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梅
摘 要: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的屬性相同,都是將科技創新決策作為主要的服務依據,為了更好的進行科技創新,應編制完善的工作方案,創建科技情報與智庫一體化的模式,結合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大幅度的進行管理研究,保證提高整體工作水平,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科技情報;科技智庫;融合發展
在科技情報與智庫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應編制完善的工作方案,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在詳細分析與管理的情況下,創建良好的工作體系,增強二者之間的融合力度,合理的完成當前工作任務,達到預期的科技創新目的。
1 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分析
1.1 科技情報分析
對于科技情報而言,屬于情報屬性中的一種,主要結合對象與需求所提供的情報,例如:制定科技方面的方針政策與計劃,選定科研課題,并引進相關技術,解決各項生產問題等,有利于進行詳細的研究與控制,加大管理工作力度,創建合理的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系。在實踐操作中,科技情報可以起到繼承作用、借鑒作用與參考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整體工作效果,形成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模式。
在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科技情報工作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應結合客觀需求,明確具體工作目的,并制定完善的計劃方案,搜集各類情報資料,開展分類與整理等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準確性與及時性,并更好的提供服務。例如:在領導決策的過程中,科技情報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決策依據與參謀作用,有利于全面了解世界的科學技術水平,在生產與開發創新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 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之間的融合發展基礎
在對科技情報與智庫理論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在科技情報事業實際發展與新型科技智庫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可以為科技創新提供高質量的決策服務,屬于科技情報與智庫之間的共同屬性,這也為二者之間的融合夯實了發展基礎。
第一,科技智庫基礎。對于科技智庫而言,屬于中國特色類型智庫發展中的戰略內容,需將為黨服務作為核心內容,結合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發展需求,并形成非營利性的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多種角度界定科技智庫的功能。在科技智庫實際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專業知識與科學工具等,提供公共政策與決策方面的依據,積極解決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對于高端的科技智庫而言,有利于全面分析科技發展趨勢,準確的判斷未來發展方向,明確戰略重點內容,抓住我國在科技方面的改革機遇,并搶占競爭方面的發展高點,更好的完成當前服務任務。
第二,科技情報與智庫有著共同功能屬性。在我國實際推廣智庫建設工作中,已經有很多學者開始關注科技情報在其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基礎作用,為科技智庫的良好發展提供機遇。對于科技情報研究而言,主要從多種途徑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為智庫的建設與健康發展提供依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進行信息建設與情報挖掘,充分發揮在智庫咨詢研究中的良好作用,更好的進行后期監測評價處理。對于傳統的科技情報而言,已經將科技智庫的建設發展作為主要目標,能夠更好的進行決策與管控,形成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工作模式,加大整體工作力度。通常情況下,情報屬于決策工作的基礎內容,情報機構在實際工作中,為決策部門提供針對性的情報信息,而科技智庫的建設需要將情報作為決策依據,將服務決策作為主要的導向內容,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在上述研究中已經明確了要將科技情報在科技智庫中的建設作用,并提出了要在情報事業與工作中能夠科學參與到實踐操作中,并遵循科學化的服務原則,保證在科技智庫建設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基礎性與支撐性的發展模式,增強各方面工作力度,達到預期的科技智庫的建設與發展目標。在我國科技創新決策實際定制的過程中,可以將科學技術信息研究作為主要內容,其中情報機構的情報工作屬于重點內容與發展趨勢,也是判斷科技革命創新方向提供準確決策依據最為重要的內容,可以在科技創新中充分發揮各方面工作的積極作用。另外,在智庫實際研究建設的過程中,智庫具有一定思想性、獨立性與非營利性的發展特點,也屬于最為基本的屬性。而情報自身具有較為良好的客觀性與真實性特點,能夠形成公益性的研究與發展模式,在價值觀與功能方面表現出一致的發展特點,能夠為二者之間的融合創新夯實基礎[1]。
3 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的融合發展措施
在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相互融合的過程中,應明確科技情報與智庫相關機構的工作職能,結合相互之間的融合發展特點與態勢,進行相互之間的創新管理,保證編制完善的科技創新工作方案,在各個發展階段中,都要事先轉型發展方面的工作模式,將科技智庫與情報等合理融合在一起。對于科技情報與智庫而言,在二者相互融合的情況下,有利于創建新型的科技智庫系統,促進傳統情報機構的轉型發展[2]。
3.1 創建一體化的發展模式
在科技情報與科技創新服務過程中,服務創新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能夠呈現出科技智庫與情報之間的一體化發展趨勢,在二者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況下,增強整體工作效果。對于科技情報而言,可以將其作為科技智庫的重要功能部分,應結合具體的情報信息,進行相互之間的融合與協調,保證更好的開展各方面管控活動,結合當前的科技智庫發展依據與創新特點,促進各方面工作的合理發展與實施[3]。在科技智庫建設的過程中,已經創建了公共政策智庫轉型發展體系,設計信息主管模式,并創建了專題數據庫系統,可以積累豐富知識,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并形成各方面信息情報產品模式。同時,在使用科技情報進行科技智庫建設期間,應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創建綜合性的工作體系[4]。
3.2 成果產出的融合機制
對于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而言,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應創建成果產出方面的融合發展機制,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并從客觀方面反映具體的科技情報與科技創新發展優勢,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在科技情報與智庫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形成良好的發展體系,達到預期的管控目的[5]。首先,在科技情報與智庫成果產出形式相互融合的情況下,應創建動態化跟蹤發展機制,預測情報的形式,在動態化分析與研究的情況下,創建科學化與合理化的工作模式,保證增強科技智庫的創新發展力度。在此期間,應將其劃分成為簡報類型、基礎研究類型、定量分析類型、專題研究類型的模式,提升二者之間的融合發展效果,加大整體管理工作力度,保證更好的進行創新管理[6]。
4 結語
在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實際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應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促進二者之間的相互融合,并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與體系,加大整體管理工作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總結豐富經驗,創建相互之間的融合發展機制,加大整體管理工作力度,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峰.科技情報與科技智庫的融合發展探析[J].情報工程,2017(5):4-11.
[2]劉芳,陳芳,萬喬.高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工作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1):18-22,28.
[3]杜建,唐小利.科技創新態勢研究:范式與實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7(10):1-9.
[4]蘇新寧.大數據時代情報學與情報工作的回歸[J].情報學報,2017(4):331-337.
[5]陳超.傳統科技情報機構轉型思考[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6(1):10-13,31.
[6]李興忠.科技情報視角下的智庫建設初探[J].科技傳播,2018(3):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