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通常來說,一顆小粒咖啡果子里會有兩粒種子,所以我們看到的咖啡豆都是半圓形的。
根據目前可考證的歷史,人類大規模喝咖啡是從公元15世紀開始的,最初流行的區域在也門,逐漸擴展到了伊朗和土耳其,接著到了歐洲。隨著殖民擴張,咖啡被法國人帶到了加勒比海上的殖民地,這里很快成為世界咖啡的生產核心區域。而直到1822年,巴西才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目前,巴西已經成為控制世界70%咖啡產量的出口國。
40%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指出,人造鉆石的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其質感、色澤可以和天然鉆石媲美,而價格僅為后者的40%左右。
5200
藏狐,犬科狐屬,現存十二種狐屬動物中辨識度最高的一種。由于遠離人煙,藏狐19世紀才被發現。藏狐極少下到海拔3000米以下的區域來活動,最高的分布區海拔可以達到5200米,可以說是最“高處勝寒”的犬科動物。
600
黃安康又叫蛤蟆魚,安康科安康屬魚類。它們最深可以棲息于海下600米深度的泥沙質海底,屬于深海底棲肉食性魚類。
它最大可以長至1.5米。頭扁寬,表皮平滑無鱗,體側有樹枝狀皮須。背部生有鰭棘,像一根長而柔軟的“魚竿”,在竿的頂端吊著一個囊狀皮瓣。黃安康常常伏在海底,用它的“魚竿”誘捕小魚蝦。
12%
一根甘蔗的莖稈一般至少含有12%的蔗糖,簡直就是根天然的糖水儲存棍。通過一連串的榨汁、過濾、蒸發、結晶等操作,人們就能從甘蔗里得到粗糖,再根據需要進行后續加工,就能獲得紅糖、白砂糖、綿糖等產品。
1.37
大硨磲(Tridacna gigas)是硨磲中最大的一種。硨磲的殼體就像樹的年輪一樣,可以記錄氣候和海水環境變化,只需測量出一個貝殼里不同層的鍶/鈣比例以及氧同位素等參數,就可以清晰地復盤它一生所經歷的風浪。
目前人們發現的最大的大硨磲殼長達1.37米,它是1817年在印尼蘇門答臘島東北部海岸被發現的,現收藏于北愛爾蘭的一個博物館中。
如果說巨大的外形只是讓你感到驚奇,那硨磲鮮艷的外套膜絕對會驚艷到你。外套膜是軟體動物等覆蓋于體外的膜狀物,包裹著內臟團。而大硨磲擴大的外套膜能夠伸出來,平鋪在兩殼緣上,讓硨磲看上去有點像橢圓形的大王花。柔軟的肉體在水流的涌動下波瀾起伏,美不勝收。
在中國,大硨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硨磲殼一直被非法用于很多珠寶及工藝品的制作。市場炒作讓硨磲殼的野外非法捕撈和非法交易在前些年異常瘋狂。
更危險的是,市場上追捧一種被稱為“玉化”了的硨磲殼:它們是死去的硨磲殼埋于沙底一定時間后的結果,白色的貝殼會轉變為均勻的土黃色,密度增加,顯得更有質感。人類是通過“吹沙”的手段來尋找玉化的硨磲殼,這樣的操作對當地的整個珊瑚礁生態系統都會造成毀滅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