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遍地風流天眷顧

2019-04-24 02:20:46韓秀
書屋 2019年4期

韓秀

在美國的中部平原,與美東華府有一小時時差的地方,有一個小鎮,位于肯塔基州的西端,叫作帕篤卡(Paducah)。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小鎮北側的俄亥俄河曾經泛濫成災,這個小鎮幾乎消失在滔天的洪水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個地方在安靜了一些年之后忽然聲名大噪,因為這里是美國核武器的生產地。但是最近五十年來,這個小鎮卻逐漸地與世界上最美麗的一種手工藝品聯系了起來,這種手工藝品叫作“百衲被”(Quilt)。

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展示百納被以及紡織品藝術的美國國家“百納被”博物館就設立在這個小鎮上。自1991年開館以來,這個擁有兩萬七千平方英尺的展場每年吸引十多萬游客到訪,來自美國五十個州以及四十五個國家的精美展品展示出“百衲被”曲折的歷史與燦爛的今天。

擁有來自八十多個國家、近十萬會員的美國“百衲被”制作者協會(American Quilters Society,簡稱AQS)的總部也設在此地,不但出版雜志、書籍、組織專業人士研究“百衲被”設計、制作的技藝,一年一度也在美國各地舉辦“百衲被”展覽會。2014年春季,在帕篤卡舉辦第三十屆大展,經過遴選,展出來自美國四十一個州以及十個國家的四百零五件最為精美的“百衲被”藝術品。在4月23日到26日這四天內,居民總人數只有兩萬五千人的小鎮,迎接了從世界各地涌到的三萬多名訪客,帶來了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效益。不但帕篤卡本地“百衲被”電視臺日夜報道展事新聞、《帕篤卡太陽報》的每日頭條離不開“百衲被”專題,甚至引發《華爾街日報》、《財富》雜志熱烈關注,成為小鎮真正的盛大慶典。

“百衲被”究竟是什么?在科技高度發展的美國,何以吸引這么多人親手來制作?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數百年前,歐洲人離鄉背井越過大西洋登上美國東北部陸地的時候,他們所追尋的基本上是信仰的自由。為了自由,來到遙遠的北美洲,用他們的雙手來建立新的家園。從家鄉帶來的衣物破爛了,舍不得丟掉,就將比較結實的布塊剪剪裁裁、縫縫補補,做成被子來御寒。被子有面子有里子,中間加上棉絮。為了結實,又用針線將這三層牢牢固定,這便是“百衲被”的雛形。因之,這種技藝先天就具有一種艱苦卓絕的創業精神,一種樸素的性格。傳統“百衲被”維護著家人,帶給家人溫暖,甚至代代相傳,成為家庭與親友之間情感的聯系與象征。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的富足,紡織品的質量與設計日新月異,百年來,部分“百衲被”的功用逐漸地從御寒走向裝飾,從床上走向墻壁,從日用品走向藝術品,出現了專業的設計師以及專業的制作者,也從純女性的手工技藝,走向了有男性加入的使用機械的縫制工程。“百衲被”走向多元的近二十年來,更受到計算機技術的影響,從設計到制作,計算機都發揮了巨大功能。傳統與現代在計算機的推動下迅速融合,傳統美學與現代藝術相結合,推陳出新的結果便是“百衲被”制作的速度飆升,設計百花齊放,令人嘆為觀止。AQS緊跟時代潮流,一年一度給世人機會親眼觀看世界各地“百衲被”一日千里的新發展。然而,傳統的力量畢竟強大,“百納被”的傳統性格仍然受到重視,得到呵護,它所扮演的溫暖、理解、愛護、相互扶持的角色正是現代人對抗冷漠、孤絕、疏離所絕對需要的。所以,雖然繼續手工縫制“百衲被”的人數近年來有明顯減少的趨勢,更多的人投身計算機設計、機器縫制,但是它的制作風起云涌,勢頭正健,其哲學基礎正是在此。

