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文 李曉露 馬莎莎 鄧慶標
[摘 要]根據共青團中央及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廣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于2017年在全院班級團支部推進“班級團支部與班委會一體化運行”工作。經過近一年半的實踐,班團一體化管理架構鋪設基本完成。在實踐過程中,警院牢牢把握自身管理的特點和基礎,堅持突出以班級團支部為核心的班集體建設,以學生班級團支部自身建設為切入點,推動新模式的落地生根。該模式明顯提升了團支部的活力,培養(yǎng)了大學生團員意識,使警院大學生更好地向團組織靠攏,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同時也強化了警務化管理,達到了既定目標。
[關鍵詞]警院;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工作體會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5-0193-03
團支部與廣大青年學生保持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lián)系,是共青團最基層的組織,是共青團各項工作和活動的實施者和體現者,是共青團發(fā)揮戰(zhàn)斗作用的最前沿陣地,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高校的班級團支部是以共青團工作為核心的大學基層組織,負責傳達上級團組織的通知、決議,掌握大學生團員們的思想政治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工作計劃。班委會是以班級日常工作為核心的基層組織,負責班級各項工作的分工與安排,協(xié)調班級間的關系,及時傳達并完成高校的各項任務和工作,在學校和大學生之間起到了紐帶作用。團支部和班委會都屬于高校的基層組織,在班級建設中都起著重要作用。雖然兩者的分工不同,所面對的對象也不同,但在實際工作中兩者的職能卻有較多重疊,導致人力浪費,工作效能降低。此外,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使得班委會的影響力較大,特別是班長在班級中的地位本來就比較高,導致團支部在班級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有所削弱。
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存在著弊端,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聯(lián)合印發(fā)了《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以及《關于印發(fā)<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聯(lián)發(fā)〔2016〕18號),要求全國各高校全面加強高校共青團的管理,從頂層設計要求高校班級推進實施“班團一體化”。 為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國內不少高校陸續(xù)進行了相關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4]。我院自2016年開始多次組織各級輔導員開會探討,并根據警院班級管理的特點,擬定了班團一體化的實施方案,對班級干部的編制進行了重新設置,對每個學生干部的職責進行細分,并從2017年起在全院各系部積極推進班團一體化工作,目前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表明,在警院開展班團一體化具有可行性和巨大的活力,將對警校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深遠的意義。
一、班團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特點
(一)精簡班級干部隊伍,提高工作效率
班團一體化運行模式的核心是將班級里班委的工作和團支部的工作融為一體。對此,我院的做法是在班級成立團支部委員會,設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各1人。根據學院《學生干部工作條例》和《團組織工作條例》,實行班級團支部與班委會一體化運行,具體干部的設置為:團支部書記兼任班長,組織委員兼任副班長,宣傳委員兼任學習委員,體育委員兼任警體委員。通過崗位設置的轉變,直觀上班級干部人數較原來減少,但對學生干部的總體要求也變高了,尤其是一人身兼兩職的,原來的班長除了管理班級外,還要肩負團支部的建設任務,這也是對大學生個人能力的一種考驗。隨著干部隊伍的精而簡,班級的管理工作集中了,減少了職能的重疊,工作效率有所提高。
(二)有利于強化團支部的建設
高校班級班長和團支部書記這兩個職位的工作重心不同。在一般大學生的觀念里,團支部是班級的一個職能部門,團支部書記是協(xié)助班長工作的,團支部的工作需要班長的推動才能完成。實施班團一體化后,班長同時擔任了團支部書記的角色,這樣使班級工作和團支部工作融為一體,班長可憑借其在高校班級里的影響力號召學生,也可以凝聚更多團員,對團支部工作的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利于強化團支部的建設,同時也可以突出團支部書記在班級中的領導地位,確立團支部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三)有利于提高共青團員調動起積極性
共青團是黨的先進青年組織,是黨的后備軍。但是許多高校都存在“班”強于“團”的現狀,沒有明確意識到團組織的重要性,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學生在思想認識上有偏差,認為班級和團支部是兩個分開的班級基層組織,對于團支部展開的一些工作參與積極性并不高。實施班團一體化后,通過開展一些團日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等,使學生思想認識得到提高,對共青團的認識進一步加深,更加積極地參加團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從而更主動地向團組織靠攏。
(四)團支部工作強有力的指導
