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民
摘? 要:該文介紹了夏大豆田間常見雜草的種類及危害特點,并從化學防除、生物防除及物理防除等方面介紹了夏大豆田雜草綜合防除技術。
關鍵詞:大豆田;雜草;防除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6-0044-02
夏大豆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生育期在6—9月份,這一時期氣溫高、雨水量較大,有利于田間雜草的發生和生長。雜草在田間生長繁殖,嚴重影響大豆的生長發育,是大豆高產優質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應重視大豆田間雜草的防除。本文通過對大豆田間常見雜草進行分析,結合生產實踐提出了適宜的防除技術,以期為促進夏大豆的高產提供參考。
1 夏大豆田間常見雜草種類
夏大豆繁育期間田間生長的雜草數量較多,并且種類繁雜,一年生的禾本科雜草主要包括:稗草、野燕麥、金狗尾草、狗尾草、牛筋草、馬唐等;一年生長的闊葉雜草主要包括:藜灰菊、蒼耳、馬齒莧、龍葵、鐵莧菜、豬毛菜、鴨跖草、菟絲子、蘭花菜、水棘針等;還有一些多年生的雜草,如問荊(節骨草)、苣荬菜、小薊(刺兒菊)、蘆葦、大薊(大刺兒菊)、打碗花、蘆葦等。在生產中,要對田間的主要雜草和次要雜草詳細調查區分,根據防治田塊的具體情況兼顧主要雜草和次要雜草,采取不同的化學、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進行對癥用藥,有效清除雜草對大豆的生產的影響。
2 夏大豆雜草綜合防除技術
2.1 化學防除 大豆田雜草防除可選用的化學除草劑品種很多,安全、高效、經濟是選用除草劑品種的重要依據。根據大豆田雜草生長的種類挑選合適的除草劑品種,注意觀察除草劑對雜草的防治效果。有針對性的使用闊葉、窄葉、窄葉和闊葉雜草兼防而且殺草譜較寬使用安全的化學除草劑用藥,并且嚴格按照大豆的生育期和藥劑的安全、高效劑量正確使用除草劑。
2.1.1 土壤封閉處理 土壤封閉處理時要根據土壤的墑情、整地質量、有機質含量以及土壤的質地等,選擇合適的除草劑,確保施用效果。如果因為土壤和氣候原因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應該避免使用除草劑,可以待大豆播后苗前施藥或者苗后莖葉施藥處理。用于土壤封閉處理的除草劑大多對雜草的幼芽有較好的效果,若施藥的時間過晚會影響除草的效果,一般來說以大豆播種后3d左右為宜。播前、播后苗前施用除草劑,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防除雜草對大豆的萌發幼苗造成危害,盡量早期控制和防除雜草,可以節約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大豆播種前進行施藥混土,可以增強一年生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防治效果。播后及苗前使用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土壤要保持濕潤,以充分發揮藥效。播前、播后苗前使用大霧滴噴霧施藥,可防止和減輕藥物對周圍其他敏感植物的飄移危害。使用出苗后的莖葉除草劑進行雜草防除,時間要盡量晚一些,按照正常的莖葉除草劑使用要求,在大豆出苗以后的2~3葉期,雜草2~4葉期進行施藥。這一時期田間的雜草已基本長齊,此時使用除草劑可一次性將雜草清除干凈。
2.1.2 化學藥物防治 大豆播種前的整地和秸稈處理是關系到化學除草劑藥效好壞的重要因素,因此前茬作物收割時要盡可能的割低茬口,并運出田外,平整土地時要盡量平整,土塊細小,使藥劑均勻的分布在土表形成嚴密的封閉層,更好地起到土壤封閉的作用,等到雜草出土后接觸藥膜而死,以提高防治效果。大豆除草劑對雨水較敏感,降雨和田間明水會嚴重破壞除草劑的藥膜覆蓋,大幅降低藥物效果甚至是藥物失效,除草劑的使用要力爭雨前24h完成。
