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偉平
筆畫,是構成字的基本單位,相當于英語里的字母。筆畫也如同機器的零件,一個筆畫寫不好,整個字就會遜色,這如同機器的零件不精確,不標準,則組裝的機器就會出毛病。由此可見,學習寫字,首先要把筆畫寫好。每個筆畫都有規范的形態和書寫要求,需要認真地學習和嚴格地訓練才能學好。
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漢字筆畫的教學。
一、教師首先要對漢字的筆畫有清楚的認識。
寫字時,由起筆到收筆的過程,叫一筆或一畫。這就是說,一個筆畫要一次完成,不能寫做兩筆;在計算筆畫數時,只能算一筆。
筆畫可分為基本筆畫和由基本筆畫衍生出來的復合筆畫。基本筆畫是基礎,復合筆畫是由基本筆畫連接、組合而成的。教學應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基本筆畫教起,然后教復合筆畫。教學筆畫時,應把握筆畫的幾個特點:
1、漢字的筆畫是“寫”出來的,“寫”是一次性完成的,不可涂、描、畫,也不要修改。
2、教學筆畫就離不開筆法,只有正確的筆法,才能寫出準確的筆畫。
3、筆畫是線條,但不是幾何學上的線條。它在形態上有粗細、方圓、轉折等變化,書寫時要有輕重、快慢、提按的變化,不能將筆畫寫成呆板僵硬的線道。有人弱化運筆的提按頓挫,將筆畫寫成粗細均勻的線段,這就失去了手寫體之美,失去了書法之美。當然,也不可過分強化運筆的提按頓挫,否則書寫則太慢、太累。
二、筆畫的教學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如何教學生準確地把握筆畫的形狀;二是教學生學會正確的運筆方法。
掌握筆畫形狀,是寫好筆畫的基礎。學生對筆畫形狀的理解越深刻,書寫起來也就會得心應手。教師可以先示范或者圖片展示筆畫,然后引導觀察,分析講解;也可以先讓學生書寫,然后教師范寫或圖片展示正確規范的筆畫,再引導對比,找出差異。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更主動、更深刻更準確地掌握筆畫的形狀和正確地書寫出來呢?我一般采用“五度”法來教筆畫。
1、長度。不同筆畫,有長短的差異,如橫長點短;同一種筆畫,位置不同,長短也不同;帶轉折的筆畫,各段長短也不盡相同。為節省篇幅,下面以硬筆楷書筆畫為例說明,如下圖所示:

同學們觀察筆畫,首先要從長度方面考慮。一般采用目測觀察、對比的方法來把握筆畫的長短特點。
2、角度。由于筆畫并不完全是平直或豎直的,故它與水平線或豎直線之間就會形成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的大小程度就是角度。當然,單獨的筆畫似乎看不出角度,這時同學們可以假想或畫一條水平線或豎直線穿過筆畫的起筆處或收筆處,這個角度就會顯露出來,如:

筆畫的角度揭示了筆畫傾斜程度。書寫筆畫時,傾斜角度把握要準確,角度過大或過小都不行。
3、弧度
任何一個筆畫,都不是絕對平直的,總是有或多或少的彎曲起伏變化,這種彎曲程度的大小,就是弧度。同學們觀察筆畫,還應把握筆畫的弧度變化,即弧形的大小、方向、位置、特點等情況,如下圖:

通過這“三度”法的分析講解,學生對筆畫形狀的把握就胸有成竹了。下一步就是教師如何教會學生寫出規范美觀的筆畫。筆畫書寫,一定要有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在這三個過程中,可以從“力度”“速度”兩個方面入手。
4、力度。力度是書寫時用筆的輕重變化。筆畫有粗有細,相應的力度變化有重有輕。凡筆畫折處、出鉤處有頓筆動作,力度要重。凡筆畫運行中,力度略小;筆畫起收處有鋒芒的地方,力度要輕。
5、速度。速度是指運筆的快慢變化。它和力度是配合而行的,凡力度重的地方,運筆速度必然慢;凡力度輕的地方,運筆速度必然快。運筆上有了力度、速度的變化,書寫就有了輕重、快慢的節奏,筆畫就獲得了粗細、尖圓的形狀變化,也獲得了律動的活力。

