氣工程建設的腳步了。遠程監控系統無法對大型系統作業,只能服務于一些小系統。
結語
電氣自動化融合多種技術發展效果,這為電氣自動化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前景,但是由于人口問題,給電力工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對電力系統的調配和運輸有更高的要求。針對電氣工程未來發展趨勢,提升電氣工程的價值,穩定電氣工程的穩定運行。電壓穩定有著提升,才能保障電氣工程的拓展。
參考文獻
[1]張翠芳.提高電氣自動化控制設備可靠性的策略[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2):106.
[2]孔攀,戰崇杰.電氣工程中電氣自動化的融合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2):26-27.
[3]高岳.淺析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8).
(作者身份證號碼:21018119881228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