學院每個中隊都有一名中隊長(相當于輔導員),每個中隊長負責2~4個班級,中隊長入職前都接受過正規(guī)的輔導員培訓,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中隊長在日常的管理中會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品質、文明禮儀等方面,并且會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工作,直到班級團支部的建設。此外,每個系的大隊都也配備專職的團支部書記,都是高學歷、有豐富的學生管理經驗的年輕輔導員,他們長期的學生管理的基層歷練,使其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又在學生中有較大的影響力,并擔任整個大隊團支部建設的指導者的職責。此外學院還配備一名專職的團支部書記,統(tǒng)領全校大學生班級團支部的建設。各級教師團支部書記對于班團一體化的理解程度和管理水平都比班團學生干部高得多,思想境界和工作經驗比較高,通過“學院—大隊—中隊—班級”這一團支部管理模式,強化了對班級團支部的管理,對團支部工作做出較出色的指導,使團支部在引導班級思想方向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班團干部也可以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匯報并接受指導,使上傳下達任務高效執(zhí)行,團支部的作用得到發(fā)揮,并在實踐中得到壯大。
總之,警院通過推進班團一體化建設,不僅能切實推動共青團改革創(chuàng)新、提升基層團支部的活力、培養(yǎng)團員意識,還能使警院大學生更好地向團組織靠攏,增強對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二、推進班團一體化管理模式的基礎
(一)實施警務化管理制度,令行禁止
要清晰認識警院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別,警院實施警務化管理制度,即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有嚴格的管理規(guī)定,令行禁止。具體包括:通過對學生的各種行為進行規(guī)范,建立規(guī)范的工作、學習、生活秩序;不僅對學生的著裝和儀容儀表有要求,甚至宿舍也有相關的內務管理條例,進出校門有嚴格的請銷假制度。各系部是學生工作的具體二級管理單位,大隊在系領導下開展工作,中隊在大隊領導下開展工作,中隊長充當著普通高等院校里“輔導員”的角色。正是有了這種區(qū)別,警院在實施班團一體化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特點和情況,制訂有針對性、有重點的運行機制。
(二)重視學生心理引導及思想建設
大學時期是學生思想最活躍的一個時期,但是警務化管理制度又帶有明顯的約束性。在警院這種封閉式的嚴格管理模式下,學生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難免會出現一些思想波動,需要進行合理的引導,以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共青團團組織與廣大青年學生保持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lián)系,故在封閉式管理的警察院校,可成為廣大學生最佳的思想引導者,作為引導大學生的中間核心思想力量。所以在實施班團一體化的過程中,團組織應著重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建設,通過各類活動來引導其思想。
(三)實現班團一體化運行,構建班團支部的管理和警院管理相結合的聯(lián)動機制
警院要實現班團一體化運行,最主要的是需要構建班團支部管理和警院管理相結合的聯(lián)動機制。警院在推動班委管理工作的同時,要強調團支部的重要地位,調動共青團員的主動性。在開展警院特色訓練活動時,班團干部要發(fā)揮好帶頭作用,帶動班級,形成活躍的氣氛,養(yǎng)成良好的大學風氣。各系部大隊長和中隊長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團支部的發(fā)展,勇于擔起警院共青團工作改革和發(fā)展的重任,肩負起警務化管理工作、學生管理工作和共青團工作三重任務。通過開展警院訓練和班團活動將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構建起班團管理和警院管理的聯(lián)動機制。
(四)構建起科學合理的警院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
警院只有將班團管理工作和警務化管理工作聯(lián)動起來,構建起科學合理的警院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充分發(fā)揮班團干部在班團管理工作和警務化管理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促進警院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的構建,才能有利于推動“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基本要求的實現。
三、實踐班團一體化管理模式遇到的問題
班團一體化的班級管理新模式已呈現出明顯優(yōu)勢,且不斷增強,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此,筆者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對班團一體化的認識不充分
班團一體化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雖然目前警院已經開始實施了,但許多學生還是對其不太了解,認識不夠充分,仍然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其主要的原因是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已經深入人心,學生心中對班委會的認識度遠大于團支部,團支部在班級內的認可度不高,存在感還比較低。
(二)班團一體化運行機制不完善
雖然班團一體化管理模式已經開始實施,但是部分班級干部的結合度還不夠高,一體化運行機制還不夠完善,干部沒有明確自己的職責,相互之間缺少溝通。由于沒有形成完善的運行機制,部分班級還未能理順團支部與班委會的關系,對于班團一體化的具體改革工作沒有深入地推進,并且班委會與團支部在工作上沒有完成交接,增加了班團一體化建設的困難。
(三)對團支部開展的活動不夠重視
