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長楠


摘? 要:木荷種子園的建立可改良種子的遺傳品質,確保種子高產穩產,以滿足更新造林的需要。該文從種子園的建設理論及生產實踐出發,介紹了包括選址、規劃、建園、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木荷種子園營建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木荷;種子園;營建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6-0087-02
木荷為山茶科木荷屬的常綠闊葉樹種,在我國分布廣泛,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重要建群種。木荷樹干通直圓滿,木材堅硬、紋理稍斜曲、結構細密,易加工,耐磨,不易出現開裂現象,曾經在紡織業中作為特用材料使用。木荷的縱切面有較高的光澤度,材色較均勻,是膠合板、建筑、家具及其他旋刨制品的優良用材[1]。木荷樹冠密,葉片厚,萌芽能力強,抗火性較好,在南方地區常作為營建生物防火林帶的主要樹種。同時,長勢筆挺,花為白色,一般初夏開花,與綠葉一起形成良好的風景,因而常用于道路等園林綠化中。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木荷用途的逐漸了解,市場對木荷苗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需要大量優質的木荷種苗,而當前市場上的木荷種苗多數未經選擇,品質難以保證,因此有必要營建優良的木荷種子園,以實現種子的高產穩產。安徽省績溪縣鎮頭林場始建于1957年,近些年來一直積極發展項目基地的建設,在木荷種子園的營建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現結合當地實踐,簡要總結了木荷種子園的營建技術。
1 做好建園前的準備工作
1.1 科學選擇建園地址 營建木荷種子園時,首先的工作是科學選址,要求交通條件良好、生態條件適宜、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土質疏松、透水透氣性良好、排灌方便、光照資源豐富、通風條件良好、未發生病蟲害以及獸害威脅的主風向上坡,并且便于隔離帶的布置,或者存在天然的隔離地段[2]。
1.2 嚴格進行種質隔離 種子園建立的初衷是將外源種質的花粉隔離開,讓園內的植株個體之間授粉,以保證品種遺傳的穩定性,確保品種的遺傳品種,實現增產的目的。因此,木荷種子園要與其他的外源花粉隔離開,將周邊至少300m范圍內的同種樹種全部伐除,營建其他樹種作為生物隔離帶,確保種子園內的個體不與其他品種發生混交。
2 科學進行建園規劃
一是通過踏查等方式對林地進行細致的勘察,結合木荷生長要求選擇適宜的園址;二是通過林地調查、測量等,對其林間的植被以及土壤情況進行分析;三是結合調查的實際情況進行林地的區劃,對種子園中的道路、倉庫等進行分區,并做好標記;四是對建園的目的、園地的實際情況、隔離方法、營建技術、施工要求、相關設施的規格、總體規劃、施工安排、施工預算、預期效果等詳細的方案進行擬定。為了便于建園時的施工以及建園后的管理,種子園可以因地制宜地分成幾個大區進行建設,每個大區再劃分為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的界限可以為天然存在的山脊,或者人工建設的溝渠、道路等。區劃時還需要預備一定的備用區域,便于后期備用苗的培育以及滿足長期的發展需求。此外,種子園內還要規劃好道路,在防火等方面做好相關的保護措施[3]。
3 提前繪制種子園建設工藝流程
4 精心營建種子園
為了保證建園后木荷的成活率,對于實生苗種子園,可以先培育出長勢健壯、未發生病蟲害的容器苗,然后再按照設計的要求、建園密度等定植。定植前將林地內的雜草、灌木、立木等全部清除干凈,在整地的基礎上按照80cm×80cm×50cm的規格挖定植穴,施入磷肥100g/穴、復合肥150g/穴作為基肥。績溪縣木荷的栽植時間一般選在冬末春初時進行,以微風的陰雨天氣為佳,栽植時確保苗木的根系舒展,先將表土填入,再逐漸填心土,并用腳分層踩實,最后表面再覆蓋1層虛土。定植的密度控制在1600~1700株/hm2。建園時將各家系分成若干組,組內隨機,組間交叉,配置的株行距控制在2m×3m。栽植第2年,根據苗木成活情況用原系號家系苗木進行補植,確保建園3年后的保存率超過95%。
5 加強種子園管理
5.1 土壤管理 對建園的木荷種子園要加強土壤管理,為母樹更快的開花結實提供良好的條件,提高種子的質量及品質。對于新建的木荷種子園來說,由于林間很多土地裸露,可以套種一些綠肥作物(豆類)或者日本草、云英等,對改良土壤肥力、促進幼樹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林間撫育的基礎上實施塊狀松土除草,造林的當年進行1次即可,之后每年在5—6、8—9月分別進行1次;建園3年后的撫育方式為砍草。施肥是確保木荷種子園高產穩產的的重要保證,一般采取挖穴、環溝施肥的方式。各個階段可結合木荷生長發育的要求,確定具體的施肥方法及施肥量(表1)。
5.2 樹形管理 木荷的樹高一般可達到20m,因此采收的難度較大。為了便于采收木荷種子,可加強樹形的管理,適時采取去頂等措施,具體時間為木荷高生長旺盛期結束后。去頂不是僅僅對頂梢進行修剪,還要對旺長枝條、上部輪生的側枝等進行修剪,分多次進行,每年修剪要適度,不要一次性地將頂端多年的生長量全部截除[4]。
5.3 輔助授粉 為了提高木荷種子的產量,可采取人工輔助授粉的方式,尤其是栽植面積小或者剛栽植的木荷幼苗種子園,以改善木荷的遺傳品質。人工輔助授粉的花粉必須為混合花粉(經過人工精選的20~30個優良家系混合),每種花粉收集時要嚴格要求,確保花粉的高純度收集,之后多種花粉混合后與一定比例的滑石粉混合均勻后在微風的早晨于木荷林間噴霧授粉。
5.4 疏伐 營建的木荷種子園的母樹在正常結實后,可對子代進行測定,結合測定的結果以及母樹的結實情況將一些遺傳品質低劣的母樹淘汰掉,進行林間疏伐。對于第1代種子園來說,疏伐的平均次數為4次,每次疏伐的程度為所有植株的1/4左右,最終控制林間的木荷母樹密度在500~550株/hm2。
5.5 建立技術檔案 在木荷種子園的建園及后期的管理中,各個環節的工作都要有詳細的紙質記錄。建立完善的技術檔案,并對各類材料進行分類,按照不同的類別分別由專門的人員負責保管。主要的技術檔案包括林地調查資料、總體規劃方案資料、區劃圖、選優及優樹登記表、經營管理資料、子代測定的資料等。
5.6 病蟲害防治 褐斑病是木荷種子園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可用多菌靈(50%粉劑)500~600倍液或退菌特(50%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15d噴1次,連噴2~3次。木荷葉蜂主要危害當年新長出的葉片、嫩芽等,可在冬季加強對林間的撫育管理,并通過墾復等方式將林間部分老熟幼蟲挖除,適當墾復,發生時可用8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參考文獻
[1]楊漢波,張蕊,周志春.木荷種子園的遺傳多樣性和交配系統[J].林業科學,2016(12):66-73.
[2]江光安.木荷種子繁育及大苗培育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6):204-205.
[3]傅國勇,楊堂亮,周剛輝,等.木荷優質苗的培育[J].林業科技通訊,2004(9):24.
[4]王瑞輝,謝祿山,羅丹杰.木荷播種育苗的關鍵技術[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4,24(2):59-63.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