那么,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百衲被”制作者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呢?首先,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仍然是女性。帕篤卡滿街彩旗飄揚,“歡迎百衲被制作者!”的市招下走著滿面笑容神采飛揚的各種年齡的女性。平常的日子,她們多半在家里獨自飛針走線,兼顧工作、家庭之余,設計、制作著美麗的百衲被。大展期間,她們有了機會結識的同行們在帕篤卡相會,交換心得,分享喜悅。她們中間的絕大多數是母親,一條條“百衲被”完成的同時,孩子們長大了,甚至搬離了家鄉。在他們的行囊里,有著母親親手縫制的“百衲被”,那樣的美麗而溫暖,其中所包含的遠遠不只是創意、巧思、數月的辛勤勞作,更是無限的愛意、無盡的關懷、無條件的支援。

那么,“百衲被”的題材又以什么為主呢?首先,每一件作品都是獨家設計。傳統作品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花草、樹木、落葉、日出與夕照、月亮與星星、房子、圍籬、炊煙……日常所見、世間風物都可再現。現代作品則融進了更多的抽象,不但日月山川、奇花異草、珍禽瑞獸被放大或縮小成為畫面,連“靜默的瞬間”、“夢中漣漪”、“留住過往”、“迷思”、“光與影”、“時光飛逝”等需要更多想象力的作品都在大展中頻頻獲獎,備受好評。我注意到,許多具有強烈現代風格的作品,都完全是手工縫制的,沒有機器帶來的任何痕跡。

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制作“百衲被”所需要的材料也在不斷地改善、豐富。老字號布店Hancocks在帕篤卡有占地三萬平方英尺的銷售場地。據了解,除了在店堂里展開的交易之外,他們也接受網上訂貨,每個星期寄往世界各地的包裹高達四千份,客戶數量最大的國家竟然是英國和澳大利亞。布店工作人員告訴我,美國棉布之外,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的蠟染廣受歡迎,最近新加入進來的還有設計新穎、質量上乘的荷蘭與比利時布匹。

帕篤卡擁有無數小小的獨立店家。在這里,我們買得到用臺灣地區木材或者菲律賓木材制作的大小繃架、吊桿,收藏“百衲被”的中國木箱,各種形狀的美國剪裁板,銳利的德國剪刀,好用的中國臺灣頂針,經久耐用的英倫縫衣針,粗細各異的意大利彩色棉線,來自美國和日本各地的設計紙型……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帕篤卡從河濱到小鎮另一頭的住宅區遍植山茱萸,五十年來,每一個四月都將小鎮籠罩在粉紅色的云霞之中。如今,春花與“百衲被”互相輝映,帕篤卡更加嫵媚,更加迷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第一次在華府喬治城的精品紙店看到著名的意大利“大理石紋”手工紙,被其顏色的豐饒、線條的流暢絕倒,呆立在柜臺前,不能動彈。來自佛羅倫薩Ricceri公司的經理非常友善,他跟我說,你可以用手摸摸看,這種紙是非常結實的,里面有麻的成分。最重要的,這是手工紙,每一張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能夠感覺得到,他說這話的時候是那樣的自豪。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兩根手指,很輕地觸碰了一下一張非常浪漫的像海水一樣涌起蔚藍色波浪的紙,那張紙相當挺拔,有點沉重,在我的手指之間傳遞出可靠、堅實的感覺。

那一天,我的先生Jeff為我買下一本筆記本,封面便是那種蔚藍色的意大利手工紙。經理先生還送給我一些不同顏色的樣品紙,“留著玩,它們很美的”。從此,與意大利手工紙結緣,買到IL Papiro公司許多精美的各色紙張。之后,在羅馬,見識了來自Amalfi的紙,這地方是整個歐洲最古老、最著名的造紙中心。Cartira Amatruda公司從1380年起就生產并為全世界提供最優雅、最吸墨的書寫紙。我是一個寫信的人,對書寫紙一往情深,很快成為這家公司的忠誠客戶。

