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過 黃永
摘要:行道樹修剪是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從修剪要求、修剪時間、修剪方法與注意事項四個方面闡述了武漢市行道樹修剪技術。
關鍵詞:行道樹;修剪
行道樹的整形修剪作為行道樹養護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提升景觀效果、調整樹勢、減少病蟲害、提高遮蔭功能,防災減災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結合近幾年武漢主要行道樹修建的的工作實踐,從行道樹行道樹修建要求、方法、時間、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總結與分析。
一、修剪要求
行道樹以道路遮蔭為主要功能,同時有衛生防護和美化街道等作用。城市中行道樹與道路交通、電路及通信網線、建筑等多有矛盾,這些矛盾,必須通過修剪作業來解決。
同一路段,單一樹種列植或兩種以上樹種規則式種植,應通過修剪保持同種樹種的樹形、樹姿、分枝點高度和樹高基本一致,且樹枝與周邊架空線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總之,行道樹通過修剪,應保持葉茂、形美、遮蔭大,不影響人的行走和車輛行駛,不妨礙架空線的安全。
二、修剪季節與時間
適宜的修剪季節有休眠期修剪與生長期修剪,一般落葉樹種宜休眠期修剪,如法桐常在冬季落葉后春季新芽萌發前完成修剪,常綠樹種如香樟,一年四季均可修剪,常以春季或初夏修剪為宜。[1]
三、修剪方法
行道樹的修剪可基本分為整形修剪與整理修剪。
(一)基本操作規程
對于行道樹的修剪應遵循“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處理、六保護”的程序操作。
“一知”:參加修剪的工作人員,必須明確修剪的基本原則,熟知操作規程、技術規范和特殊要求。
“二看”,即在進行修剪之前,要求技術人員必須全面、細致的對樹木的長勢、樹形以及周圍環境進行考察,心中有數。
“三剪”,按照由基到梢,由內到外的順序,因地制宜,因樹修剪。
“四拿”,修剪下來的枝條及時清運,保持環境整潔。
“五處理”,剪下來的枝條要及時處理,防止病蟲害蔓延。
“六保護”,在進行施工作業時,注意保護樹體及行人、車輛等周邊環境安全。
(二)整形修剪
1、基本樹形
(1)杯狀型
位于道路兩側的法桐常采用杯狀型修剪。杯狀形多用于架空線下,具有典型的 “三股六杈十二枝”的冠形結構。主干高2.5-4米。即定干后,選留3個方向合適(相鄰主枝間角度呈120?,與主干約呈45?)的主枝。再于各主枝的兩側各選留2個近于同一平面的斜生枝,然后同樣再在各二級枝上選留2個枝,這個過程要分數年完成,才可形成杯狀形樹冠。[2]行道樹采用杯狀形整枝,也可視周邊環境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骨架構成后,樹冠很快擴大,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可適當保留,增加遮陰效果。上方有架空線路的,切勿使枝與線路觸及,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
(2)自然開心型
自然開心型是杯狀形的改進形式,不同處僅是分枝點相對杯狀形低、內膛不空、三大主枝的分布有一定間隔,多用于無中央主軸或頂芽能自剪的樹種,如香樟,樹冠自然開展。定植時,將主干留2—2.5米,最高不超過3米或者截干,靠近快車道一側的分枝點可稍高一些。春季發芽后,留3至5個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修剪,促枝條生長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
同一條路或相鄰一段路上的行道樹,主枝頂部要找平,如果確定距地面相同高度處剪齊,則分枝高的主枝多剪一些,而分枝低的主枝少剪一些。生長季只在主枝上保留3至5個方向合適的側芽,來年萌發后選留6至10個側枝,進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3)自然式修剪
在不影響交通和其他公共設施的情況下,行道樹可以保留其自然式冠形,如塔形、卵圓形等等。