二、要對筆畫進行分類,分而學之,各個擊破。
教師需要對所教的所有筆畫做個梳理和歸類,如楷書筆畫就幾十個,可以歸類為基本筆畫和復合筆畫。復合筆畫又可以細分為帶彎的筆畫、帶鉤的筆畫、帶折的筆畫、帶折又帶鉤的筆畫和帶提的筆畫。比如在學帶鉤的筆畫之前,先以豎鉤為例學會鉤的方法,然后學其他鉤就會舉一反三。另外,一個筆畫往往有幾種寫法,如橫有長橫、短橫、左尖橫、右尖橫之分和上仰橫、下俯橫之別,教學中要進行區分講解,不僅要求講解形態上的區別,還要在用法上進行區別。這樣歸類學習,分而學之,各個擊破,既有整體觀念又有局部意識,思路清晰,效果很好。
三、要注意筆畫的變化。
1、一個筆畫的形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標準”狀態,在書寫中,要根據具體組合情況及所處位置不同進行適當的變化。如豎彎鉤,在“兒”字中豎段要寫長,橫段要寫短;在“元”字中,則相反。如橫折鉤在“同”字中橫短豎長,橫平豎直;但在“力”字中橫豎長度相差不大,橫向右上斜,豎段向左內斜且帶一定弧度。再如橫撇彎鉤
在左耳旁時形體要小;在右耳旁時形體要大,且向右下角突出。

學了一個筆畫之后,要把這個筆畫運用到簡單的字當中,這樣既能學以致用,又能體會筆畫隨著所處位置和其他筆畫的組合時而在形態上應有所變化。
2、不同筆畫在形態有長短、大小、方向、角度之別。如長橫之長,斜鉤、豎彎鉤之長大,臥鉤之小巧,點之短小,各筆畫各有各的特點,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各筆畫的基本特點。

3、筆畫中的橫段一般寫成左低右高狀,切不可寫成水平狀,
一般來說,橫段越短,其傾斜度越大。
4、復合筆畫應特別重視各段的長度對比和方向、角度上的差異,一旦長度、方向、角度上的差異搞錯了,寫出的筆畫便不好看,甚至是病筆。
四、關于筆畫的教學方法
筆畫教學的方法很多, 這里例舉幾種方法。
1、 直觀演示法。筆畫的形態特點及書寫方法,必須要老師親自當著學生的面演示,老師的示范是直觀教學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老師形象生動的握筆、坐姿、書寫動作,親眼目睹起筆、行筆、收筆的全過程,直觀地感受運筆的輕重緩急,讓學生感受真切,體會深刻。
2、形象比喻法。如撇畫,可以以象牙、匕首等做比喻;捺畫,以滑梯為喻;臥鉤,以香蕉為喻……讓學生從熟悉的實物或圖片中把握筆畫的形態特點。
3、口訣記憶法。教師可以概括總結出一些口訣,便于讓學生記憶,如“橫要平,豎要直,撇出尖,捺出腳”“轉要彎一彎,折要頓一頓”等等。
4、對比觀察法。比如撇畫,有平撇、斜撇、豎撇等不同形態,可從長短、角度、方向上加以對比,讓學生在對比觀察中把握各自的特點。學習單個筆畫,要學生將自己書寫的筆畫與老師范寫的筆畫或教材上的筆畫進行比較、反復推敲,找到差距加以修正。對學生來說,寫好一個筆畫,都有一個由不好到好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在比找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進步。
5、添加輔助線分析法。筆畫的外形、傾斜角度、彎曲程度往往需要通過添加輔助線(如虛線、圓形等)進行分析。有了這些線,隱藏在筆畫里的因素就更加清晰了。
6、根據筆畫形狀推想運筆過程的逆推法。即從已有筆畫的具體形狀去推想這個筆畫是如何寫出來的。
以上方法可以綜合運用,效果更好。
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礎材料,沒有合乎標準的“材料”,是不能建構漢字“大廈”的,因此,老師們一定要重視漢字筆畫的教學,把學生的基礎打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