中國臺灣藝術家侯吉諒對紙墨筆硯極有研究,我自然用最棒的阿莫菲紙寫信給他。有一次,他感慨地說,你竟然用這樣的紙寫信!我想他的意思是,這么棒的紙張,用來寫書法才是最高禮敬。那已經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寫信的人數正在開始銳減。我心里苦澀地想,要不了多久,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上,寫信的人將比寫書法的人更少,更稀有。而本來用于報平安、談事情、聯系感情與友誼的手寫書信則將無比珍貴,就像阿莫菲的紙,真正有了進入博物館的資格。

對于東方的藝術家而言,一張能夠表達當下心情的好紙幾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遠遠不僅僅是紙張本身的珍稀所帶來的焦慮與困擾。2003年5月臺北未來書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非常精美、非常罕見的書,題目叫作《手工紙與文人畫》。書畫家侯吉諒在書中告訴我們,“同樣的筆法,在特別好的紙張上使用所散發出來的驚人魅力,對創作者來說,比什么都吸引人”。在十幾二十年徒勞無功的“找紙”活動帶來的最為無助的時刻,臺灣的造紙專家王國財出現了,他用科學的方法精確研究、掌握紙的成分與結構。因之他能夠復原與復制許多古代中國的經典名紙,甚至是早已失傳的紙張。更進一步,“古法新造”,手工制作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臺灣手工紙較古代中國更上層樓。于是,我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文人畫藝術在這些絕無僅有的手工紙上成就出無與倫比的優雅、豐潤、秀朗。

王國財先生甚至為我做了一匣信紙,一匣美麗至極的十四行箋,給我“寫信用”。龔鵬程教授聽說了,羨慕得不得了。我答應勻幾張給他,龔先生在這匣紙面前雙膝跪倒,恭恭敬敬開了匣子,靜觀多時,這才小心地卷起幾張。他十分感慨地說:“我曾經夢想開一家紙店,結果沒成。”

藝術家畢竟是精英,人數少,對紙張的需求與禮敬似乎是敵不過時代的飛速改變。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信息的取得不再完全依賴報章雜志和紙本書,連伊妹兒都幾乎要被微信取代的時分,全世界的紙張制造業自然必須面對空前的挑戰。就拿美國來說,這個危機在人類跨入數字時代以來曾經造成極大的困擾,主因當然是網絡取代了大量的用紙。但是,可喜的是,美國的造紙業卻沒有坐以待斃,反而尋找到新的出路,重新活絡起來。

起死回生的基本點依賴的正是人類對紙張的禮敬,轉瞬即逝的信息無法留下長久的緬懷,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一些總是摸得著、總是看得見的東西作為聯系。比方說可以放在手里摩挲的照片,傾訴衷腸的來信,百看不厭寫了無數眉批的紙本書,當然,還有孩子們純真的涂鴉……無一不是無價之寶,都被留在人們的私人博物館里珍重典藏,而它們的載體都是紙張,現代科技無法取代。

在美國東北部,在哈德遜河與莫霍克河交匯的地方有一家造紙廠,傳承了三代的老字號“莫霍克精良紙業公司”,它的大客戶曾經包括IBM、艾克森美孚、奇異等等巨型公司。但是,新世紀以來,產量日漸萎縮,工廠運作從七天減少到四天。莫霍克紙業執行長歐康納沒有氣餒,2004年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融資數百萬美元,帶領整個企業轉型,向精美文具市場、藝術品市場進發,生產精美卡片、相簿、書寫紙、美術用紙,特別是版畫用紙。紙張由商品轉化為紀念品、藝術品,從用過即丟走向被珍藏。事實證明,歐康納的決定是英明的,對于快餐文化的逆向操作不但挽救了造紙業,而且創造出了嶄新的發展舞臺。

同時,深入人心的環保意識也使得造紙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木材不再是造紙的基本原料,代之而起的是回收的巨量廢棄紙張,回收的廢棄棉、麻、絲、竹、草根樹皮、麥稈、玉米葉、部分海藻、某些苔蘚甚至廢棄的輪胎。高度發達的現代科技將這些材質變成紙張,其中相當的部分是非常高級的手工紙,它們帶給人類無限美感。抒情的丹麥紙、華麗的法國紙、高貴的中國臺灣紙、端莊的德國紙、優雅的英國紙、細膩的日本紙、生動的美國紙、樸實的尼泊爾紙、變化無窮的荷蘭紙,當然還有神奇的意大利紙……遍地開花的美國紙品專賣店Paper Source及其無遠弗屆的因特網為手工紙開辟了迅捷的通道。于是,這樣一個美麗新世界為尊貴的紙張拓展出無限的可能性。其中,獨具一格、極富個人色彩的手工書應運而在世界各地大大地發展起來。