由于街道走向、高層建筑和地下管線等影響,常造成行道樹偏冠、傾斜等現象,應盡早通過修剪來調整重心。對生長勢較弱一方的枝條,只要不與架空線、建筑物有矛盾,應進行輕剪,以達到緩和樹勢、平衡生長的目的。
2、基本手法
(1)疏除
對樹上的枯枝、病蟲枝、重疊枝、過密枝的枝條基部全部剪掉,以改善樹冠內通風透光條件。疏剪時,切口部分必須靠節,剪口應在剪口芽的反側,呈45度傾斜,剪口應平整。如果簇生枝與輪生枝需全部去除的,應分次進行,以免傷口過多,影響樹木生長。
(2)短截
主要剪去枝條先端的一部分枝梢,促發側枝,并防止枝條徒長。生長期一般輕剪,休眠期一般重剪。
輕短截:剪去枝條長度的1/5~1/4,多用于花灌木或果樹類強壯枝的修剪。
中短截:剪去枝條長度的1/3~1/2,剪到枝條中部飽滿葉芽處,適用于長勢中等的樹木或枝條修剪,使新生枝條不會徒長也不會變弱。
重短截:剪去枝條長度的3/4~4/5,多用于老樹、弱樹、老弱枝的更新復壯修剪。苗木根部修剪也可以采取短截的方法。
(3)截干
對于比較粗大的主枝、骨干枝進行截斷,這種方法有促使樹木更新復壯的作用。為縮小傷口,應自分枝點上部斜向下鋸,保留分枝點下部的凸起部分,這樣傷口最小,且易愈合。為防止傷口因水分蒸發或病蟲害侵入而腐爛,應在傷口處涂保護劑或用蠟封閉傷口,或包扎塑料布等加以保護,以促進愈合。
(4)除蘗
除去植株根際附近、樹干上、剪口處,或嫁接砧木上萌蘗枝的修剪。在枝條未木質化前,可用手自基部掰除。對已木質化的枝條,必須使用枝剪,以免損傷樹皮。
此外,對行道樹進行整形修剪時還應遵循“去弱留強”的原則,注重對病蟲枝、枯萎枝、長勢弱或者出現重復交叉過多的細小枝的修剪,保障修剪達到不會對空中的架空線以及周圍的設施造成損壞,實現減輕病蟲害的目的并達到透光性能好、通風效果好的目標。同時,實際的整形修剪工作還需要根據植株的生長習性與周圍環境條件來確定枝條的方向和角度,修剪時做到快、準、穩,避免枝條劈裂。修剪后還必須按照規定對行道樹木的傷口進行保護劑的涂抹操作,全面保障整形修剪的實際效果。
(三)整理修剪
對于已經定型的樹木,主要進行整理修剪,即以維持樹形為主,不宜重剪。修剪手法主要為疏除與除蘗。
在生長季中定期疏除樹木自身的枯死枝、病蟲枝、重疊枝、徒長枝等,盡早抹去樹干上萌生的枝條。在樹枝稀疏或缺枝處,應當適當保留新枝,使其成為補充枝。抹芽時不得拉傷樹皮,不得保留殘枝。
對于在生長期已經偏冠的行道樹進行修剪時,應保留芽、枝向著迎風面。
四、注意事項
(一)修剪應在晴朗無風的白天進行作業,雨雪天氣或風力大于5級以上的天氣均不能進行修剪。雪后初晴、道路積雪未融時也不適宜修剪。
(二)行道樹修剪時嚴格注意交通安全,配備專人維護現場交通,設置隔離帶,防止砸傷行人和過往車輛。必要時可申請交通管制,暫時封閉道路進行施工。
(三)原則上一人一樹修剪,如確需2人以上修剪同一株樹木時,應有專人在樹下指揮,相互協作、配合。
(四)修剪前檢查修剪工具是否堅固耐用、防止誤傷;使用梯子時應牢靠、立穩;使用高架車修剪時,應檢查車輛部件支放平穩,應有專人負責車輛調整;工作人員應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繩和安全帶;樹上作業時手鋸繩應套栓在手腕上,不得站在正在修剪的大枝上;不得在兩株或多株樹體間攀爬。[3]
(五)操作時不得打鬧談笑,上樹前不得飲酒;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人員,不得上樹作業。
(六)在高壓線附近作業,應注意安全,避免觸電,需要時請供電部門配合。
參考文獻
[1] 茹仙古麗·阿布都西霍加. 城市行道樹修剪技術淺談[J]. 中國高新區,2017.09:179.
[2] 楊彬,淺談市區道路景觀樹木修剪整形及技術要求[J]. 中國園藝文摘,2016,12;83-84.
[3] 周藝,王云惠,海口市行道樹整形修剪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2017,05:78-80.
作者簡介:許小過(1985.02-),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本科,園林綠化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園林綠化養護。
(作者單位:武漢市科發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