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硨磲貝人工育苗與繁殖獲得成功
2016年6月7日,在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實驗室內,劉春勝老師正在觀察不同光照情況下番紅硨磲的生長情況。
“硨磲貝保育項目人工育苗與繁殖”在海南獲得成功。6月7日,海南省中青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聯合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在海口舉行新聞發布會并向社會各界發起硨磲保護倡議。
2016年4月,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牧場與生態工程”團隊開展對硨磲的人工育苗與繁殖研究,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繁殖了5批,其技術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提升,這標志著我省“硨磲貝保育項目”已經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硨磲貝人工育苗與繁殖項目”獲得成功,填補了國內研究空白,為保育海南硨磲、保護海洋環境做出了積極貢獻。
“硨磲貝保育項目”負責人、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王愛民表示,硨磲是熱帶珊瑚礁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其缺失將導致珊瑚礁生態系統失衡。開展硨磲貝保育,特別是通過人工繁殖和人工養殖,并在南海珊瑚礁生態系統中養殖等活動,將有助于恢復硨磲資源,維護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平衡。
海南省中青公益環保志愿者協會與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從“立法保護、停止捕撈、停止一切有關硨磲原料交易、不購買活體硨磲貝、捐資支持項目、積極宣傳硨磲保育知識”六個方面向社會各界人士發起硨磲保護倡議,以此呼吁大家從自身做起,關注海南硨磲,保護硨磲貝,愛護海洋環境。
(www.bbwf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