根據所承載的詩文選擇手工紙制作封面,選擇合宜的書寫紙做成內頁,用筆和墨水抄錄佳句美文,嵌入合適的插圖、裝飾、鈐印,手工裝訂,做成一本本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其過程所彰顯的正是我們對紙張、對文字的禮敬。

2017年4月初的一個星期四,我們早上七點半鐘從北維州維也納小鎮的家中出發,飛車撲向北方,直奔兩百英里之外、位于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我們的身后是緊緊追趕的暴風雨。一個半小時之后,烏云罩頂,大雨傾盆,高速公路上車流明顯減速。在德拉瓦大橋上更是雷電交加,一個個霹靂當頭劈下,聲勢驚人,我們的車子繼續勇往直前。

天氣這么糟糕,為什么非要在這一天北上?因為平時博物館下午五點鐘關門,而在星期四卻會延長到晚上十點鐘才關門,我們若是在途中遇到狀況,最少可以贏得進館參觀的最后幾個鐘頭。

一所大學的博物館總是在那里的,又何必要這么緊張?是啊,博物館總是在那里的,一個極為難得的特展卻有著時間的限制,一個絕對不容錯過的展覽自3月4日起到6月11日止。我們必須在工作的間隙找出一天,奔去看這個展覽。

什么展覽需要如此地不顧行車安全飛奔而去啊?世界上就是有些東西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萬一錯過,今生絕對沒有機會再見。這一次,“柏林畫師與他的世界”就是這樣的一個展覽。

讓我們展開想象力,公元前五世紀,在古希臘的雅典城邦,有這么樣的一位藝術家在黑色釉彩的陶甕上以黑色勾勒,以陶土本身的棕紅色精致描畫神話故事、社會生活、人生百態而形成了他(或者是她)的個人風格。這位藝術家的首次“個展”在公元二十一世紀隆重舉行,難道不值得我們飛奔而去嗎?

古希臘陶甕的制作始于公元前五千年;到了公元前六世紀,在陶甕上以紅線勾勒的黑色圖形(Black-figure style)盛行起來;而到了公元前五世紀,更為精致的以黑線勾勒的紅色圖形(Red-figure Style)開始流行,將其發揚光大的就是我們這位藝術家。

彩繪陶甕是極為復雜而艱難的技藝,陶甕將干未干之時,表面如同細膩的皮革,藝術家們便要刻出圖形輪廓并且做簡單的勾勒,圖形以外覆以黑色釉彩的部分成為陶甕的整體色彩,沒有上釉的部分成為圖形的背景,圖形本身覆以黑釉。入窯燒過之后,沒有上釉的部分不但保持了陶土的顏色而且因為高溫而產生了變化成為一種美麗的棕紅色,烘托出黑色圖形的堅實、清晰、美觀。但是,如果要讓圖形更為細致,就要反過來做,用黑線勾勒圖形,以黑釉為背景,而讓陶土窯變成的棕紅色成為圖形的主體。在燒過一次的陶甕上再用細如發絲的畫筆以透明的釉彩描繪細部或用黑色描摹頭發、胡須、裙擺等,然后再次入窯,高溫產生的窯變很可能帶來失敗,若是成功,便成就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精湛繪畫,人類要等到歐洲文藝復興,才能見到可以與之媲美的藝術品。

