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嫻
摘 要 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要先了解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現狀,本文從基礎師范能力、專業教學能力、行業企業接軌能力、科研競賽能力四個維度對珠三角地區的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問卷進行統計分析,指出當前珠三角地區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行知合一 雙師型教師 多維度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1.087
Abstract To cultivate the double-teacher team,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double-teacher team.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basic teacher abil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ability, industry enterprise integrat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on abilit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the teacher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s, the problems of the dual-teacher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logistics majo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ere pointed out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knowledge; double-teacher; multidimension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 多維度分析行知合一下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目前國內對“雙師型”教師的界定,主要有“雙證”說、“雙能”說、“疊加”說等幾種說法,對雙師型教師界定相對模糊、不全面。本文提出“行知合一雙師型教師的概念”,認為雙師型的“雙”是指“行”和“知”,雙師型教師是“行知合一”的教師,并從以下四方面對雙師型教師內涵進行多維度詮釋:(1)基礎師范能力,是指一個教師順利從事教育活動的基礎條件,包括教師基本教學能力和職業道德。(2)專業教學能力,包括教師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指導能力。職校雙師型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能勝任專業課的理論教學,同時有一定的企業實踐經驗,可以指導學生的實訓。(3)行業企業接軌能力,職業院校的不同之處在于其體現了“職業化”的教學,所以職校雙師型教師要有一定的行業企業接軌能力,熟悉企業的運作流程,了解對口行業企業的新技術、新動態,保持對行業企業發展的關注度和敏感度,及時更新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認識。(4)科研競賽能力,是雙師型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有助于教師的自身成長。
2 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現狀的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其中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四個城市經濟實力雄厚,中職學校最多,最能代表珠三角地區的現狀,本研究選取上述四個城市的中職學校物流專業的教師進行調查。
(2)調查內容。問卷內容根據行知合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進行設計,從基礎師范能力、專業教學能力、行業企業接軌能力、科研競賽能力四方面展開,共設計15個選擇題。
(3)調查工具。使用問卷星設計問卷,通過微信、互聯網等方式實現問卷的發放、完成和回收,共完成55份問卷星的問卷。
3 多維度調查行知合一下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的現狀
3.1 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基礎師范能力調查
本項通過學歷、職稱、畢業學校來分析教師的基礎師范能力的現狀。問題1“您的最高學歷是”,本科45人,占81.82%,剩下10人全部是碩士研究生,可見珠三角地區中職物流專業教師的學歷水平比較高,都在本科或以上學歷,在學歷方面符合雙師型的要求。問題2“您的職稱是”,11人為初級職稱,占20%,中級37人,占67.27%,副高7人,占12.73%,高級職稱占比少,高級職稱以下占87.27%,教師的成長空間大。問題3“您畢業于哪一類學校”,綜合性大學37人,占67.27%,師范類大學12人,占21.82%,高職高專6人占10.91%,師范類院校畢業占比較少,說明大部分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是缺乏系統的、完整的師范類課程的學習,基礎師范能力稍弱。
3.2 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調查
問題4“您任教的課程屬于?”理論類課程占56.36%,實訓類課程占3.64%,理論實訓都有占40%,超過一半的教師只能承擔理論課程的教學,而本課題定義的行知合一的雙師型教師內涵中的專業教學能力,要求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理論課程和和實訓課程的教學,只能進行理論教學,缺乏實訓指導能力的教師不符合行知合一的雙師型教師要求。
