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波|資深媒體人
靠強力塑造和維持權威偶像的時代似乎已經遠去,但與此同時,那些與你的生活沒有直接關系,某種程度上近于虛擬的人,他們離世的消息,能夠讓你感到震驚、失落及至真正的悲傷。它的影響力并不僅是對你曾經的歷史進行確認,而是帶到了眼前的現實中。甚至可以認為,這足以重塑一個人的記憶。金庸或者李詠對你重要,不僅是他曾經怎樣影響你的過去,也基于你曾經與足夠多的人——包括朋友圈里的“微信好友”共同紀念他這個現實。
程赤兵|著名作家
這個世界上什么都是恒定的。網購和其他風光起來的各種事物一樣,就是個能量轉移。有人占便宜了,就有人吃虧;有人坐在家里收貨,就有人辛苦跑路;有人獲得了新的機會,也有人失去工作……不能只看賺便宜那面,也不能只看吃虧的那面,不能捧上天當然也不能踩到地里。既然它來了,還是好好接受,好好享受。
曹東勃|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
在今天,開車差不多成了一個平常的技能。但是能不能把車開好,多少還是與個人修養、公德意識、道德品質存在一定的關聯。這種修養,既包括跟車內其他乘客的溝通交流,學會抑制和化解胸中的無名戾氣,也包括獨自行車面對復雜路況時的心態調整。
席越|專欄作家
有人說電視里創業的人物怎么每個人都跟打了雞血一般?我只能笑道,這人恐怕是沒見過那些最真實的創業者。真實的創業者們,很多只能在暗無天日又環境窘迫的地方創業,有些甚至賭上了自己的全副身家。面對能讓自己逆風翻盤的機會,面對一群能跟自己一起瘋狂的伙伴,有什么理由要控制自己?
小綠桑|作家
一個人在消費的過程中,自然會獲得很多信息,例如商場折扣的信息,限量版發售的信息,這些信息獨占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在分享、交換中,才能獲得樂趣,并且這種樂趣會因為受益者的不斷增多不停延續,這就是各類分享網站建立的緣由。拼購的產生,也是充分利用了人際網絡,已成為典型的社區交往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