我們來看一下近代史,1834年,一批雅典古甕、陶瓶在意大利中西部海濱城市烏爾契的伊特魯斯坎墓穴中被發現,并且移居柏林的一家博物館。1911年,牛津學者約翰·畢茲里爵士對這批陶甕的深入研究導致出一個結論,這批陶甕上面沒有簽名,但它們是典型的雅典古陶器,多半采用紅色圖形的精細畫法,絕對出于大師之手,不但非常的精美,而且展現出非常獨特的個人風格,線條細膩而流暢,畫面采用神話或日常生活的部分情節,不顯得擁擠;在弧形陶器上,圖形平坦而渾厚、豐滿,充滿立體感,不會造成任何視覺障礙,而且生動活潑;人物的眼神流露出喜悅、祥和、歡愉,栩栩如生,這些彩繪陶器似乎沒有經過兩千多年歲月的折磨,好像昨天才剛剛做成,其鮮明亮麗耀人眼目。它們很可能出自同一位藝術家之手,而他的強項正是黑線勾勒的紅色彩繪。于是,公元五世紀初的一位畫師在藝術史上便有了一個名字,叫作“柏林畫師”,因為有關他的作品的研究是在柏林進行的。

西諺有這樣一個說法,“為了得到一只伊特魯斯坎花瓶,人們情愿傾家蕩產”。

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為世人爭取到這樣的一個機會,親手研究、鑒定過數千件希臘古陶器的專家麥克·帕杰特經過精心的策劃,推出了這個絕無僅有的展覽,讓我們看到八十四件珍品,其中五十四件出自“柏林畫師”的手筆,二十二件是他周圍的畫師的作品,還有八件同時代的作品。于是我們便有了對照,更清晰地看到了“柏林畫師”的與眾不同。這些展品不只是來自柏林、慕尼黑,也來自巴黎、維也納、倫敦、牛津、梵蒂岡、巴塞爾等地的頂尖博物館。在美國本土,普林斯頓大學不但貢獻出自己的館藏,而且調集了來自波士頓、紐約、佛蒙特、新罕布什爾等地著名博物館的館藏。我們何其幸運,在短短數小時里,能夠看到這許多珍品匯集在一起,帶著歷史的香氛,展現出古代藝術家無與倫比的才華與技藝,那種幸福的感覺是終生難忘的,對普林斯頓大學的感激也是不會由于歲月的消逝而稍減的。

至于在豪雨中飛車四小時才能抵達此地的辛苦,在面對第一尊陶甕的瞬間,就已被我們拋到了九霄云外。

臺北的小友聽說我要到艾克斯-普羅旺斯去,便發電郵給我,要我代她問候塞尚先生。我自然謹記在心。

抵達艾克斯,住進“塞尚旅館”,便順著雨果大道來到大噴泉,來到塞尚銅像前。游人如織,大家搶著同“塞尚”合影。我卻沒有看到塞尚先生的身影,便登上五號公交車向北進發。很快,車子步上山路婁甫大道,也就是現在的保羅·塞尚大道,停靠在“塞尚”站牌下。沿著平坦的山路向南步行三分鐘,有牌子標示此地便是塞尚畫室。在艾克斯,唯一的一間保留著百年風貌的塞尚畫室。看到一位女子抱著剛剛洗凈燙干的衣物推門進去,恍然間似乎看到管家布蕾蒙夫人的身影,便跟著她走進院門。

一百多年前,1902年至1906年間,塞尚先生曾經在這個自建的畫室工作。如今,畫室外面早已不是開闊地,而是綠樹成蔭。有鐵欄石階引向高處,有石子小路通往其他方向,在那些步道上,能夠隱約聽到塞尚留下的腳步聲。畫室的大門虛掩著,踏進門去,沿著樓梯抵達二樓,走進了寬闊的畫室,作畫的高梯還在那里,巨幅《大浴者》靠它完成。外套、大衣、染上顏料的灰色工作服都掛在老地方,調色板、顏料箱、被涂抹成五顏六色的木頭方桌、瓶瓶罐罐、帶著笑容的骷髏頭也都原封未動。但是,塞尚不在這里,畫室寬闊卻不敞亮,窗外密密匝匝的高大樹木隔絕了豐沛的光線,塞尚當然不在這里。