開展班級活動是班級集體教育的一種形式,多種形式的班級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特別是思想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同時有利于建設良好的高校班集體。但是由于部分團員意識淡薄,認為思想教育方面的活動過于乏味,參與積極性也不高,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走過場”,沒有真正體會到活動的意義,活動也沒有起到真正的思想教育作用。例如,團組織要求班級團支部開展思想教育方面的活動,部分團支部書記在講臺上展示PPT、播放視頻,然而大多數學生都是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認為這些內容沒意義。所以大多數班級活動應結合警院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且健康的方式,促進學生對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視。
四、推進班團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機制
嶄新的班級管理模式在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最關鍵的是總結經驗,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不斷完善,全面提升高校共青團工作科學化、系統(tǒng)化水平。具體的措施如下:
(一)強化對班團一體化建設的認知度
各級團組織應該組織班上學生學習和解讀《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讓每一位輔導員、大學生共青團員都深刻認識到實施班團一體化建設的核心意義,充分了解新模式的特點,轉變觀念。并且通過加強團員意識,讓團員認識到團支部的重要性,意識到自己作為團員的責任,更加主動積極地向團組織靠攏,與團干部一起,共同推動班團一體化的建設與發(fā)展。例如可以提高學生團支部書記及團員干部發(fā)展入黨的優(yōu)先性,讓優(yōu)秀的團員優(yōu)先成為發(fā)展對象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強化班團一體化的認可度。
(二)理清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
理清班團工作的各自職責,可以明確工作的目標和方向,還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班干部和團干部在工作中應該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合作,從而明確自己細分的工作職責,在實踐中不斷進步。例如,班級團支部書記對每一名干部的工作內容進行分配,讓大家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在工作上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與其他干部一起討論商量,確定最好的解決方案。在理清工作職責的基礎上,還可以制訂一些相關的規(guī)定,規(guī)范班級團支部的管理,突出團支部在班級中的重要地位,共同完善班團一體化的工作機制。
(三)開展新型的思想教育活動
共青團組織活動緊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扣時代的脈搏,要緊密聯(lián)系思想政治教育, 讓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日常化,從而拉近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距離[5]。團支部可以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開展思想教育活動。警察類高校最常接觸到的社會實踐活動就是重要活動或節(jié)日的安保活動,這是一個很好實踐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自己作為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外進行安保活動,脫離學校常規(guī)的警務化管理,學生容易出現思想上的放松,隊伍渙散,不利于安保工作的有序推進和保障學生的自身安全。所以我們在安保活動中,由團支部在有限的時間里組織活動,每周組織參與安保工作的學生進行座談,在思想上明確任務的重要性、敏感性,強調紀律是靈魂,同時分析工作過程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協(xié)調組織安排等。此外,在每次社會實踐活動后,團支部要組織開展一次總結活動,讓學生對安保活動進行總結,并且寫一份思想政治報告,加深對活動的印象以及加強政治敏感度,從而提升大家的思想素質,使學生更好地向團組織靠攏,促進班團一體化的運行。
五、結語
本文主要從大學生管理的角度探索了高校班級團支部管理模式。在這一年半中推進實施班團一體化管理模式以來,我院取得了不少成績。雖然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但新模式依然具有生命力。繼續(xù)在警院中推進這項工程,將有利于警院學生管理的不斷完善,有利于警務化管理,有利于促進學生團員的全面發(fā)展。在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下,將團支部建設成為大學生思想核心的、中堅的力量,最終實現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提出的“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這一基本要求。
[ 參 考 文 獻 ]
[1] 劉軼. 關于加強公安院校團支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 今日科苑, 2009(11):113-113.
[2] 黃媛媛. 新形勢下高校班團一體化協(xié)同工作機制建設研究[J]. 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6(3):84-87.
[3] 王博. 高職院校新型班團一體化運行模式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9):70-71+137.
[4] 張妍妍, 王貴鋒. 高職院校班級團支部和班委會一體化運行機制研究[J]. 機械職業(yè)教育,2017(4):57-59.
[5] 葛媛媛. 班團一體化工作機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討[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2):7-8.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