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衛



【摘要】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中的應用要點及效果。方法:選擇80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循證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干預效果并分析循證護理要點。結果:觀察組干預后GCS評分改善幅度、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采取循證護理干預,有利于促進患者清醒,改善預后,并且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 昏迷 循證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29.0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2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oints and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 Eight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points were analyzed. Result: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improvement of GCS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ma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patients wakefulness, improve prognosi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a Evidence-based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Seventh Medical Center,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 100700, China
急性腦梗死是由腦動脈供血不足所引起,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安全已造成嚴重危害[1]。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進行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還可明顯改善預后情況[2]。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根據循證醫學所提出來的一種護理學理念,目前已成為臨床上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與方法,且應用越來越廣泛[3]。通過循證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昏迷患者的昏迷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干預,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0例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2)精神行為異常,不能配合。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性別、年齡、昏迷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在知情同意下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常規專科護理。關注患者病情變化,若發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師,并采取積極的護理措施。監測并詳細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協助主治醫師完善相關檢查,嚴格遵照醫囑予以吸氧、脫水、降壓、溶栓等對癥處理。對家屬進行健康宣教,指導家屬如何輔助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為患者保持一個安靜、舒適、清潔的環境。護理干預兩周后進行護理效果評估。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循證護理。循證護理小組成員均經過系統培訓,小組內進行批判性地討論與分析,提出循證問題“如何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查閱急性腦梗死昏迷與循證護理方面相關的文獻資料,制定出護理方案。(1)安撫情緒: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快,進展也快,給家屬帶來嚴重的心理負擔。因此,在護理時應及時與家屬進行溝通,針對提出的問題應詳細解答,盡可能地消除家屬疑慮。(2)針對性護理:采用溶栓、脫水等治療措施容易對患者心、腎功能造成損傷,發生電解質紊亂。因此,應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增加病房巡視次數。如果患者出現呼吸減慢、視乳頭水腫等,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處理。(3)并發癥護理:壓瘡與肺部感染在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中較為常見,且年齡越大,壓瘡、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就越高。護理時應定期檢查患者口腔、呼吸道的通暢性,讓患者采取側臥位,使頭部向一側偏移。若患者口腔、呼吸道存在分泌物,應及時進行清理。定期幫助患者調整體位,進行翻身拍背,防止壓瘡的發生。若患者恢復意識,鼓勵其主動咳嗽、排痰。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盡可能地避免并發肺部感染。(4)其他護理:做好患者會陰部的清潔護理,引流袋應及時進行更換。嚴密監測患者的呼吸、脈搏、體溫、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一旦相關指標發生異常,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并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處理。護理干預兩周后進行護理效果評估。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干預前及干預后進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總分為0~15分,<8分為昏迷,9~11分為中度意識障礙,12~14分為輕度意識障礙,15分為意識清楚。(2)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價護理滿意度。若護理后患者仍處于昏迷狀態,護理滿意度由家屬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59分為不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80~89分為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3)記錄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壓瘡、肺部感染等。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Z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GCS評分比較
觀察組干預前GC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GC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5.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5.0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循證護理(EBN)為完整、獨立的護理專業體系,通過先提出相關護理問題,然后找尋相關資料與理論依據,從而制定出符合患者身心需求的護理方案。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將循證護理理念運用到急性腦梗死致昏迷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后情況[4]。
3.1 循證護理要點
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循證護理也隨之出現。循證護理包含循證問題、支持、觀察及應用,服務理念“以患者為中心”[5]。本研究中,首先針對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壓瘡、肺部感染等問題,通過數據庫搜索相關文獻資料,評價真實性、有效性及安全性,然后再采取相關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并觀察療效[6]。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由于不能自主調整體位,且伴隨大小便失禁或合并糖尿病,皮膚的愈合能力較差,若護理不當,很容易發生壓瘡。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昏迷患者的感覺功能、運動功能均喪失,大小便失禁,保護性反射也消失,因此易造成局部皮膚污染潮濕,肌肉萎縮,導致身體突出部位所受壓力明顯增加,發生壓瘡的風險顯著升高[7-8]。如果患者已經發生壓瘡,可以在清創后進行氧療,將75%酒精放置于濕化瓶中,通過的氧氣會帶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細菌生長、減少分泌物、加快瘡面愈合的作用[9]。在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中,肺部感染的發生率較高。由于昏迷患者的咳嗽反射減弱或消失,導致舌體后墜,將咽部堵住,使得鼻腔分泌物反流入咽部,難以被排出;患者不能將痰液咳出,分泌物將細支氣管阻塞,容易誘發肺部感染[10]。另外,誤吸也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的發生。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每日檢查患者口腔、呼吸道情況,確定是否存在分泌物,是否保持通暢等。使患者取側臥位,頭部向一側偏斜,將口腔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及時清理干凈[11]。若患者意識清楚,鼓勵進行主動咳嗽、排痰。循證護理是臨床護理經驗與護理科學研究互相促進的一個過程,不僅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及護理效果,同時對護理學的科學化及專業化也有明顯的推動作用[12-13]。
3.2 循證護理效果
對于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通過采取常規的專科護理干預,可使臨床癥狀得到一定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護理上的疏忽、不及時而出現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從而對治療效果及預后產生影響[14]。循證護理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由專業護理人員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改善預后[15]。本研究結果也充分證實了這一結論,觀察組干預后GCS評分改善幅度、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可以看出,通過對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采取有效的循證護理措施,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提高家屬護理滿意度。同時,護理過程中通過嚴格的無菌操作,及時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明顯減少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因此,循證護理更加符合臨床治療需求及患者生理需求,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江文柳.重癥腦血管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觀察[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47):74-75.
[2]王金芳.循證護理在急性腦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9):239.
[3]周雪松,劉英麗,賈磊,等.循證護理對神經外科長期昏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65-68.
[4]順達,劉振國.早期康復聯合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昏迷患者的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12):1710-1711.
[5]林海麗,安學芳,吳海燕,等.循證護理對腦梗塞偏癱失語患者早期康復的效果[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5(6):1118-1121.
[6]李霞,黃春霞.循證護理在急性腦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應用療效觀察[J].心理醫生,2015,21(11):208-209.
[7] Kaiho Y,Yamashita S,Ito A,et al.Phosphodiesterase type 5 inhibitor administered immediately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temporarily increases the need for incontinence pads, but improves final continence status[J].Investigative & Clinical Urology,2016,57(5):357-363.
[8]張素紅.循證護理在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4):168.
[9]杜麗麗,王金鳳.循證護理在腦梗塞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9):391.
[10]黃海燕,陳德喜.循證護理對預防腦卒中昏迷患者胃腸道及呼吸系統感染效果研究[J].西部醫學,2014,26(6):803-805.
[11]裴小玲,張士變,劉曉麗.循證護理在腦梗塞患者二級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3,25(21):107-108.
[12]楊曉丹.循證護理在急性腦梗死致昏迷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6):203-204.
[13]向海英.規范化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干預后的效果研究[J/OL].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6):229.
[14] Rosswurmm L.A model of change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lmage[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15,31(22):317.
[15]程麗秋.循證護理在急性腦梗死致昏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9):151-153.
(收稿日期:2019-05-17) (本文編輯: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