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艷虹
摘要:目的 分析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并發癥的影響作用。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結果 觀察組便秘、壓瘡等并發癥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腦出血并發癥采用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 預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預后和生存質量。
關鍵詞:神經內科;綜合護理干預;腦出血并發癥
在臨床上腦出血是經常發生的腦部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并且我國腦出血的發病率在明顯上升,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因為腦出血導致死亡的病例約占全部疾病的20%,可見腦出血疾病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同時腦出血發病常與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有關,絕大多數患者均有肢體及語言障礙,且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容易發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壓瘡等,進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腦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5.8±5.4)歲。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55.6±5.7)歲。納入標準:全部患者均通過頭顱CT檢查證實為腦出血,并且為首次發作;患者未合并心、腦、腎等嚴重疾病;無精神病史或過敏史;患者意識清晰,能配合資料收集。
1.2方法
1.2.1呼吸道感染
腦出血患者并發上呼吸道感染一般是由院內病原菌導致的,最常見的感染因素為革蘭陰性菌,占總感染人數的50%以上。為預防腦出血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除了要定期對病室消毒,保持室內清潔外,還應適當使用抗生素,積極預防感染發生。
1.2.2肺部感染的預防
腦出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該類患者的身體機能嚴重下降,呼吸功能也相對較低,導致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滯留,大大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風險。對于預防肺部感染,護理人員要定期對患者進行吸痰處理,吸凈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及時為患者拍背,并教會患者正確的咳嗽方法,對于情況嚴重的患者可給予氣管切開術。
1.2.3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腦出血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最嚴重的并發癥,其中腦干出血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率最高。針對消化道出血預防,護理人員首先要向患者講解消化道出血的預防知識,重點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傷,降低胃內pH值,將胃液的pH值控制在4以下。除了糾正胃內pH,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消化道出血是全身性反應的重要環節,消化道出血的嚴重程度直接或間接受到患者內穩態的影響,所以預防消化道出血首先要保障患者體內水電平衡,將血容量控制在有效的水平,避免因飲水過量導致的心肺功能損害。除此之外,動脈的pH值也是導致胃黏膜pH值改變的重要原因,因此合理控制患者的水電平衡和酸堿平衡是預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步驟。
(2)糾正缺氧癥狀。護理人員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避免出現嚴重的缺氧現象,對病情較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可給予適度的吸氧治療,并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
1.2.4 壓瘡的預防
腦出血患者不可避免的需要長期臥床休養,長期臥床若護理不當,極易發生褥瘡。對于需長期臥床的腦出血患者,應給予定期翻身,按摩骨隆突處,并在身下放置防壓瘡墊,病室定期進行通風處理,保持床鋪和室內的清潔、干燥。
1.2.5 頭部引流管護理
引流管應該低于血腫腔10~15 cm,護理人員要定期檢查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并防止引流管脫出。穿刺后,護理人員應將引流管關閉4 h再放開。穿刺部位每日更換敷料,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積極預防并發癥。每日觀察并記錄患者的引流液顏色和體積。術后48 h即可拔管,拔管前做閉管試驗,積極預防顱內感染和梗阻性腦積水。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便秘、壓瘡、上消化道出血、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并且做好記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便秘、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但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產生腦出血的因素非常復雜,且治療難度相對比較大,多發在老年人身上,在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的基礎上,患者容易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認知、咽炎障礙,這樣就對恢復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上治療腦出血分為外科手術治療和內科保守治療,患者需要長期臥床治療和休養,且在治療的時候要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嚴格控制,從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腦出血患者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并且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在護理過程中要加強病室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患者頭部抬高,取臥位,預防發生誤吸;保持呼吸道通暢,教會患者正確的咳嗽的方法,對痰液粘稠者可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每隔2 h對患者進行拍背護理。此外研究結果顯示,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樣本量不足有關,上述結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同時觀察組便秘、壓瘡等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這樣就說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對腦出血并發癥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朱素琴,陳松芳.綜合性心理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遵醫行為、并發癥、護理滿意度和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6):108-110.
[2]陳曉紅.護理干預對腦出血病人并發癥預防的效果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07(15):8-9.
[3]潘賢妃,王海英,童巧薇,等.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負性情緒、治療依從性和并發癥的影響 [J].中國醫藥導報,2016,10(33):135-137.
(作者單位:榆林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