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濤
摘要:作為現代會計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經營與管理活動提供大量信息作為依據。高校會計教育水平將直接影響社會各界會計人才的補充能力,高校良好的師資水平可以培育出大量優秀的會計人才服務于各行各業管理會計需求。本文將以當前國內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養問題為基礎,結合大數據背景提出改善與應對管理會計師資建設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養;體系
在科技、社會的發展推動下,大數據橫空出世。大數據和云計算、移動網絡、物聯網共同為人們提供了高品質的生活服務。憑借著可信性強、可靠性高的優勢,大數據成為了統計分析、金融決策、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技術與工具,能夠直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在現代社會中管理會計屬于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系統,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決策、經營管理提出大量有用信息。所以大數據成為了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發揮管理會計價值的新契機。
一、中外管理會計師資培養對比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新時期的企業發展提出了各種各樣新的要求。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輸出基地,國內高校大多非常重視管理會計教育。當然較晚的起步時間決定了我國高校教育必須注重管理會計師資培養的研究和學習。需要通過對比的方式了解我國當前存在的不足之處,這對推動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提升高校管理會計教育質量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一)政策法規
以該角度來看當前很多發達國家都制定了教師必須進行再教育活動的政策法規。而我國卻并沒有成立這樣的制度。很多發達國家利用這樣的制度培養杰出、優秀教師,其特點為全國性、通用性和強制性。再教育已經成為了教師的義務,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整體教育水平。可國內僅僅只有部分高校有這種條件開展師資培養,缺少統一的管理制度和約束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會計培養的可行性和長期性發展能力。
(二)資金投入
很多國外政府部門都會投入大量的專項資金培養管理會計,而我國政府雖然也會投入大量資金撥款教育,但卻不具備針對性。往往只有在事件引起國家高度關注的情況下,高校才會采取積極措施。不論是從人力還是財力投入上來看,發達國家的整體投入量都要遠超我國。這些前提條件為發達國家管理會計教師的培養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發達國家管理會計大多能夠走在時代前沿,具備較強的能力優勢。
(三)師資體系完善度
以該角度來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均建立了完整、專業的師資培養體系和機構。但我國卻不具備這樣一套健全、與時俱進的體系。我國高校缺少明確、標準、完善的體系指導教師完成再教育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養能力,加劇了培養難度。事實上健全的體系所代表的正是一個國家的整體教育水平和教育成熟度。只有設置了完善的教育體系,我國的會計師資培養效率和質量才能夠得到切實保障。
二、國內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養問題
大數據能夠最大化管理會計職能,提供給企業管理經營良好的服務。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企業對于具備與掌握大數據技能的管理會計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可是很多情況下企業并不能招聘到令人滿意的優質管理會計人才。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與高校管理會計教師沒有迎合時代發展改善教學技能和教育方式有很大聯系,這將直接影響會計畢業生的素質和技能水平。
(一)理念落后
近些年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企業本身的管理方法、經營理念和經營環境都出現了比較巨大的變化。可是很多教師卻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推陳出新[1]。使用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指導學生學習會計知識。這導致學生只能掌握陳舊落后的管理會計方法和素養。這種方式不僅無法保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更不能滿足學生今后的就業需求。
(二)理論化嚴重
以當前的高校管理會計師資條件來看,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訓大多以理論為核心,缺少實踐技能培訓。而面對大數據的時代要求,僅僅只能掌握理論知識,理解理論素養顯然并不契合實際。無法滿足時代要求的高校管理會計師資所培育的學生能力自然同樣也無法應付今后的實務工作、實際問題。學生往往需要在畢業后經過漫長的實踐才能夠形成優秀、出眾的實際能力,這是很多單位都出現人力資源低效的根本原因。
(三)忽視外語能力培養
在大數據的作用下,如今人與人、經濟與經濟之間最大的特征便是全球化[2]。因此從某些角度來說教師外語能力同樣是管理會計發展的新趨勢與未來必備要求。外語能力將幫助教師與學生更好的使用先進的管理會計工具。可是當前很多高校對教師的培訓課程中均缺少英語教育培養。因缺少足夠的雙語教師導致學校管理會計建設十分緩慢。
(四)資源浪費
科研的目的是研究最佳的教學方式,可是在很多學校這一關系都并不成立。許多教師都是因為享受研究,喜歡討論學術才參與到科研項目,而有些教師則是為了獲得晉升于是急功近利的參與到許多和教學無用的研究。這導致很多學校都出現了教學能力與科研能力相脫節的問題。這一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師對資源的利用效果,和教育的初衷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五)不重視其他學科介紹
為了最大化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作用,會計師除了要掌握管理會計內容以外,同時還要學習與掌握微積分、經濟學、會計學以及管理學知識。假設教師不具備這些能力,學生的學習質量自然同樣難以得到保障。而這一情況實際上在高校是非常普遍的。
(六)缺少創新教育
為迎合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發展需求,教師就必須改變傳統考核方式和教學方法,使用更契合時代要求與創新需要的教學模式。可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很少有教師能夠投入足夠的經歷開展對授課模式研究,因此經常出現學生無法積極主動學習的情況,嚴重限制了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效果。
三、完善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養的建議
(一)打破傳統思想束縛
教師作為知識傳導的本體與核心,過去很多教師都堅信著以傳承之始為目的,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題的思想。然而大數據時代下教師絕對不能再堅信這一要求。而是要摒棄傳統觀念,追隨時代潮流[3]。教師要將以生為本作為原則,將學生的學業要求視作是教育的重心,培育實用性、應用型人才。
(二)培育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就是既能從事人師活動也能從事經師活動的教師。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政策,引導與組織教師參與管理會計培訓課程,積極學習先進經驗和先進思想,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提升教師雙語能力
面對時代需求,學校應當積極培育雙語教師,以便教師能夠更好的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和知識,提升管理會計教育有效性。
(四)注重科學研究
師資培養與科學研究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教師承接與自己領域有關的課題時,教育部門以及學校有必要讓教師展示自己科研成果,考察教師的教育工作,從而在豐富教師教育能力的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養。
(五)積極學習相關領域內容
大數據對于管理會計的要求并不僅僅是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能力,同時還要掌握生產經營、戰略管理、數據分析、計算機操作等知識。所以教師必須要掌握這些技能,從而完成高質量管理會計授課。
(六)重視創新教育
創新型人才是當前社會最需要的人才類型。不論是培養機構還是高校教育都必須重視創新教育,教師應采用創新教育理念和創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有效性,滿足時代發展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實際需求。
四、結語
大數據的出現成為了企業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最重要的依據。大數據能夠為企業培養高新、雙創素質的優秀管理會計人才,迎合市場發展需求。本文通過簡述當前管理會計師資建設情況,分析了管理會計師資培養需求,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夠為高校管理會計師資的培養提供新的借鑒與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宋文杰.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 (35):132-133.
[2]宋丹妮.淺談管理會計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發展[J/OL].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11):192.
[3]周瀅.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研究[J/OL].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 (1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