2.1.2.1 50%乙草胺 該除草劑功效良好,具有殺草譜廣、持效期長、安全性好、對當茬及后茬作物無不良影響等特點,是一種播后苗前除草劑,在大豆播種后出苗前的土壤封閉處理時使用,對禾本科稗草、野燕麥、狗尾草、莧菜、馬唐、節節草、鐵莧草等雜草防治效果較好。播后苗前使用時最好在播種后3~5d內施藥,用量為1.8~2.4L/hm2,兌水600~900kg/hm2,均勻噴霧于土壤表面,避免漏噴和重噴。干旱條件下要加大兌水量或者進行淺表混土,低溫多雨年份應適當減少用藥量,并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產生藥害。
2.1.2.2 異惡草酮(廣滅靈) 異惡草酮是大豆播種前或播后苗前除草劑,主要防除菟絲子、蒼耳、馬齒莧、鴨跖草、蘭花菜等闊葉雜草和部分禾本科雜草。藥效持續時間長,除雜草效果好,為確保后茬作物安全無藥害,應盡量減量并與其他大豆除草劑混合使用。可采用48%異惡草酮乳油0.75~1L/hm2混合50%乙草胺1.6L/hm2乳油在大豆播后苗前使用,兌水300~450kg/hm2。土壤濕度大,有利于對藥劑的吸收,干旱條件下需淺混土。播前施藥后淺種混土3~5cm,播后苗前施藥后培土2cm,可減輕干旱、風蝕對藥效的影響。異惡草酮因操作失誤導致重噴會對后茬小麥田產生藥害,同時應避免過量使用。異惡草酮的藥物效果持續時間長,為防止藥液飄移對鄰近作物的藥害,要選擇無風的晴朗天氣進行除草劑的使用,并且和對異惡草酮敏感的其他植物保持安全隔離帶,不要施藥過量或重噴,以免對下茬作物造成影響。
2.1.2.3 氟磺胺草醚 氨磺胺草醚是一種對大豆苗后進行處理具有高度選擇性的除草劑,對大豆闊葉雜草鐵莧菜、莧屬、油菜、薺菜、藜、馬齒莧、豬殃殃、蒼耳等產生很好的防治效果,對禾本科雜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殺草譜廣。大豆苗后1~3片復葉,雜草1~3葉期時,用25%水劑1~1.9L/hm2,兌水300~450kg/hm2,均勻噴霧覆蓋到雜草的莖葉。
2.1.2.4 排草丹 排草丹是一種觸殺型的廣譜性苗后闊葉雜草除草劑,對蒼耳、刺莧、馬齒莧、龍葵、莧屬等旱田雜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使用排草丹1.5~3L/hm2,兌水300~450kg/hm2,在雜草3~4片葉期進行莖葉噴霧處理。噴灑藥劑到雜草表面后,通過葉面滲透傳導到植物的內部,影響雜草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植株生長發育。
2.2 生物防除 除化學除草劑外,還可以利用特定的生物防治方法,如植物間的相生相克,動植物間的食物鏈和陽光、水分、空間、有機成分、無機離子的不同需求,也可通過生物菌促萌除草。
2.3 物理防除 防除大豆田的雜草,可以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一些設施對雜草進行物理防治。例如,氣溫干燥時可以用火焰槍燙傷除草,低凹地可澆深水3~4cm淹沒除草,高溫時覆蓋透明膜,使地面溫度達65℃以上除草。利用植物與雜草對于生長環境的需求不同,提供不一樣的生存環境,當雜草接受不到充足的陽光,吸收不到充沛的水分,得不到合適的營養成分都可以將其殺死。
參考文獻
[1]周春燕.阜陽地區大豆田常見雜草及防除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11):121.
[1]劉寶儉,陳香艷,張素梅.臨沂市夏大豆田雜草調查及化學防除技術研究[J].農業科技通訊,2016(1):99-101.
[3]李冬梅.黑河市大豆田雜草發生時期及防除技術[J].大豆科技,2017(3):45-46.
[4]莫士玉,陳樹文,蘇輝.大豆田如何科學使用除草劑[J].農業科技通訊,2003,0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