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月
摘 要:自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提升,尤其在網絡技術日益提升的當下,幾千年來信息交流、人際交往與社會管理模式都在變化。因此,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人類數字化的腳步。檔案內容與檔案本身都屬于信息社會的信息產生之處。不論是社會的發展步入了一個時期,或是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檔案的保存、開發和利用,都是原始的信息來源。加強檔案管理,實施網絡環境下的檔案信息化建設,是社會的需要和時代的呼喚。本文立足于該主題,以期對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做出微薄的貢獻。
關鍵詞:網絡時代;文書檔案管理;信息化;信息技術;公民意識
如今,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人們對各種信息的獲取方式。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牽扯到資源的取得、信息的傳播、信息的存儲以及信息的多次利用。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已經成為資源生存的根本環境。與此同時,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區域、組織和人民之間的橋梁。我們只能適應時代的步伐,結合現代管理方式,刷新管理觀念,重構業務規范,轉變服務方法,創新管理理念,增強服務水平,推進體制改革,提高管理能力,讓信息服務越來越好。檔案信息強調對過去的記載,見證著社會潮流和文明流傳。檔案在其發展期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關注檔案的收集和保存,而忽略了檔案利用意義,這是值得商榷的。甚至檔案的使用也保持在后備水平。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對檔案使用價值的認識,另一方面是由于對提供檔案信息途徑的制約。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實現提供了新的思考。怎樣從網絡技術的角度增強文獻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值得人們深思的重要課題。
1 網絡環境下檔案信息化的概念
從表意便能得知,檔案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術產生、開發和管理檔案資源的系列流程,又叫檔案管理信息化與檔案工作信息化。從這一概念能夠得出,檔案信息化具有以下特征:
1.1 檔案信息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信息化自身是一個逐步的、不斷改變的過程。在新世紀時期,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信息資源的慢慢增多,社會變革深化。隨著整個社會信息化進程的推進,檔案信息化正在發展。每一項新的發展都是上一階段的結果,也是下一階段發展的起步之處。因此,無論哪個國家、地區或行業不能精準對檔案信息化是否已經實現的問題進行答復,都只能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能力和現狀進行分析。
1.2 檔案信息化是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
檔案信息化的過程是基于信息技術對檔案內容的處理。所以,檔案的內容是寶貴的,但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值得重視的。檔案信息化建設應基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廣角度的,包括從產生到永久保存乃至銷毀檔案的完整內容。例如,書面文件與檔案的電子化、電子文件合成以及文件和檔案的自動索引需要用到信息技術。
1.3 檔案信息化是一個多要素綜合作用的過程
從根本上來說,信息技術作為達成檔案信息化目標的基礎,在利用信息技術產生、發展和管理檔案方面,還有許多其他因素,譬如人力資源、標準和規范、管理機制等。也就是二分靠技術,八分靠管理。加強檔案信息化的效果一般不取決于信息技術的先進性是否強烈,而取決于技術因素與非技術因素的合作程度。
2 檔案信息化在網絡環境中的意義
網絡環境一直在給中國檔案事業帶去生機。第一,在大數據化網絡時代,檔案中的大量信息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匹配的,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第二,檔案管理信息化仍以信息化為根本,需要網絡環境的支持。檔案信息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這個信息時代是很重要的。其主要職能如下:
2.1 檔案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檔案的發展要嚴格按照規范,推進信息化建設的腳步,不然就會在落后中生存,導致歷史錯誤的產生。事實上,在以信息技術為特點的知識經濟時代,檔案是構成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事業的一部分。著力跟進信息化建設發展,為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技術資源的支撐。
2.2 檔案應適應新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前任國家檔案局局長毛富民有過這樣的言辭:信息產業與信息技術的持續進步,給檔案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提供給檔案事業更多更好的機遇。我們需要盡力把握所有機遇,運用現代先進技術,便可讓檔案事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整體發展。檔案信息化建設為社會共享豐富的檔案資源,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創造了條件。
2.3 是促進公民意識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
現在,人們開始自覺地利用閑暇時間在線學習和瀏覽信息。這就要求社會為學習者獲取和分享知識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檔案館在構建這一平臺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檔案信息化建設可以為公民提供良好的信息資源,結合多樣的檔案資源給社會和公民提供服務,使公民的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增強,從而推動公民整體素質的不斷增強。
2.4 網絡環境下的檔案信息化戰略
在網絡環境下實現檔案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各樣原因,我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并不符合人民意愿。例如,有的企業人員不重視檔案的信息安全,將檔案的信息安全看作是技術者本身的問題,有些人沒有政策或機構支持和規范。面對該類問題,一定要落實更加有效的措施。
2.5 將信息化建設作為檔案基礎業務建設的基本內容
隨著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被不斷深入的應用,中國的檔案基礎設施建設一定要步入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一方面,要實施“國家檔案信息化計劃”,以檔案信息化為基本任務。另一方面,我們不應該放松傳統的檔案和編目工作,以實現“雙手必須掌握,雙手必須努力”。
2.6 以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任務
隨著時代的發展,檔案信息資源變得非常豐富。在這個過程里,無論技術過程如何,我們把握住以信息資源為中心。只有在這個原則下,我們才能取得更好的進步和發展。只有通過明確了檔案信息建設的中心任務之后,才能有序地開展其他工作。在檔案信息資源運用上,首先是加快現有檔案目錄數據庫的建設和部分全文數據庫的建設,以滿足快速檢索的需要;第二,提高檔案數字化過程中脆弱,寶貴,高利用率,確保其使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第三,通過合理的方法收納與保存新生成的電子文件。在信息技術普及過程中,這些電子文檔和檔案會成為將來檔案信息的最終來源。第四,加強對電子文件識別,描述和備案的指導和監督,確保電子文件和檔案涉及范圍全面,實際且有效。
2.7 將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作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過去的檔案資源通常被放在檔案館的書架上,所以它們的使用數量很有限。另一方面,有些檔案只在需要時。在互聯網時代到來之時,這種獲取資源的方式更加方便。所以,檔案信息共享應成為信息化建設的最終歸宿。在更多先進的信息技術之間發生交流、分享活動時,互聯網會記錄下相關檔案信息,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查詢,更快速的完成信息資源共享,進而實現為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提供信息服務的目的,增強信息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葛晏飛.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文書檔案管理改革途徑探索[J].城建檔案,2017(05).
[2]苗琳玲.信息化背景下醫院文書檔案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8(05).
[3]林婉丹.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文書檔案管理改革措施探析[J].辦公室業務,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