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怡
她是一名蘇格蘭女傭,卻“不務正業”地在天文臺“找”起了星星。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憑著天賦、熱情和勤奮,成功從女傭蛻變成了天文學家。這位“找星星”的女傭就是威廉明娜·弗萊明。
1857年,弗萊明出生在蘇格蘭的鄧迪。她天資聰明,熱愛讀書,尤其喜歡數學,在學校里成績一直出類拔萃。然而,由于家境貧寒,她沒有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沒辦法選擇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很多出生卑微的蘇格蘭女孩一樣,輟學當女傭。20歲那年,弗萊明遇到了一個喜歡的人,毫不猶豫把自己嫁了。她跟著想發財的丈夫來到美國,卻沒想到,得知她懷孕后,丈夫竟然拋下她不辭而別……
身在異鄉,舉目無親,肚子里還懷著孩子,弗萊明感覺自己被命運推到了絕望的邊緣。不過,一想到即將出生的孩子,她就顧不上傷心和抱怨,而是趕緊找份工作養活自己和即將出世的孩子。奔波幾個星期之后,天文學教授皮克林家聘用了弗萊明當女傭。
弗萊明深知工作來之不易,她拖著有孕的身體起早貪黑地干活,不僅把教授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把那些買菜購物的瑣碎賬目也記得清清楚楚。偶爾空閑的時候,她還主動幫教授做一些抄抄寫寫的工作。很快,教授發現,不管吩咐弗萊明做什么,她都完成得一絲不茍,從來不出差錯。皮克林教授漸漸對弗萊明另眼相看,甚至公開吐槽自己的學生:你們還沒我家女傭做得好……
機緣巧合,由于哈佛天文臺資金拮據,皮克林教授想招募一些廉價的“女性志愿者”充當記錄和計算數據的“計算員”。后來,在教授夫人的力薦之下,皮克林教授決定聘用弗萊明為助手。既要做女傭,又要當“計算員”,但弗萊明忙得有條不紊,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離開學校多年,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有著學霸屬性的弗萊明“找星星”的本事不容小覷。加上她學習天賦極高,理解能力超強,沒多久,她就把教授教給她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領會并舉一反三。她協助教授測量星光的強度,解讀教授夜間觀察星體寫下的相關數據,并用相應的公式計算出來,最終測出這些星體的等級。
弗萊明每天的工作就是拿著放大鏡,放大光譜、放大星體,很多星星在玻璃底片上呈現出來的可能就是直徑半厘米的一個點,她反復在玻璃負片上仔細地挨個查看,從那些毫不起眼的暗淡小黑點里,分析和辨認出一顆又一顆星星,不厭其煩地做著外人看起來枯燥又無聊的工作。
接下來的九年時間里,這位“找星星”的女傭總共發現了超過310顆變星,給一萬多顆星星做了詳細分析和歸類,還發現了著名的獵戶座馬頭星云……
弗萊明終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樂趣和適合自己的位置,雖然每天忙得像陀螺,她卻甘之如飴。
弗萊明從一個女傭蛻變成探索星空和宇宙、觸碰世界終極奧秘的天文研究員,實屬不易。她發現的那些璀璨奪目的星星和美麗的星云,也和她的傳奇人生一起永載史冊……
編 輯/羽 川