下樓去,出得畫室,沿著鐵欄石階來到高處,沒有艾克斯的風景,也沒有圣維克多山的英姿,密林深處只見雪白的休閑桌椅,塞尚不在這里。

沿著石子小道走去,忽然之間豁然開朗,層層巨大石塊鋪成了寬闊的步道,沿著步道向上走去,終于來到一塊開闊地。感覺身后有著什么動靜,轉身一看,被霧嵐罩住的圣維克多山就在眼前,稍遠處艾克斯的紅瓦屋頂在普羅旺斯的艷陽下如同紅寶石閃閃發亮。身后一聲輕咳,“你還是來了……”我怎么能夠不來?雖然此地不是柏林、紐約、費城、華盛頓、巴黎、東京,沒有那許多塞尚的作品;雖然葛蘭言美術館的藏品實在有限得令人難以置信;雖然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此地才有一家電影院率先以“塞尚”命名……雖然塞尚早已屬于全世界,但是,“這里,畢竟是您的家鄉,是您曾經最為熱愛的一塊土地,我不來一趟,便放不下那濃得化不開的思念”。

塞尚一如既往,深色西裝口袋上露出一條雪白的抽紗手絹,黑色小圓帽,臉上掛著和善的微笑。我問候了他,也代我的臺北小友問候了他。他的微笑更溫暖,“也請代我問候那美麗的女孩”之后,我們便并肩坐在巨大的山石上,看著碧空之下眼前的風景——從他的畫里走出來的風景。一陣風吹過,不遠處的樹葉舞動起來,讓我想到早已換了主人,現在已經面目全非的熱德布芳,眼睛濕了。

塞尚還是那么善解人意,他微微一笑,轉移話題,指著紅瓦屋頂上安裝著的一個個灰白色的碟狀物問我,“那一張張的白餅到底是什么東西?美麗的紅瓦被它們弄得好難看,一點味道也沒有了”。我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那東西的學名叫作Satellite dish,可以簡單地說是‘碟形天線,它們能夠接收來自通信衛星所傳遞的信息……”塞尚先生的悟性也是非常驚人的,他竟然這樣說,“我那個時候,艾克斯只有電報,已經非常的先進了。雖然電話已經被發明,我卻沒有用到過。但是現在,連信件都可以在空中飛來飛去了……”他伸出手,讓微風拂過他的手指,吹響身邊紅色罌粟花的綠葉,他微笑著,似乎接受了碟形天線帶來的視覺障礙。

我已經注意到懶散的艾克斯郵局的告示牌上說他們有電報服務;在美國,早已沒有這種服務了,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樣的電話、電郵、臉書、“智能”手機、因特網之類。但是,這一切都不是塞尚需要的,我只好沉默著。

“你去了葛蘭言美術館?”塞尚開啟新的話題:“用您的名字鑄成的道釘引路帶我走到了那里。葛蘭言美術館有您的作品被外借,因為明年您有一個特展在華盛頓舉行,您一定會來的,對嗎?”我沒有提,因為到了這家美術館才徹底地了解老師吉伯爾先生同塞尚的根本分歧,他希望學生成為葛蘭言第二,不要標新立異。但是頑強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塞尚是不會有興趣的,于是只好分道揚鑣。

“你家的紅瓦屋頂上也有這碟形天線嗎?”塞尚的思緒非常快。我欣然回答:“我家的屋頂是深淺不一的灰色,窗欞是深紅色,焦紅七號正合適。”塞尚笑了,“也許需要道釘的指引……”他已經看到我的書包里有一只剛剛買到手的、嶄新的“道釘”。我正色道:“在我的家里,這不是道釘,而是文鎮……我住的費爾菲克斯郡是全美國綠樹最多的一個郡,您很容易找到。”塞尚先生微笑:“灰色同綠色。”此時此刻,晨嵐完全散去,聳立在我們眼前的圣維克多山正閃耀著灰色同綠色的光芒。

