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僅是日益增長的投資來源,更是有利可圖的投資目的地。自2000年以來,中國對芬蘭投資70億美元,并承諾增加投資20億。北京還是赫爾辛基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通過貨運班列的互聯互通改善惠及兩國。如今加上上述隧道,中國投資幾乎不可抗拒。支持者說,通過減少兩個首都城市旅行時間75%,能為兩國吸引全球投資者和企業(yè)帶來重大競爭優(yōu)勢。
芬蘭國際事務高級研究員查理·薩洛紐斯說,中國許多此類投資基本未受關注,“可能到現在人們才真正開始意識到。”韋斯特巴卡則淡化對潛在中國干預的擔心。他認為中國在歐洲許多投資最終是成功的,且該隧道項目控股方是芬蘭-愛沙尼亞灣區(qū)發(fā)展公司。總之,這將大大促進這個本已是發(fā)達地區(qū)的經濟。▲(作者達恩·別列舒克,喬恒譯)
英國廣播公司4月21日報道,原題:歐洲在多大程度上歸中國“所有”?歐盟已出臺審查外國投資的新機制,此舉被普遍認為擔心中國在歐洲大陸的經濟雄心。其實,中國對歐盟企業(yè)的所有權相對較少,但過去10年來迅猛增加。
歐盟委員會上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如今歐盟約1/3總資產落入非歐盟的外企手中,其中9.5%為中資企業(yè)(包括港澳地區(qū)),遠高于2007年的2.5%。相比之下,截至2016年底,與美國和加拿大有關的企業(yè)占29%,遠低于2007年的近42%。因此,盡管中資企業(yè)的占比顯著增長,但總量算不上龐大。
來自榮鼎集團和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盡管中國對歐盟投資一度增長迅速,但隨著中國對全球投資放緩,對歐盟28個成員國的直接投資額在2016年達到372億歐元峰值(隨后在2017、2018年連續(xù)下降)。此外,2018年中國對非歐盟歐洲國家的投資也有所下降。
就中國直接投資的國家來看,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都把大部分投資集中于英德意法等歐盟主要經濟體。彭博社的分析顯示,如今中國擁有或部分擁有歐洲的4座機場、6個海港和13支職業(yè)足球隊。該分析還估計,2008年以來中國在30個歐洲國家的投資活動比美國多出45%。且報告還稱低估了中國對歐投資的真正范圍。
在基礎設施方面,已有20多個歐洲國家(包括俄羅斯)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例如,中國不但正為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擴建提供資金,還在塞爾維亞、黑山、波黑和北馬其頓等國修建公路和鐵路等。事實證明,中國投資對相對貧窮的巴爾干和南歐國家頗具吸引力。
中國投資會繼續(xù)增長嗎?在全球范圍,經過十多年擴展后,近一兩年來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有所放緩。這主要是中國更嚴格控制資本外流的結果,也歸因于政治環(huán)境正發(fā)生變化。但毋庸置疑,如今的中國已在歐洲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玩家,無論是通過直接投資還是通過新絲路項目。▲(王會聰譯)
環(huán)球時報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