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萬平
摘要:我國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各個行業加快了建設與改革的步伐,施工企業同樣面對著運營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以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營改增”是稅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與施工企業有著緊密的聯系,為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中,要認真學習、科學管理,克服稅務籌劃中遇到的困難,針對營改增進行稅務籌劃,減輕企業稅負壓力,以促進施工企業長足、穩定發展。基于此,本文介紹了“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進一步探討“營改增”后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務籌劃策略,提供一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營改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稅務籌劃
“營改增”的推廣實施,利于施工企業調整結構,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下,能夠有效的降低稅負,為施工企業節省大量的運營成本,促進財務管理體系改革,為施工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營改增”給施工企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由于這一政策推行不久,各個部門都會產生相應的變革,施工企業需要適應期,合理安排稅務籌劃工作,使施工企業各個部門能夠保持正常運轉,節約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從而保障施工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一、“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
(一)產生稅負影響
降低稅負是利于施工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這也是“營改增”實施的目的,為施工企業降低成本,節約投入資金與生產資金,進而實現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但當前在大多數施工企業的運營模式中,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粗放式管理,并且沒有深入理解與掌握營改增的內涵,財務管理機制與營改增不匹配,不但沒有為施工企業降低稅負,并且面臨新的稅收負擔,影響了施工企業發展的步伐。
(二)發票管理影響
施工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涉及到較多的資金管理就是原材料購買,其直接關系到施工企業的運營成本。隨著營改增政策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控制供應商開設虛假發票,解決增值稅無法抵扣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發票管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促進施工企業加強發票管理,確保發票的收集、審核和整理能夠有序進行,利于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務籌劃。
(三)財務管理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給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需要改變增值稅賬務處理,以滿足財務管理需求。施工企業利用營改增政策,進行科學、合理的稅務籌劃,調整了賬目價值與稅額,有效的控制了施工企業的運營成本。但在實際的財務管理中,營改增的實施加大了財務管理中部分工作的難度,需要施工企業做好企業管理規劃,以保障稅務籌劃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營改增”后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務籌劃策略
(一)認真學習與貫徹營改增內容
“營改增”作為一項應用性較強的稅務管理政策,施工企業要認真學習與貫徹其具體內容,了解與掌握營改增的內涵,計劃性調整進項稅抵扣項目,節約施工企業投資成本。比如,機械設備是施工企業中經常使用到的生產、經營設施,對于不經常使用的機械設備,可以進行全面的統計與整理,采取租賃的形式來節約投資成本,從而為施工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作為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要重視營改增政策的重要作用,積極參與分析和研究,為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結合施工企業創新管理模式
隨著“營改增”的深入實施,加快了施工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在實際的經營與管理中,傳統的管理模式與現代稅務制度不匹配,制約了施工企業的發展。施工企業需要創新管理模式,結合施工企業的特點,實施針對性變革與創新。發票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嚴格發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控制企業運營成本,為施工企業節省投入資金,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從而增加施工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與影響力,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三)培養專業人才普及稅法知識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施工企業管理上的改革,同時也加大了稅務籌劃人才的需求,以保障施工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施工企業要培養專業的稅務籌劃人才,熟悉企業財務管理業務與發展戰略目標,提出利于企業發展的可行性計劃,同時還能夠精通相關稅法政策,制定出加強財務管理的合理性方案,提高稅務籌劃預期效果。施工企業可以組織專家講座,普及稅法知識,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與水平,使每項制度與政策都能夠得到有效落實。
(四)嚴格增值稅的專用發票管理
要設置保險柜來存放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和發票專用章應分別指定不同的人員保管;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要經過正規程序,結合實際情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收取的進項發票首先要進行發票真偽查辨,其次將發票信息與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內容結合起來進行比照,審核是否符合三流合一原則,然后再進行認證;盡可能地平衡每期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減少稅收支出。
三、結論
經濟的發展,加大了稅收制度在經濟調控中的重要作用,營改增是重要的稅制改革,改變了施工企業原有運營模式,給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在一些施工企業的實際財務管理中,沒有正確理解和把握營改增的內容,不能合理調整內部職能,增加了施工企業稅收壓力,不利于施工企業健康發展。因此,施工企業要做好稅務籌劃工作,深入分析營改增內涵,制定納稅籌劃方案,結合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改變自身發展模式,根據施工企業運營成本中,人工、設備、材料占據較大成本比重的特點,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向精益化、集約化轉變,在合法范圍內靈活運用業務性質,降低施工企業成本,以促進施工企業長足、穩定發展,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雪輝.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 (06).
[2]謝世偉.“營改增”后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務籌劃[J].財會學習,201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