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文杰
摘 要: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要由數學意識、數學能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數學價值觀三大部分組成,而數學意識主要包括數感、空間概念、符號意識、統計學觀念、數學應用意識等,數學能力又分為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理解能力、數學交流與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價值觀則是在不斷培養自己的數學意識,形成較強的數學能力后,逐漸形成的一種用數學的視角去認識世界、去處理問題的觀念。
關鍵詞:數學素養;邏輯思維;實踐運用
小學是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如何指導學生培養起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核心素養,在大腦中形成對數字的敏感度、形成一套全整的空間思維模式、形成對各種符號的認知意識、形成統計的思維觀念,并能靈活運用到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是每位老師值得討論、研究的問題。
一、形成數學意識
幼兒階段,孩子們一般接觸數學的內容還相對較少,一般是10以內的數字與比較簡單的正方形、圓形等平面圖形,對數字與空間圖形的意識都相對較薄弱。隨著步入小學校門,逐步接觸到大量數字的加、減、乘、除運算法則,從長方形、圓形再到立方體、球體等空間立體圖形的講解,由淺入深,讓學生真正開始進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來。
(一)數字敏感度意識的建立
數字看似是一個個冰冷的符號,沒有任何的表情狀態,但是當你能運用想象的空間去引發一連串關聯性的時候,同樣可以使數字變得非常有趣。
1.熟記乘法口訣。通過乘法口訣的記憶可以讓學生將不相干的一系列數字關聯起來,同時在求公約數、求公倍數、約分、乘除運算中,這是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點,若乘法口訣不熟記,直接影響到以后的數學基礎計算結果。
2.小數分數的互化。在小數化成分數時,相對比較簡單,如果小數為小數點后一位,則直接去掉小數點,在其下方增加分數線和“10”,如果小數為小數點后兩位,則增加分母為“100”,以此類推,注意化簡。
3.圓周率的認識和運用。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對于圓周率π的認識和運用興趣濃厚,在課堂教學時采用實際測量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課堂中筆者準備了一個標準的圓柱體,指導學生利用小繩將圓的周長量取轉化為直線的長度,然后測量圓柱體的直徑,通過相除可以得到圓周率的具體數值,學生在計算時饒有興趣,對π的數值進行詳細的計算,相互比拼得到的結果位數更多,數據更準,感受到π的奇妙之處。
(二)空間意識形態的形成
老師需有意識地指引學生去認識、感受各種圖形的巧妙,讓學生能在認知的過程中產生各種愉悅與快樂,將更有利于學生在初中、高中階段克服學習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的各種困難,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1.實物學習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可能對于圖形在大腦中的反饋信息是不同的。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帶著實物,讓學生去直接感受,是比較容易理解并形成記憶的。所以用實物去教學,或用紙張折出各種具體的圖形,可以幫助到學生的圖形學習,逐漸形成空間意識。
2.畫圖練習法。數學空間意識培養的另一種方法是親自去構建出空間圖形來,只有自己去構設了,就容易在構設過程中想象出各種空間形態,并將各種空間形態聯系起來,構成整個復雜的空間體系。久而久之,看到各種平面圖形時,空間效果同時也可以在腦海中浮現出來了。
(三)對各種符號的理解與認知
數學學習中會出現許多的數學符號,有些需要學生去強制記憶,有些需要學生去理解記憶,當然最重要的是必須要記牢,因為就像文字是文學交流的語言一樣,符號是數學交流的語言。不認識各種符號,就缺少了數學交流的基礎。
1.理解記憶法。引導學生可以將同類型的數學符號匯總來記憶,不同類的當然應用不同符號來表示。比如在三角形ABC中,由于角度用大寫字母A、B、C表示了,邊長和角有關聯,但又不屬于同類,所以就用小寫的a、b、c來表示,以此表達既相互關聯又有區分。
2.聯想記憶法。可以將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常識、國內國外語言文字與這些符號關聯起來,讓學生去記憶。比如,S、V分別表示面積、體積時,可與英文單詞的表示方法聯系起來,可以幫助鞏固記憶。
(四)數學的運用與實踐
列式、解方程是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的一個好途徑,也是好方法。但是如何建立方程依然是許多小學生比較迷茫之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順著每個關聯點建立起關聯邏輯關系,是每位老師應去考慮的實際問題。
二、培養數學能力
數學能力的培養一定是在建立起數學意識的前提下,經過多種不同類型的題目訓練后才能逐步形成的。它需要用數學的意識去思考數學問題,并融會貫通、歸納總結,在實踐中進一步運用而培養出來的數學能力。
(一)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后天的認真思考、學習鍛煉中不斷積累而得到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自行對于解題結果進行必要的檢驗、修正與訂正并完善,所以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做題正確率。
(二)培養數學理解與數學交流能力
數學理解能力是在熟知各種數學符號、有較好的文字分析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對于數學題目的理解能力。它需要學生在有一定基本功的前提下去獨立思考、獨立解題,解題過程中不與其他同學交流,而在思考后再與他人交流、拓展視野,交流中得到更多的、更新穎的解題思路。
三、總結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離不開老師、學生教學相長的配合。培養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也為小學生數學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思路,老師可以根據數學核心素養的各個要素,制定出不同的提高方法與策略,并給予實施,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改進與完善。在教學中,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因勢利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趣味數學教學、理解記憶教學、關聯想象教學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六一,劉曉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論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
[2]馬云鵬.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小學數學教育,2015(9):3-5.
[3]李杰.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小作家選刊,2017(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