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蘭香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和教育現代化的不斷發(fā)展變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已很難適應信息時代對現代教育的需求。信息化教學是集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完美融合。它不僅帶來了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變化,也帶來了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從分析農村山區(qū)學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現狀入手,提出了提升農村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對策,旨在促進教師語文專業(yè)化發(fā)展,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促進;發(fā)展
當今社會已步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為課堂教學改革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式,給教學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雖然絕大多數語文教師具備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一定的信息能力,但是農村部分教師的信息知識薄弱,信息技能欠缺,尤其是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整合能力亟須加強。探究如何有效提升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變革,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平臺,在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學習能力及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方面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認識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意義
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這是信息時代對學校教育綜合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與日常生活中聽、說、讀、寫、算一樣成為終身受用的基本能力。讓計算機進入教室,優(yōu)化整合效果的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徑。
二、了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現狀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大大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學科教學,為教育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遇。但作為山區(qū)學校,教師隊伍的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中運用的能力還不能充分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未能發(fā)揮信息引領的作用,出現刻意追求多媒體運用而帶來過度使用的誤區(qū)。
1.山區(qū)信息術落后,教師普遍存在信息技能低下的現狀。山區(qū)學校對現代化教育信息技術認識不足,學習觀摩少,培訓力度不夠,培訓效果欠佳。同時,專業(yè)信息技術人員緊缺,信息普及程度有限,不能適應知識結構科研能力發(fā)展的需要。另外,部分教師因年齡偏大,對信息技術知識不甚了解或根本不想了解。雖然學校注重信息化軟硬件建設,但大部分教師的信息技能有限,制約著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學校要廣泛宣傳信息技術應用,加強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
2.對現代信息素養(yǎng)認識不清,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應用的廣度及深度不夠。師生對信息素養(yǎng)教育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和科學的指導,因而妨礙師生信息技能的提高和綜合素養(yǎng)能力的發(fā)展。學校要真正推行素質教育,必須依靠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形成統(tǒng)一的現代化教育觀念,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從而影響和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有效地促進學校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
3.為推進傳統(tǒng)意義下的語文教學改革,刻意追求信息技術化。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但在實際的教學演示中,有些老師純粹為“實現”教育信息化,而進入課件盲目過度使用的誤區(qū)。如忽略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度”,過分依賴信息技術,課堂以“多媒體”為中心,變成“華而不實”的“表演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用課件演示取代教師的講解,更不能用事先設計好的課件演示取代學生發(fā)展思維。
三、解決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教育是信息化的教育,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推動著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的不斷改革。發(fā)達的信息網絡為師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合作、交流和解決問題,以及解決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等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1.加強信息學習,提升師生信息素養(yǎng),是實現信息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注重加強教師信息的培訓,掌握信息化技能,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有些老師往往把操作技能的學習當作了信息化學習,脫離了信息培訓與教學實踐的密切聯系,只掌握簡單機械的技能操作或是生搬硬套的運用模式,并不能將所學的信息技術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為了全面提高師生的信息素養(yǎng),我們必須要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能,積極地學習和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帶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
2.明確信息化目的,運用信息化軟硬件,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涉及信息知識和技能的學科教育,它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素質教育。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中的場景、聲音及圖片,結合文本描述實現聯想、體驗與感悟的升華。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網絡工具,把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的焦點,還要通過信息技術同步和異步的方式,及時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將信息技術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和教育活動中,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
3.通過有機整合,創(chuàng)設網絡情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圍繞“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通過互聯網開放性、交互性、多媒體化等特點,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加強信息網絡的研究,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探索課改的新途徑,促進學生的協(xié)調發(fā)展,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指導下閱讀文本,理解文本。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問題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實踐證明,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是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語文課堂改革的需要。利用信息技術,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師生素養(yǎng),推動課堂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