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華 王振華 汪衛東等



摘? 要:2018年在當陽市開展了水稻優質新品種大區比較試驗,結果表明,31個參試品種中,與對照相比,18個品種增產,13個減產;荊兩優266單產9733.3kg/hm2,居第1位;荊兩優266、荃優華占、隆兩優1353等10個品種具有推廣前景。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農藝性狀;產量;當陽市;2018年
中圖分類號 S51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6-0025-04
當陽市水稻常年播種面積3萬hm2,是全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縣(市)和湖北省優質水稻板塊基地建設縣(市)。近年來,隨著國家品種審定制度的改革,每年市場上銷售的水稻品種多達100個。為優化水稻品種,提高種植效益,發揮優良品種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按照湖北省種子管理局的安排,2018年當陽市種子管理局和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展了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擬篩選出適宜本區域種植的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當陽市兩河鎮胡場村1組,海拔高度116m,輕砂質水稻土,肥力中等,灌溉設施良好,前茬作物為油菜。
1.2 試驗品種 經市種子管理局篩選出2017—2018年新審定的(含本區域)、米質達國標3級以上的31個水稻新品種,分別為:簡兩優黃莉占、Y兩優957、創兩優茉莉占、荃優華占、川優5727、荃優123、荃兩優絲苗、兩優566、徽兩優絲苗、隆兩優綠絲苗、贛優735、兩優二三絲苗、晶兩優1468、和兩優627、創兩優276、兩優825、荊兩優266、N兩優1998、荃優153、隆兩優1353、晶兩優1125、隆兩優1212、Y兩優17、宿兩優918、隆兩優1206、興兩優16、旌1優華珍、隆兩優黃莉占、隆兩優534、隆兩優1377、隆兩優1813。C兩優33為對照(ck)品種。均由種子經銷商提供。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32個處理(其中1個為對照),每個品種小區面積667m2,不設重復,小區間隔距離0.25m,試驗地四周設置保護行,用種量18.75kg/hm2。
1.4 試驗過程 4月27日播種,采用塑料軟盤育秧,秧齡25d。油菜收獲后,機械整田,施入35%硫酸鉀復合肥(N∶P∶K18∶5∶12)750kg/hm2作底肥。5月19日移栽大田。5月26日,施尿素75kg/hm2拌“拋秧寧”(芐·丁)進行化學除草和追肥。淺水分蘗,適時曬田。5月15日,苗床用氯蟲苯甲酰胺、吡蚜·速滅威、三環唑、疫霉靈防治水稻1代二化螟、稻薊馬、苗稻瘟。7月9日、7月30日分別用殺單·蘇、烯啶·吡蚜酮、稻瘟靈、井岡霉素防治2代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8月27日至9月10日分小區進行機械收獲。
1.5 調查指標與方法 觀察、記載參試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包括全生育期、株高、穗長、有效穗、結實率、抗病性、抗倒性、耐高溫、米質及產量情況。進行室內考種前,每品種定3個點,每點連續取10株考種,計算理論產量。收獲前每個品種隨機取3個點,每個點取1m2稻穗曬干,脫粒,稱重,計算實際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參試品種始穗期除簡兩優黃莉占外,均比對照遲4~6d,成熟期與對照前后相差3~5d。其中簡兩優黃莉占、荃優華占、荃兩優絲苗、兩優566、徽兩優絲苗、兩優二三絲苗、兩優825的生育期在122~125d,較對照短2~3d,為早中熟品種。創兩優茉莉占、川優5727、荃優123、隆兩優綠絲苗、贛優735、晶兩優1468、和兩優627、創兩優276、荊兩優266、N兩優1998、荃優153、隆兩優1353、晶兩優1125、隆兩優1212、Y兩優17、宿兩優918、隆兩優1206、興兩優16、旌1優華珍、隆兩優黃莉占、隆兩優534、隆兩優1377、隆兩優1813的生育期在127~131d,與對照相當,為中遲熟品種(見表1)。
2.2 株高 參試品種株高大多基本上都高于對照品種,其中Y兩優17株高為124.9cm,植株為最高,創兩優276株高為93.7cm,植株較矮(見表2)。
2.3 產量結構
2.3.1 有效穗 簡兩優黃莉占、隆兩優綠絲苗、隆兩優1353、隆兩優黃莉占、晶兩優1468的有效穗高于對照,平均達19.2萬/hm2(表2)。
2.3.2 實粒數 川優5727、晶兩優1468、旌1優華珍、隆兩優1377、隆兩優1813、隆兩優黃莉、占晶兩優1468、和兩優627等8個品種的實粒數低于對照,其余23個品種均高于對照(表2)。
2.3.3 結實率 除贛優735結實率低于對照外,其余30個品種均高于對照。排名前10位的品種依次是隆兩優1353、和兩優627、荃兩優絲苗、創兩優276、隆兩優1206、徽兩優絲苗、創兩優茉莉占、隆兩優1212、Y兩優957、荊兩優266(表2)。
2.3.4 千粒重 荃優153、川優5727、荃優123的千粒重較高,平均達到28.8g(表2)。
2.3.5 理論產量 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荊兩優266、隆兩優1353、荃優華占、荃兩優絲苗、贛優735、Y兩優17、晶兩優1125、隆兩優1212、創兩優茉莉占、隆兩優綠絲苗。其中,產量最高的是荊兩優266,為11535kg/hm2;最低的是旌1優華珍,為7765.5kg/hm2(表2)。
2.4 實際產量 實際產量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荊兩優266、荃優華占、隆兩優1353、Y兩優17、荃兩優絲苗、贛優735、隆兩優1212、隆兩優綠絲苗、晶兩優1125和徽兩優絲苗,分別為:9733.3kg/hm2、9700kg/hm2、9566.7kg/hm2、9266.7kg/hm2、9233.3kg/hm2、9066.7kg/hm2、9000kg/hm2、8966.7kg/hm2、8766.7kg/hm2、8700kg/hm2,產量最低的是旌1優華珍為7000kg/hm2(表3)。
2.5 抗性
2.5.1 抗倒性 田間觀察表明,32個參試品種未出現傾斜和倒伏現象。
2.5.2 抗病性 田間表現出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有創兩優茉莉占、荃兩優絲苗、徽兩優絲苗、隆兩優1353、晶兩優1125、隆兩優1212、荊兩優266、隆兩優120、隆兩優黃莉占、隆兩優534、隆兩優1377;抗病性中下的有荃優123、創兩優276、荃優153、旌1優華珍(表3)。
3 結論
按照現代農業生產的要求,水稻新品種必須具備以下特征:生育期適中、高產、抗逆性強、品質優良以及適合機械栽培。本次試驗的31個品種,荊兩優266、荃優華占、隆兩優1353、Y兩優17、荃兩優絲苗、贛優735、隆兩優1212、隆兩優綠絲苗、晶兩優1125、徽兩優絲苗等10個品種在生育期、產量、抗性、米質等綜合性狀方面表現較好,可大力推廣;其他品種綜合性狀表現次之,需進一步試驗觀察;旌1優華珍表現較差,荃優153胡麻葉斑病較重,不宜在本區域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王孝平,王振華.優化水稻品種 提升大米品質[J].湖北農機化,2018(8).
[2]方忠坤.中秈水稻新品種篩選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5(6).
[3]陳乃珍.大豆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7(2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