隔天的清早,我走在艾克斯老城平滑的鵝卵石路上,花香、果香、咖啡香、熏衣草香引導著我來到市政府周圍的農貿集市。眼前的美景讓人眩暈,花卉、蔬菜、水果萬紫千紅美不勝收。我無法形容當時當地滿心的豐足、喜悅、感動。正惶惑間,年輕的塞尚先生披著被顏料染成一團糟的工作服,頭上戴了一頂草編遮陽帽,出現在堆成金字塔的水蜜桃旁邊,拿起一個桃子,眼睛里的笑滿溢著幸福。“您在這里做什么?”我驚呼出聲。

“聞香!”塞尚先生的臉上出現了紅暈,粲然的笑容照亮了整個普羅旺斯。

1999年的夏天,我們即將離開駐節三年的雅典,返回美國。無論時代怎樣演變,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突飛猛進,希臘這個國家依然是一個神話國度。奧林普匹山上的諸神依然是希臘男女老少可以傾訴衷腸、可以排憂解難的家人、鄰居、朋友。三年間,我早已同希臘人一樣,最要緊的日課便是與神對話。

告別是艱難的,我奔到德爾斐去看望阿波羅,太陽神笑道:“無論你在哪里,我們每天都會見面,不是嗎?”他溫暖親切的笑容一下子拂去了我臉上的淚水。是啊,阿波羅的金馬車永遠會駐足我家門前,我永遠會看到祂的笑容。但是,三年來一直在身邊的海神波塞冬就不一樣了,我的家在北維州,與大海有蠻長一段距離,我們不再能天天見面。但是,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第一個字便是ocean,因為曼哈頓畢竟是一個島。

從德爾斐返回雅典,直奔索尼昂(Sounion),那是波塞冬的大本營,最壯觀的神殿屹立在海邊。每天一早一晚波塞冬、阿波羅叔侄倆在這里同臺演出世界上最攝人心魄的日出與日落。我站在大理石臺階上,親愛的拜倫爵士的名字篆刻其上,我望著夕陽西下時分金燦燦的海面,看著正在奔涌的海浪將萬千鉆石拋撒在神殿腳下,淚如泉涌,“親愛的波塞冬,我七十歲的時候,一定回來看你”。那一年我五十三歲,深信在十七年的時間里一定會找到機會奔回來探望。好一陣,只聽得海浪溫柔的拍擊聲,金色的海面顏色漸漸地加深,終于一個浪頭奔突上岸,送來了波塞冬低沉的語聲:“我的世界寬闊,你來地中海,我當然高興,你到別的海濱,我們也有見面的機會。”我沒有聽到他呵呵的笑聲,心里一直牽掛著……

這就是為什么無論在太平洋東岸還是大西洋西岸,當我面對汪洋大海的時候,思念海神的心情總也得不到徹底的緩解,這也是為什么當我七十歲的時候一定要回到地中海之濱,實踐我對波塞冬的承諾。

搭乘火車從艾克斯-普羅旺斯到馬賽只需半個小時,再搭乘兩站捷運,我們便抵達馬賽擠滿船只的港口,這里可是古代希臘船民發現的“天然良港”。念及此,我已經看到了波塞冬美髯下調皮的微笑。

在馬賽同卡西斯(Cassis)之間,是法國的峽灣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Calanques),一個屬于波塞冬的博物館。觀賞二十二道峽灣美景需要搭乘兩個半小時的郵輪,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可以乘此機會在地中海遨游一番,一定能見到海神的,我自忖。

我們買到的船票是下午三點鐘的,于是,就在港口的餐廳吃午餐,馬賽的海鮮赫赫有名。我們到得早,占了一張三人座的圓餐桌。半個小時不到,大批觀光客來到,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人找不到座位,眼光投向我們身邊的空椅子,我們便開心地邀他同我們共進午餐,也告訴他我們來自美東華府。這位新朋友叫舒爾茨,來自海德堡,他先是很開心地告訴我們,他曾經在美國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大學做過研究,然后很靦腆地自報家門,他是研究所的水文地質教授,峽灣是他的研究項目之一。雖然對馬賽峽灣研究多年,每次來到此地仍然要去“朝覲”這個“謎一樣的神奇景觀”。我大為好奇,峽灣在此地總有數萬年以上的歷史了吧?水文地質學家們對于這些峽灣的形成、變遷大約早有定論了吧?對于我這種全然外行的提問,舒爾茨教授微笑作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沒有定論”。聽他這樣說,我在心里笑了,我已經看到了海神會心的一瞥,于是不再說話,專心享用美食。

