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
摘要:林業在城市規劃發展和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度開發和濫伐森林導致森林資源嚴重短缺,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破壞了生態環境的平衡。林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注意這一問題,首先要應用現代造林技術,做好森林生產管理。根據各地區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應采取不同的林業生產措施。提高造林的質量和效率。林業是我國產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能保護生態環境。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林業的重視,應用了許多現代化的營林技術,對林業進行現代化建設。造林是營林技術中的一種,在目前的林業資源生產建設中應用的比較廣泛,并且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林業造林;方法;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1現代林業造林方法闡述
1.1 播種造林法
種植種植是當前林業生產過程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總之,正是基于不育幼苗的背景環境,在林地播種樹木的種子,以保持其自然生長。這種造林方法簡單,操作方便,通常用于大面積的樹木栽培。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造林對樹種的需求很大。只有種子發芽能力強,適應性強,種子才能存活。同時,播種地點和后期管理是造林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以保證造林過程的成功。“先易后難”是這種造林的最大特點。
播種造林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方法:1)撒播。撒播一般選擇植被密集性較差且腐殖質層較薄的地點,例如以馬尾松等為代表的發芽力較強且有較強適應性的種子,在不整地直接進行播種造林即可;2)穴播。此種方法對造林地有強制性的要求,需要挑選經過局部整地的地點進行開穴,之后,要將種子均勻的播種下去,最后在其頂層覆蓋土壤并輕輕按壓。如果種子的表層較厚或種子表層出現蠟質現象時,就需要事先將種子進行浸泡或催芽,以保證造林的有效性。
1.2 栽植造林法
如果造林面積小,則可采用栽植方式,這也是造林過程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造林設計的相關要求,林苗可以選擇集裝箱苗或裸根苗完成林業造林。具體操作過程是在預先選定的種植區挖洞種植林木幼苗。洞穴的面積一般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之間,同時確保洞穴底部平坦,這樣林目就可以適當地放置在洞穴中,這樣,它的枝條就可以伸展到最大的程度,有助于它以后的成長。值得一提的是,在種植林木苗時,必須合理、科學地控制森林種植的深度,使林木苗的根系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以應付外部干旱和其他外部環境。與上述造林方式相比,該方式的森林存活率最高,種植地的選擇更為靈活。唯一的缺點是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造林的整體成本較高。
2營林生產管理措施
2.1 加強種苗培養基地建設
在林業造林工作中,育苗是造林工作的基礎。培育優質幼苗對提高造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育苗基地建設,為育苗提供良好的養殖環境。
良好的苗木培養基地環境是苗木健康生長的前提,也是保證苗木品質的物質技術。良好的生長條件可以允許種植符合種植要求的幼苗。此外,在種苗基地建設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硬件建設,還要不斷完善栽培方法,擴大栽培規模,對種苗的生長進行深入研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育出生長能力強、抗病抗蟲、適應性強的幼苗。
2.2 改變營林生產標準
造林面積是評價森林生產的有效依據,但在新時期,傳統的措施不能充分體現現代森林生產管理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在現階段,森林生產措施是樹木的生存概率和產量。這一措施可以防止森林單位盲目植樹,保證各種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我國林業生產的水平和科學性。
2.3加強森林災害預防
為了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綠水綠山,建設綠色美麗家園,必須在現代林場生產管理中加強森林災害防治。在時代變遷的過程中,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受到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當前最嚴重的霧霾,導致生態失衡,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極為不利。因此,只有重視植樹造林工作,加強防災,才能有利于建設穩定的生態環境,實現社會和諧發展。
為了有效地預防森林災害,必須了解各種災害的原因、條件和預防措施。以病蟲害為例,林業技術人員應當做好施肥、松土、除草、灌溉、修剪等工作,為森林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加強林木抗病性,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此外,林業部門應定期和不定期地調查森林樹木的生長情況。發現林木病蟲害問題后,應根據病蟲害種類和危害程度提出有效的管理方案,盡量減少損失。森林技術人員通常主要通過藥物管制來處理蟲害問題,例如噴灑殺蟲劑、除草劑等。雖然這種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但它會影響到周圍的環境,特別是在林區面積較大的地區。工作人員需要大量噴灑,這將不可避免地擴大影響范圍。因此,為了提高蟲害控制水平,必須選擇一種殺蟲劑效果好、影響范圍小的藥物。此外,林業技術人員要在提高防治效果的基礎上,積極推廣和運用生物、物理等防治措施,保護生態環境。
2.4提升營林人員的綜合素養
一是投入大量資金改善森林環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參與植樹造林工作。工作中的優秀人才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積極性。二是完善和完善植樹造林隊伍,提高技術水平,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計劃,分工分工,問題可以由人民負責;三是在實際植樹造林工作中,采用先進的儀器設備,提高森林效率;四是林業設計規范化,責任劃分為各個部門,前期設計調整,優秀人才交流較多,交流較多,溝通較多,更好的設計,從根本上提高林業質量。
結束語
總之,現代林業的長期穩定發展,能有效改善當前嚴峻的生態環境,促進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它也能為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對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林業生產人員需要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專業素質,及時采用先進的造林方法。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森林生產管理措施,為現代林業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永海,包晗.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8(14):104.
[2]李鵬宇.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8(12):204.
[3]王愷.淺析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種子科技,2018(6):61-63.
(作者單位:河北·承德·隆化縣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