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娜 常勇


摘? 要:運用比較優勢指數、規模比較優勢指數以及綜合比較優勢指數,對山東省2013—2017年主要糧食作物進行了優勢分析,結果表明:山東省小麥、玉米在全國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目前小麥、玉米的市場需求穩定,今后應在現有集約化的環境下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對于水稻等需水量大的農作物不具有優勢,應適當減少其種植面積;大豆及和薯類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應培育品牌、提高產業化水平。
關鍵詞:山東省;糧食作物;結構調整;優勢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6-0032-0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ain food crops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2013—2017 by us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the scal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wheat and maize in Shandong province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in the whole country,but the market demand of wheat and maize is stable at present,We should further increa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benefits in the existing intensive environment.has no advantage over rice with large water demand,etc.,so it can reduce the planting area of rice appropriately,and the stable advantage phenomenon of soybean and potato in Shandong Province can improve the technology of industry and cultivate branded soybean and potato crops.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Food crops;Structural adjustment;Advantage analysis
山東省是我國主要的糧食產區之一,全省分夏、秋兩季糧食作物,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大豆、水稻等,其中小麥、玉米是山東兩大主要糧食作物。本文運用比較優勢指數、規模比較優勢指數以及綜合比較優勢指數,對山東省2013—2017年主要糧食作物進行了優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山東省糧食作物結構調整的建議。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山東省地處東部沿海,東部半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部地勢山地突起,西部及北部屬華北平原,中南部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貌;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氣候溫和,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
1.2 產量比較優勢 產量比較優勢反映一個地區的某種作物的單產水平,即單位面積該糧食作物的生產水平高低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CAijt=Yijt/YitYjt/Yt] (1)
式中:CAijt為t年度i地區j作物的產量比較優勢指數;Yijt為t年度i地區j作物的單產;Yit為t年度i地區糧食作物的平均單產;Yjt為t年度全國j作物的單產;Yt為t年度全國糧食作物的平均單產。
CAijt>1,說明t年度該地區j作物生產具有產量比較優勢;CAijt=1,說明t年度該地區j作物的產量比較優勢等于全國水平;CAijt<1,說明t年度該地區j作物生產不具有產量比較優勢。
1.3 規模比較優勢 規模比較優勢反映一個地區某種糧食作物生產的規模和專業化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PCijt=Sijt/SitSjt/St] (2)
式中:PCijt為t年度i地區j作物的規模比較優勢指數;Sijt為t年度i地區j作物的播種面積,Sit為t年度i地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Sjt為t年度全國j作物的播種面積;St為t年度參照地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
PCijt>l,表示該地區t年度該地區j作物生產具有一定的專業化,比值越大,說明專業化程度越高:PCijt=1,表示t年度該地區j作物規模比較優勢等于全國水平;PCijt<1,表示與全國相比,t年度i地區j作物生產處于劣勢。
1.4 綜合比較優勢 綜合比較優勢是產量比較優勢指數和規模比較優勢指數的幾何平均數,能更加全面地反映該區域糧食作物的比較優勢。計算公式為:
[CAIijt=CAijtPCijt] (3)
式中:CAIijt表示t年度i地區j作物的綜合比較優勢。
CAIijt>1,說明與全國相比,t年度該地區j作物生產具有綜合比較優勢;CAIijt=1,說明t年度該地區j作物綜合比較優勢與同期全國水平相同;CAIijt<1,說明t年度該地區j作物生產不具有比較優勢。CAIijt值越大,綜合比較優勢越明顯。
本文所用原始數據選自2013—2017年《山東統計年鑒》,并選取全國作為參照地區。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比較優勢 由表1可知,與全國主要糧食作物平均水平相比,2013—2017年山東省小麥、谷子以及薯類的產量比較優勢指數始終大于1,具有明顯的產量比較優勢;大豆除2016年小于1以外,其余年份均大于1,表明大豆單產也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稻谷產量優勢也比較明顯;玉米單產與全國水平持平,不具有明顯的產量比較優勢;高粱在單產上處于相對劣勢地位。
2.2 規模比較優勢 由表2可知,與全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平均水平相比:2013—2017年山東省小麥、玉米的種植規模均大于全國平均水平,說明小麥、玉米生產的專業化、集約化程度較高,有利于大面積的發展;其余農作物除薯類部分年份的種植規模較明顯的大于全國平均水平外,稻谷、谷子、高粱以及大豆的種植規模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規模比較不占優勢。
3 結論與建議
由本次研究可知:(1)山東省小麥、玉米在全國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目前小麥及玉米的市場需求穩定,繼續在穩定小麥及玉米產量的同時可以適當減少種植面積,并在現有集約化的基礎下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實現效益最大化;(2)山東省水源雖較為豐富,但是對于水稻等需水量大的農作物仍不具有優勢,故可以適當減少其種植面積;(3)山東省大豆、薯類具有穩定的優勢,可以對適宜大豆及薯類種植的地區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品牌、提高產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周賢君,鄒冬生,王敏.湖南省主要農作物區域比較優勢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9,30(6):712-715.
[2]林郁,李學林,江惠瓊,等.云南省主要農作物生產比較優勢與布局探討[J].經濟問題探索,2005(5):142-144.
[3]張曉群,陳寶峰.平頂山市主要農作物的比較優勢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8(4).
[4]朱利群,卞新民,仇恒佳.農作物區域比較優勢分析——以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為例[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0(3).
[5]陸遠權,賈玉婷.區域農業發展與農作物種植比較優勢研究——基于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的實證分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2):50-56.
[6]王愛民,陳其兵.天祝縣民族地區特色農作物比較優勢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7(4):31-37.
[7]邵志琴.提升內蒙古自治區主要農作物比較優勢的對策[J].現代農業,2018,0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