外子Jeff對這個話題大感興趣,很虛心地請教馬賽-卡西斯峽灣同挪威峽灣的不同。舒爾茨教授便解釋給我們聽;當冰川以雷霆萬鈞之勢緩緩切割大陸之際,海水倒灌進陸地上的河流,形成美麗壯觀的峽灣,挪威西海岸的峽灣便是典型。但是,馬賽卻是全然不同的,規模小,似乎與冰川無關,亦無火山,同普羅旺斯兩條河系也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峽灣只在地中海濱,沒有深入河谷;它們直立著,也并沒有隨著歲月的侵蝕而緩緩入海。舒爾茨教授不知不覺進入了他的研究領域,我們聽得又興奮又迷惑云里霧里找不到北。

終于,上船了。郵輪緩緩駛出馬賽港,沿著海岸線向南再向東進發。首先映入眼簾的當然是地中海水色的豐富多變,鉛灰、墨藍、海軍藍、湛藍、寶藍、蔚藍、碧綠、松綠、天青,甚至酒紅。正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眼前白光一閃,天吶,一道又一道雪白的巖壁自水中拔地而起,威風凜凜直插碧空,仰望巖頂,頭上的草帽滑落下來,這才看到峭壁頂端小小一棵樹。耳邊,舒爾茨教授贊嘆:“峽灣,舉世無雙……”

為了保護這天然美景,法國政府嚴禁任何形式的開發。峽灣附近地域沒有任何建筑物,更沒有道路通車,若是要沿著山路健行,必定要付出極大的體力。遠離了人群,峽灣安然無恙。雪白的巉巖之上偶爾見到勇敢的攀巖者正沿著繩索攀援而上。峭壁極為險峻,與海平面成九十度角。偶有巖洞出現,卻杳無人跡。那巖洞似乎正在開口說話,講述著古老的故事。巖壁之下,偶見小小沙灘,著泳裝的三五男女在沙灘上曬太陽,海水中幾位泳者正在競技。龐然的巖壁高聳入云,星星點點幾個人真是不成氣候。巖壁之下有小小避風港,可容一兩條小船轉身,偶見油漆得鮮艷奪目的小船鉆進巖壁消失不見,轉瞬間又開了出來,在湛藍的海水上畫出細細一道漣漪,如同晶瑩的珠串。

正看得入神,忽見一道巖壁來到面前,上面布滿平行的回紋,巖壁頂端有一洞,似乎是手指用力時留下的痕跡……我喃喃自語,“海神的指紋!”瞬間,我聽到了來自身后海面上那呵呵大笑的聲音,一顆心被幸福的感覺融化了。

舒爾茨教授指點著卡西斯的方向:“你看,卡西斯的地貌完全是棕黃色,白色峽灣山巖到此戛然而止,不是非常奇異嗎?”我回答:“一點不奇怪,當初古希臘船民西來探險無處停靠,海神波塞冬雙手用力,掀起海底嶙峋白石推成直立的巖壁,航道豁然開朗,天然良港就在眼前了,船民歡喜無限……這一推留下的指紋到現在依然清晰可見。”海浪跳躍著,郵輪左右搖擺,緩緩轉身駛回馬賽,一路上,我都見到海神美髯下會心的微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影院| 欧美色视频网站| 国产18在线播放| 国产丝袜第一页| 91视频99|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国产人人射|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正在播放久久|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成人夜夜嗨|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91亚洲精选| 色婷婷久久|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91www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综合| 亚洲成年人网| 久久青草热| 久久公开视频| 国产激情影院|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少妇精品网站|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美女亚洲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亚洲精品在线91| 色哟哟国产精品|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国产一级小视频|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亚洲第一色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欧美天堂在线|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99在线视频网站| 91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