問題5“您備課的主要方式有”,按教材占49%,按企業運作流程20%,按學生實際31%,將近一半教師沒有根據物流企業的運作流程和學生實際去備課,單純的根據教材內容按照傳統的方式備課。問題6“您上課方式主要是?”講授法占83.64%,項目教學法占67.27%,案例分析法占74.55%,任務驅動法占76.36,其他占14.55%,采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占比不低,但是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比重也很高。問題7“您是否指導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有指導的占47%,其中學生獲獎的占36.36%,行知合一雙師型教師應具備實訓指導能力,指導學生參加競賽并獲獎體現了教師具有一定的實訓指導能力,符合這方便要求的教師占比不高。
從以上幾個問題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仍以理論課程為主,多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具備任教實訓課程和參與指導學生競賽的教師不超過一半。
3.3 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的行業企業接軌能力調查
職業院校的教學要體現職業化,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行業企業接軌能力。問題8“您是否獲得專業技術證書?”98%獲得物流師證書,可見在專業考證方面教師比較重視。問題9“您是否從事過物流相關工作?”有63.6%教師沒有物流工作的經歷。問題10“您在本校任教前是屬于哪種情況?”在校學生32人,占58.18%,在其他學校任職13人,占23.64%,僅有10人曾在企業任職,占18.18%。
上述兩題說明目前珠三角物流專業教師大部分是從在校學生畢業直接進入教師崗位,有物流企業任職經驗的教師很少,物流專業是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職業院校物流教師如果缺乏企業實踐經驗,那教師的教學就很難體現職業化,從這點也可以解釋上面專業教學能力中的實訓指導能力為何較差。
問題11“您認為自己了解當前物流行業發展的新動態嗎?”只有1人,即1.82%的人認為自己非常了解物流行業的發展,占61.82%的教師認為自己了解行業的發展,32.73%的教師略知一二,還有3.64%的教師完全不了解。物流技術日新月異,行知合一的雙師型教師應該要對行業發展動態了然于胸,但是仍然有三分一的教師兩耳不聞窗外事,這顯然是難于滿足職業院校的教學要求的。
3.4 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雙師型教師的科研競賽能力調查
問題12“您平均幾年發表一篇論文?”有23.6%的教師是一年內可以至少發表一篇論文,兩年內發表一篇的占34.55%,三年及以上的占41.82%。問題13“您近五年是否參加過課題研究?”47.24%參與課題研究,其中主持課題占14.55%,沒參與課題研究占52.7%,教師的學術研究的表現不佳,教師教學任務重、學校不重視,缺乏相關的學術培訓,欠缺有效的學術獎勵制度等因素對教師學術能力都有影響。科研學術能力是是雙師型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教師的科研學術能力急需提高。
問題14“您是否參加過學術類競賽?”沒有參與過的教師占52.73%,參與未獲獎的占3.64%,參與并獲獎的占43.63%。問題16“您是否參加過物流技能競賽?”32.73%的教師沒有參加過,參與未獲獎的占3.64%,參與并獲獎的占63.63%。參賽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雙師型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各類型比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4 調查總結及建議
4.1 教師隊伍來源不合理
從調查可以看到,珠三角中職物流專業教師主要來源是普通高校,既非師范院校,也非企業從業人員,所以教師在基礎師范能力和實訓教學能力較弱,因此學校在以后的新教師招聘上,可適當招收師范類學生或企業人員,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4.2 缺乏系統的師資培訓制度
教師的基礎師范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能力可以通過系統的、有針對性的、遞進的培訓來提升。教師主要來源普通高校,缺乏師范院校系統的教育課程培訓,在上課技巧、與學生相處方面處于弱勢,針對這點,可以通過加強教師教育學、心理學等師范類課程的培訓,提高基礎師范能力。教師的授課方式,教學技術偏向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新的教育方法、教學理念運用不多,可以通過相關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教師學術研究能力薄弱,對教學的反思不夠深刻,以及對論文撰寫、課題研究不了解,導致學術研究表現差,針對性的培訓可以提高教師的學術研究能力。
4.3 實訓指導能力較弱,缺少高質量的企業實踐
從調查可知教師的實訓指導能力較弱,有一半教師沒有承擔實訓課程的教學,這些教師更加沒法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這與本文定義的行知合一的雙師型教師既能進行理論課程的教學也能承擔實訓課程的教學,目前的現狀與雙師型內涵不相符。究其原因,一是教師來源的原因,缺乏企業從業經驗。二是缺少高質量的企業實踐,數據顯示87.27%的教師有參加過物流企業實踐,但是顯然參加的企業實踐質量不高,起不到提高教師專業實訓能力的作用。
要提高企業實踐質量,需要教師、學校、政府、協會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教師要認真對待,珍惜下企業的機會,學校要給教師提供下企業的機會和配套的保障,政府和協會發揮橋梁作用,提高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意愿和合作深度,切實提高教師企業實踐質量,避免流于形式。
4.4 激勵評價機制不健全
在所有調查選項中數據最高的是獲得物流師證書這項(98%),通過調查了解到學校對物流師考證非常重視,考證費用可以報銷,獲得證書的教師在績效評優等方面可以加分,多項的激勵措施促使幾乎所有老師通過了該考證,由此可見學校的激勵評價機制對雙師型教師培養十分重要的,學校若在學術研究、技能競賽方便制定具體有效的激勵評價措施,能大大提升教師的參與熱情,一套完善的激勵評價體系能促進教師主動成長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義.職教師資“雙師型”的內涵及建設途徑[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3):1-4.
[2] 周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區域實踐與理論反思[J].職業技術教育,2014(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