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陸軍
摘 要:電化教育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應用和普及率還不是太高,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的出現,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應是利大于弊,電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得到學校的重視。主要研究了電化教育的價值,以及學校在這方面應持的態度。
關鍵詞:電化教育技術;語文學習;合理運用
一、電化教育技術對學生語文學習的意義
1.電化教育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電化教育技術作為當今教育中的重要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調查中發現,在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于課內及課本上的內容往往不太感興趣,長此以往,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而電化教育技術所應用的課程往往是一些比較先進、精彩、創新的課程,可以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樂趣,寓教于樂,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對學習的興趣。此外,通過這項課程,學生還可以從中積累很多生活素材和生活經驗,可以適當引入作文或者是學習中,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對語文教育也是一舉多得。電化教育技術與傳統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所不同,是因為它可以創造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環境,學生對于課文的代入感可以更強,從而降低學習新課的難度。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電化教育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自己課堂的趣味性,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也可以使學生更加熱愛這門課程。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了熱愛和興趣,能夠更加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還可以開闊視野,豐富認知。
2.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使用電化教育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情感性更強。語文教學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老師的講解,而是有了一些鮮活的情景,使課本上的內容變活。學生的課堂豐富起來,自然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認真聽講,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現如今,國內的小學語文教學大多以課本上的內容為主,而課本上的內容多是背誦古詩文、朗讀課文、認識生字等。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限于檢查學生的背誦、朗讀和理解情況。枯燥的課本內容、課內內容、課上內容往往會使學生對語文失去興趣,而電化教育技術可以使學生更易接受較難理解的古詩文等課文,使課內內容豐富起來,學生對課堂也會更加有興趣。
3.打破傳統教學方式,增加創新性
現如今,電化教育技術作為一項新的技術,如果合理地運用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性。學生對于這一新的技術有了好奇心,對于課堂不再拘于傳統模式中的黑板、粉筆、板書,而是有了更加創新性的想法,具有鮮活性。不僅如此,電化教育技術還可以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聽課效率更高,也會使教師的課堂更加活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總之,電化教育技術的引進,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性,使學生對于新技術的了解和認知更加豐富。
二、電化教育技術對教師的益處
1.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實效性
電化教育技術對學生的益處很多,同樣,對于教師益處也很大。教育技術可以提高學校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可以教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還可以運用電化教育技術,為學生創造出新的教學環境,增強自己課堂的趣味性。同時,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性,與學生的互動性增強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課堂效率就有了保證。教師還可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做題情況,并及時對課堂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
2.加強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多媒體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更加豐富的課內教學環境,使學生的代入感更強。還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幻燈片等多種方法導入教材內容,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本內容中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學校對電化教育的態度
對于電化技術的應用應該合理化,不應全盤否定,而應該根據教師和學校的實際情況,規劃運用電化教育技術。學校可以先推行實驗電化教育技術,然后再廣泛推行。對于教師也要做好監督作用,不應使教師出現懶散、課堂不板書的情況,不能因為先進的科學技術造成氛圍懶散的情況。學校要做好監督工作,合理運用電化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電化教育技術作為一項新的技術,學校和教師要合理運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時代要有新創新,但技術的應用要合理,依據學校、教師、學生的情況,確定電化教育技術的應用范圍,謹慎應用,為教育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金龍.淺談電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5):31-32.
[2]王俊珍.試論電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8):98.
[3]劉建鳳,湯懷國.電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